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逐漸消失的報刊亭 紙媒的路還需要認真走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07-30  責任編輯: 李艷娜

    尚在營業的報刊亭 

    7月17日,繼創報56年曆史的《新報》因鉅額虧損宣佈停刊後,有著香港最悠久歷史之一、創刊76年的《成報》也因股權問題暫停發行印刷版。這一系列的事件引起了關於紙媒命運的新一輪的討論。清晨在報刊亭買份報紙的時代難道一去不復返了嗎?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該怎麼融合?如何發展? 

    隨著新媒體浪潮的襲來,傳統報紙的銷量大幅下跌,讀者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據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相關人員介紹,在北京市,始建於1997年的報刊亭,在頂峰時達到2400個,然而到2014年底,仍在經營的報刊亭僅剩1300個左右,2015年預計還會有100到200個報刊亭面臨停業…… 

    筆者不禁想到,亞馬遜CEO貝索斯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人們願意為他們平板電腦中的報紙付費,將來每家每戶都會擁有多部平板設備,它已經在影響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通俗一點講,如今一位穿著時尚的姑娘在地鐵上拿著一份報紙在看,這樣的畫面好像很有“違和感”。但事實上,遂然紙質媒體的發行需要考慮的問題較多,比如文章篇幅、發行週期、投遞效率等問題,其內容仍然具有較高的價值和影響力。 

    報刊亭逐漸“消失”的背後,是紙媒轉型的努力。當前,紙媒的“讀者”已經被網際網路公司稱之為“用戶”。對於紙媒來講,編輯思路的轉變是最重要的。在“用戶創造內容”的新媒體時代,媒體如何為受眾提供喜聞樂見的內容,是擺在傳統媒體從業者面前的一大挑戰。如何從內容編輯轉變成産品經理,將用戶所需求的內容以及呈現形式應用好是其突破的關鍵。紙媒的新聞時效性是無法和自媒體及網路媒體相競爭的,因此,紙媒需要更多地去關注新媒體時代的用戶體驗及對內容的需求。網際網路的出現和發展,激發了更多用戶需求的産生,網際網路的技術在滿足這些需求上更具備優勢。紙媒需要考慮如何利用好網際網路這個媒介去滿足更多的用戶,讓用戶得到更好的體驗。 

    現如今有很多廣告商把資金投向網路媒體,傳統媒體單一、標準化的廣告模式遭受到新媒體技術的挑戰。單純提供功能化資訊必然會導致廣告流向具有競爭力的渠道,這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此外,網際網路新媒體技術實現了從流量到用戶的精確計量,對於廣告商清晰地分析利弊有了很大的幫助,這是傳統紙媒廣告所不能具備的。因此,紙媒應該利用網際網路改變廣告投放路徑。 

    新媒體為傳統媒體提供了創新轉型的原動力。傳統媒體則需要思考如何擁抱新媒體,發揮自身優勢,跳出傳統思維的束縛,用數字化思維和網際網路理念去創新及發展。報刊亭不會輕易消失,紙媒的路還需要認真走。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