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傳統戲曲發展面臨考驗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1-24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在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劇團老師正在給學生上戲曲課。本報記者 鄭海鷗攝 

    在濟南市緯十路小學,9歲的王皓琛把京劇唱得有板有眼。石昊鑫攝

    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然而,隨著社會的變遷、娛樂方式的多元和新媒體的普及,中國傳統戲曲正面臨著傳承發展的嚴峻考驗。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提出要從支援戲曲劇本創作、支援戲曲演出、改善戲曲生産條件等多個方面加強戲曲保護與傳承發展,振興戲曲藝術、促進戲曲繁榮發展。 

    那麼,戲曲的傳承發展究竟面臨著哪些共性問題?為了解決問題,又有哪些積極努力和有益探索?近日,以戲曲大省山東為樣本,記者展開調研。 

    觀眾流失、創作乏力 

    “我們馬上要觀看的京劇,是中國戲曲的優秀代表。大家不妨先來認識一下京劇中的角色和扮相,答對問題的有獎。”主持人話音剛落,凈角包公、旦角孫玉姣、青衣楊貴妃等人物一一齣場,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贏得陣陣掌聲。在山東省圖書館國學分館內,山東省京劇院主辦的“京劇體驗日”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圍觀”和踴躍參與。欣賞完經典唱段,主持人和演員又開始和觀眾互動,介紹歷史文化知識、教唱腔、學身法,氣氛熱烈。 

    然而,與眼前人氣旺盛的京劇體驗活動相比,戲曲市場卻稍顯冷清。“現在,真正走進劇場的主要是‘白頭髮的’,我們的粉絲也都是中老年人,願看、愛看京劇的年輕人是越來越少了。”山東省京劇院院長鄭少華對觀眾的快速流失十分擔憂。 

    其實,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可選擇的娛樂形式較少,地方戲一度是活躍基層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然而,隨著娛樂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包括京劇在內的各種戲曲,都面臨著傳承發展的嚴峻考驗,導致了劇團的生存壓力倍增和劇種數量的銳減。文化部統計數據顯示,1983年我國有373個戲曲種類,而到了2012年減少到了286個,30年間,傳統戲曲劇種就消亡了近100個。而在山東、山西這兩個地方戲大省,戲曲消亡的現實更為嚴峻:20世紀50年代,山東地方戲劇種39個,到2006年,山東能夠演出的劇種僅14個;20世紀80年代,山西有戲曲劇種54個,2003年減少到28個,2012年調查時能在舞臺上演出的僅剩15個。 

    為了應對觀眾流失和劇種生存危機,我國各地都在出臺措施保護和扶持地方戲,最為普遍的形式,就是以政府購買的形式送戲下鄉、進社區、進軍營、進學校,培養和保障百姓的看戲需求。比如,山東連續4年將“豐富農村文化生活,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為農村(社區)免費送戲1萬場”列入辦實事工程;今年山東省級財政安排了1000萬元專項資金購買公益演出,以政府定向購買的方式採購演出服務500場次。 

    當然,許多觀眾的流失還歸因于創作的乏力,沒有好作品,自然不叫座。幾乎所有業內專家都指出,以前的老藝術家在創排一部新劇時,總要經過反覆推敲和打磨,甚至下到基層與人物原型、親屬朋友同吃同住同勞動,最後才敢拿到舞臺上。而現在有些劇團為了比賽、獲獎,幾十天就敢推一齣戲,參加完比賽後,連演員都不想演第二遍了,只有“束之高閣”。鄭少華直言不諱,“創作的新劇倉庫裏都堆不下了,但就是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觀眾誰會買賬?” 

    山東省文化廳藝術處處長劉敏表示,針對之前存在的“好選題難立項”“為評獎而匆匆開工”“流水線生産”等問題,山東出臺了從選題策劃、劇本創作、排練演出到加工提升的全鏈條扶持和監督機制,扶持好選題,監督和鞭策劇目創作,確保戲曲創作者“一門心思研究生活,一門心思錘鍊技藝,一門心思服務觀眾”。如此一來,以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來獎勵扶持,也將大大激發院團自身“造血”能力和發展活力。 

    傳承斷檔、人才緊缺 

    戲曲是“角兒的藝術”,其傳承和發展的核心是人才。然而,放眼全國,中青年演員、編劇、導演、音樂、舞美等都非常缺乏,地方戲曲人才培養面臨青黃不接的困境,部分地方戲院團出現人才斷檔、行當不全的局面。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為了讓更多的人接觸和了解京劇,“從娃娃抓起”“從課堂抓起”成了許多地區的共識,於是,戲曲進校園活動便普遍開展了起來。 

    在濟南市緯十路小學,年僅9歲的王皓琛自6歲起學習京劇的生角,今年獲得了全國性的大獎。王皓琛説,“6歲之前,我沒有接觸過京劇,是學校的老師領我進入了奇妙的京劇世界,我長大了想一直唱京劇。” 

    為王皓琛種下京劇種子的,正是濟南市京劇院的“京劇進校園”活動。濟南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莊岩介紹,活動自2005年啟動,目前全市有1萬多師生能唱1—2段京劇經典唱段。“緯十路小學除了專門發放《走進京劇》讀本、裝修京劇課堂、課間做京劇操等等,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觸京劇;更會挑出有天分的好苗子,由京劇院的老師親自授課、在少兒京劇團表演,傳承京劇藝術。”緯十路小學校長安士剛説。 

    然而,據了解,並非全國所有地區的戲曲進校園都會有如此成果,不少停留在蜻蜓點水的程度。專家表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幾個因素不容忽視:一是單純給學生唱幾個選段或排幾個節目,孩子們常常聽不懂,甚至感到乏味;二是院團的演員並沒有成為校園的老師,實質的戲曲教學難以開展起來;三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堅持,斷斷續續的“進校園”難以發揮作用。 

    將“京劇進校園”做到實處是一舉多得的事情,濟南市京劇院院長于鶴咏説,“這不僅能培養主動走進劇院的一批人群,更讓許多孩子登上舞臺,成為戲曲傳承發展的後備力量。” 

    另外,在藝術人才培養的鏈條上,中等藝術教育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沒有基礎過硬、技能紮實的中專人才的輸出,會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品質。《若干政策》在“加強學校戲曲專業人才培養”上,首先就提到了“對中等職業教育戲曲表演專業學生實行免學費。地方各級財政部門應切實落實大中專戲曲職業教育生均撥款制度”,以提高戲曲教育的吸引力。 

    專家指出,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的品質,在免收學費的基礎上,還需要專業的師資、實踐的機會等作保障,避免學生“學不到功夫”或“登不上舞臺”。於是,一些地區開始了“院團合作”的探索。 

    比如,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與省呂劇院、省柳子劇團及全省各地梆子劇團開展合作辦學,通過聘請院團優秀演員來校以師帶徒、口傳心授,並讓學生參與院團的演出實踐,定向培養劇團需要的人才。目前,在校地方戲專業共有103名學生。近幾年,學校為省內外戲曲院團培養輸送了一批新生力量,並有多名學生進入中國戲曲學院深造。 

    然而,讓院團裏的演員走上講臺進行系統授課,也面臨一些困難。“我們表演者也缺乏教學經驗,教學也會出現很多困惑,比如,學生的唱腔怎麼學都學不會,我們也只得一個音一個音地去糾正。”山東省柳子劇團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李松雲表示,“這樣的教學耗時耗力,收效也有限,期待為中等職業教育開發出一套系統的教學指導流程。” 

    另外,作為學校和劇團之間的一種“自發行為”,院團合作的實現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許多地方院團的人才本來就有限,如果讓他們拋下本職工作來學校教學,就會出現矛盾;但學校沒有專業的老師教學,學生的舞臺素養就沒法保證。”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負責人説,“建議文化部門能夠統籌協調,轉單打獨鬥的自發性探索為政府主導的一般性機制,從而為後備人才的培養提供強大支撐。”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