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首屆“文化京華”體驗季啟動 邀您感受文化新北京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09-22  責任編輯: 李艷娜

    一種古典與時尚、東與西融匯的新中式生活 

    古典中國説,我們是“禮儀之邦”,我們“禮天地道器,志宏遠精微,集翰墨經典,珍文工藝萃”,我們文心俠骨、詩意園居、修養情趣、思之論道,閒之適意,雅之悠致,樂之盡興,逸之天然……似忙而閒,尚風且雅,以及樂逸之道——盡歡盡情盡心為之至樂,而綜合所有,達到逸然天然之境為之逸。 

    而新中式生活,從古典中走來。 

    新中式生活,現代中國人的生活,聯繫著古典中國的根脈。朝代更疊,不同歷史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在華夏民族的基因中,一直在有形無形地傳承著,也變化著。中式生活綿延不絕,而各族交流、中外交流又不斷地為中式生活注入新的血液。 

    從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西風東漸”成為主流。中國人在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社會生活方式也出現了西化的傾向。中國人接受了洋酒、汽車、洋樓、西餐、大學、手錶、標點符號、自然科學……從老上海月份牌可以看到“西風東漸”對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影響變化……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人與國際品味接軌。從貨品寥寥的百貨大樓,到高不可攀的神秘星級酒店,你可曾記得30年前來購物的足跡曾經走向哪?30年後,堪稱國際一流的高檔商場、購物中心,甚至品牌全球旗艦店已遍佈中國都市,中國強勁的奢侈品消費和貿易政策的開放,加速了中國人與國際接軌的時尚生活的發展。 

    時至今日,經歷了上百年的“西學為用”,中國人已經忘卻了中國風格了嗎?答案是:沒有。 

    經過改革開放多年發展,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名列前茅,文化作為國家軟實力,也正在蓬勃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在經歷多年沉澱之後,開始呈現百花齊放之勢!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系統闡釋了傳統文化與中國夢——“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嚮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昇華的大同世界。實現中國夢,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人也進入“文化消費時代”。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發佈的“2013中國文化消費指數”顯示,中國內地文化消費潛在規模為47026.1億元人民幣,而當前實際文化消費規模為10338億元,存在超過3.6萬億元的文化消費缺口,僅佔居民消費總支出6.6%。這表明,中國內地潛在文化需求未得到有效滿足,文化消費存在著巨大的空間。 

    需要填補這樣文化缺口的,不僅僅是民俗、時尚設計文化,更有中國高雅傳統文化。中國人經歷了歐風美雨的洗禮,已由奔跑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到逐漸放慢腳步,回顧自己的文化根源,並有意無意地為一度斷層、似曾相識的中國風格所吸引,找到自我的認同感。國際品牌進入中國,也順應著這一潮流,探索與本土特色融合的可能性。 

    時尚,也順應著這一潮流,由最初的生搬硬套,到各種嘗試性的“跨界”,到漸趨佳境的古今中西融合狀態……我們將這一狀態稱作“新中式”。 

    我們倡導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復興,因為文化創新的前提是復興。但我們不鼓勵全然搬用傳統文化,因為時移世易,傳統文化只有與當下生活方式結合才有生發力,也才是有持存意義的文化。因此,我們倡導一種具有生命力的“新中式”生活。 

    新中式,是古今融合的中式。是中與西的對撞、磨合……至臻完美共存、融合的中式。如何使古今中西融合至美?非巧思、精心、底蘊的沉澱、妙手……不能為。

     1   2   3   4   5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