77歲老人花58年研究幾何命題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2-03 責任編輯: 楚丹 |
|
數學之王蘇步青兩次親筆回信與他探討“第五公設”, 如今老人重病臥床,委託晨報公佈研究結果這是一個讓數學界為之癲狂的“魔咒”。2000年來,“第五公設”這個“無解”的幾何命題,讓無數位數學家前赴後繼,傾盡畢生心血去證明、求解,但最終功虧一簣,甚至“走火入魔”。 然而,煙臺77歲的賀樹龍老人稱,自己用58年的時間,推翻了“平行定理不可證明”的結論,求證出這道數學界難題。如今老人重病臥床,他委託晨報獨家將他的研究結果公之於世。當然,這一研究結果是對是錯,有待世界數學專家在未來去評判。
芝罘區向陽裏小區,一棟老式居民樓三樓。朝北的小臥室裏,一張用了34年的舊書桌被磨圓了棱角,桌子下面堆疊著成摞的演算紙,桌子上也是。一副老花鏡,一座小檯燈。墻角,一台老式縫紉機上,那臺花60塊錢買來的小電視已“退休”了。屋裏很安靜,只有氧氣瓶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77歲老人賀樹龍見記者到訪,撐著身體,用微弱的、辨不清音調的聲音,與記者聊起他傾盡一生研究的“第五公設”證明方法。 19歲時 老師一句話讓他開始研究 77年前,賀樹龍出生於福山區東廳街道南厚旨溝,少年天資聰穎的他一直是班裏的尖子生。1956年的一天,煙臺二中初三畢業班裏,教幾何的崔老師領著全班的同學一起復習。當老師提到,歐幾裏得的“第五公設”是不可證的,這引起19歲的賀樹龍極大的好奇心。“為什麼‘平行定理不可以證明’?我就偏偏要試試!”課堂上,洋洋灑灑寫滿了證明“第五公設”整整的一張紙,下課後擺在了老師的辦公桌上。老師認真看後,給他指出其中錯誤,並叮囑他安心學習。“‘第五公設’既然不能這麼證明,那肯定還有別的方法,我一定要把它找出來!”19歲的賀樹龍生性不認輸。自此,賀樹龍開始了長達58年對“第五公設”的研究。
29歲時大數學家蘇步青勸他“別浪費時間” 高中畢業後,憑著數學天資,賀樹龍被留在學校教書。多年裏,他先後擔任了煙臺二中、五中、十中的數學老師。別人對生命過程的注解,可區分以不同的生活方式。然而,對賀樹龍來説,就是講課,和解題。辦公桌上解,回家就是一疊演算紙。甚至家裏的墻上都是解題草紙。從1956年開始研究“第五公設”到1966年10年間,賀樹龍都在混沌的演算狀態中。時間到了1966年4月16日,他靈光一閃,推翻原來思維方式,以“移動輔助角法”重新開始推斷“第五公設”的證明過程。“那天下午4點多,我馬上要上晚班,還沒打上課鈴,我在辦公桌上畫圖紙,一下子找到了解決方法,那是數學帶給我的巨大‘美感’”。説到這兒,賀樹龍眼眸裏閃出喜悅的光彩,他微微瞇起眼睛説:“你們平常人體會不到,這種喜悅,只有計算能帶給我。” 賀樹龍馬上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寄給了當時擔任復旦大學數學系教授的蘇步青。沒想到,這位“數學泰斗”給29歲的賀樹龍回了信。鋻於這個命題的“無證性”,蘇步青的信裏不僅有鼓勵,也有勸慰:“我建議,以後不要糾纏在這個命題的證明上,而是把你寶貴的時間用到聯繫實際,解決實際問題上去。”
39歲時蘇步青對他的努力求知“十分欽佩” 10年,3600多個日夜。1976年賀樹龍解決掉“第五公設”中第二個問題,驚喜中的賀樹龍又給蘇步青寫第二封信,將自己的研究成果郵寄至蘇步青的案頭。“我對你十年來的努力求知精神,我表示十分欽佩。”蘇步青很快又給賀樹龍回了信。和上封信不一樣的是,整整一頁信紙裏,蘇步青詳細與賀樹龍探討有關“第五公設”的相關問題。 此時,年近不惑的賀樹龍家裏依舊十分貧寒:當教師的微薄工資,家裏倆孩子唸書,妻子沒有工作又有病。“我不眼饞別人的生活。”賀樹龍的話裏帶有知識分子固有的清高。難點攻克後,下一步就是要梳理、規範每一個可查的論據。“證明最對的就是每個點得有根據,而且所有根據都必須有據可查並允許採用。”賀樹龍從那一年裏,開始了38年的成果完善階段。
49歲時 長期用腦過度與死神擦肩而過 在鄰居的眼裏,賀樹龍就像個“數學怪人”,上班,回家,從不與人過多地説話。 “他和我們交流也不多,回家就趴 在寫字檯上寫,主要心思都花在解題中。”賀樹龍的兒子賀小虎説,爸爸沒有別的愛好,甚至朋友都是小學時交下的:“他就兩三個朋友,還是小學同學,除了數學,什麼都不會,也沒啥愛好。”
在兒子的印象裏,父親的時間不是以小時來計算的。“他晚上一宿一宿地不睡覺,有時候我半夜一、兩點起來,看他就在寫字檯這兒趴著算,想起來就寫,靈感一來,電視開著、過年放鞭都聽不見。”賀小虎説。 長期的用腦過度,終於讓賀樹龍積勞成疾。1986年,一個休班日,已近知命之年的賀樹龍沒吃早飯,拿起資料跑到單位,不知不覺地算到下午4點半,他突然覺得腦子發木,血往上涌。他堅持著跑到水籠頭下,擰開水籠頭用涼水衝了起來。那天,他被送到醫院。 為研究第五公設,賀樹龍曾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77歲時 6000字研究結果委託記者公佈 1981年買來的寫字檯上,一個壯年小夥熬成了幹巴瘦弱的老頭兒。58年的光陰,6000字的手稿,這份研究成果歷經無數次修改完善,直到今年6月份才最終定稿。 “我啊,沒有幾天的活頭了,你把這個成果公布於眾吧,這是我最後的心願啦!”賀樹龍拉著記者的手用力地説。擺在記者面前的這份薄薄的手稿如千鈞之重。 “在學術界,一直存在著‘迷信問題’,也就是一旦有學術泰斗説這個事情‘沒法可證’,所有人就這麼認為。我覺得這話説的沒根據。我一定要拿出我的根據來,看一看是不是這麼回事。學術界要敢於質疑。”賀樹龍語氣裏透出執著。 對話賀樹龍 我希望“第五公設” 能更名為“希中定理” 記者問賀樹龍:“把一生的時間都‘搭’進證明‘第五公設’,值得嗎?”,賀樹龍説:“值。我的成功就是沒有半途而廢。” “我的研究結果是對是錯,得拿到世界數學家大會上來評判。”賀樹龍老人一字一頓地告訴記者:“假設我的想法將來被肯定,我向數學界提議,將原歐幾裏得“第五公設”更名為“希臘國·中國定理”(簡稱“希中定理”)”。 就像在平靜的湖裏扔下一枚石子,賀樹龍研究結果帶來的影響將持續“發酵”:一旦“第五公設”被證明,那麼“羅氏幾何”即被推翻,也意味著所謂的“非歐幾何”都將被推翻……這6000字研究結果將挑戰和平復2000年來數學界的爭議。 賀樹龍老人《關於第五公設問題》分為《序言》、《“第五公設不能證明”事實上沒有證明》、《第五公設的證明》三部分。啥是“第五公設”? 第五公設,也稱平行公設,因是《幾何原本》 五條公設的第五條而得名,公設是説:同平面內一條直線與另外兩條直線相交,若是在直線同側的兩個內角和小于180度,則這 兩條直線經無限延長後在這一側一定相交。
一些數學家提出,第五公設能不能不作為公設。而作為定理,能不能依靠前四個公設來證明第五公設?這就是幾何發展史上最著名的,爭論了長達兩千多年的關於“平行線理論”的討論。 證明第五公設的問題在此後始終得不到解決。到了十九世紀二十年代,俄國喀山大學教授羅巴切夫斯基在證明第五公設的過程中,得出重要的結論:第五公設不能被證明。這種幾何學被稱為羅巴切夫斯基幾何,簡稱“羅氏幾何”。這是第一個被提出的非歐幾何學。
如左圖,簡單地説,就是 直 線 AX與 直 線 BY交 于 直 線CD,若∠1+∠2小于兩直角,則 AX與 BY 一定相交。 癡迷數學難題的老人有不少 2009年7月,萬州北山大道51歲的周世海老人向當地媒體展示自己“研究”並製作的“楊輝三角形”點綴圖表拼紙。在30年前,高考落榜後的周世海繼續“專研”自己感興趣的數學,包括歌德巴赫猜想、珠算、尋找10萬以內的素數、楊輝三角形……為此他的眼睛險些失明。雖然研究成果沒有被專家認可,但他因此發明的多功能組合尺在2008年6月獲得了國家專利。 2010年12月,河北省石家莊市行唐縣71歲老先生李鎖稱用7年時間解開世界著名數學難題“柯克曼的女學生問題”,又用1年時間驗算和拓展此類問題。數學專家看後表示,李鎖解出的只是難題中的一道小題,之前已經有人解開了,目前尚沒有人解開的是這道題延伸後的大題。不過,李鎖的執著精神令人感動。 2012年2月,浙江省建德市梅城五里亭路七旬老人王禮昌稱“成功破解”了三等分角問題,為此他潛心研究了55年。因過分癡迷數學,王禮昌曾被學校和工廠開除。他先後向中國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雜誌社、中科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等單位以及專家學者郵寄了上百份研究成果,可惜全都杳無音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