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天津:打造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11-10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天津南開區老齡人口呈現“基數大、增速快”和“高齡化、空巢化”兩個鮮明特點,該區從滿足廣大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出發,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全力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進程,初步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先後獲得國家民政部授予的“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單位”和“全國養老服務示範單位”等榮譽稱號,走出了一條具有南開特色的養老服務新路子。

    加強組織領導 完善服務措施

    南開區成立了養老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構建了強有力的組織領導體系,將發展養老服務業列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列入區委、區政府改善群眾生活20件實事,將提高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列入區政府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和相關部門指標考核範圍,形成完備的工作推動機制。

    創新養老服務 開展日間照料

    為積極落實市領導關於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運營指示精神,南開區作為市級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啟動了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按照“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和“管辦分離”的原則,投資新建和改擴建一批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積極探索日間照料中心的社會化管理運營體制改革,廣泛調動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服務,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具備資質、服務優良、價格公道的為老服務企業進入社區,為居家老人提供呼叫服務、送餐、家政和日用品便利店等四項基本服務及拓展服務。目前改革試點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全區8個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已正式投入運營。今年3月,在南開區召開了天津市推動社區養老服務工作現場會,向全市推廣南開區居家養老服務經驗。

    依託社區平臺 拓展服務模式

    以社區為平臺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是當前最受老年人歡迎的養老服務方式。為此南開區從實際出發,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區級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中心成立以來,積極履行組織指導、綜合協調、業務培訓、人員充實、資金落實、行業監督等職能,在推動全區居家養老服務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樞紐作用。之後又在各街道設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管理中心,在各社區設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站,同時廣泛動員企業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養老服務,利用社會資源大力開展社區老年日間照料,進而形成“三級管理、四級運作”的服務模式,初步實現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的相互銜接,使全區老年人特別是困難老年人的居家養老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

    加大資金投入 提供服務保障

    南開區充分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作用,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投入機制,財政每年用於養老服務方面的投入達3000萬元以上。 為了滿足老年人就近或在家中享受配送餐服務的需求,南開區累計投入800多萬元,同時利用市民政局撥付的106萬元補貼資金,建成老年配送餐服務中心1個,社區食堂17個。將8個老年配送餐服務企業、養老機構社區食堂與全區12個街的各個居委會實現服務對接,就近輻射周邊居委會配送餐點,在全市率先實現老年助餐服務全覆蓋。自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補貼工作以來,南開區共投入1035.3萬元,為全區1600余名60歲以上低保、特困、優撫對象等三類困難老人和80歲以上空巢、失能、市級勞模、獨生子女父母四類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養老補貼。

    加強設施建設 夯實服務基礎

    為進一步提升全區養老服務設施水準,南開區于2014年10月建成集養生、休閒、醫療、康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南開區養老中心。該中心位於南開區中心區域,毗鄰長虹生態園,河湖環抱,環境優雅,空氣清新,交通便利,是目前天津市地理位置最好、基礎設施最完備的綜合性養老機構。中心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擁有床位1000張,按照星級賓館標準,設有豪華套間、單人間、雙人間、三人間等房屋套型,同時配有6000平方米的綜合服務樓,內設視聽室、電腦室、棋牌室、書畫室、圖書室、健身房、多功能廳和養生餐廳,整體實施智慧化管理。

    發展智慧養老 提升服務水準

    智慧養老是未來養老服務發展的大趨勢。南開區採用雲計算、網際網路、物聯網等現代化資訊技術,在區養老中心建成智慧養老資訊化服務管理中心,整合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資源,打造區級智慧養老綜合管理服務雲平臺,覆蓋三級養老服務管理網路、24個社會養老機構、若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定時監控管理全區機構、社區、居家三級養老服務工作,還有電商提供的以日間照料基本功能為基礎的各類為老服務,通過行動電話、固定電話、電視機、電腦等入口,實現老人資訊和為老服務資訊的交互共用。

    來源:天津日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