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80後華裔作家伍綺詩征服歐美文壇 擊敗斯蒂芬·金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07-01  責任編輯: 李艷娜

    每年,美國亞馬遜會從當年出版的數萬本圖書中選出100本年底最佳圖書,去年榜首的位置沒有給斯蒂芬·金,也沒有給每年諾獎呼聲超高的村上春樹,卻給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80後華裔女作家處女作伍綺詩《無聲告白》,這讓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鏡。近日這本小説中文版終於在中國面市,究竟這位80後華裔作家有何魅力,能夠在一群大家中脫穎而出?而華裔作家們的作品如今在歐美文壇又有著如何的地位? 

    寫了什麼? 

    跨種族家庭故事被競拍出版 

    其實在還沒有正式出版之前,《無聲告白》就已經被亞馬遜選為2014年的最佳圖書。一本書何以能有如此的魅力?“這是一部關於家庭悲劇和痛苦的小説。但它也是一個關於跨種族婚姻的故事,小説中提到,主人公結婚幾年之後的1967年,美國最高法院才推翻了弗吉尼亞州認定洛文一家跨種族婚姻無效的判決。整部小説有多處亞裔美國人在美國遭遇的描寫。”出版方讀客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正是這麼一本書,在評選的2014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的榜單上,力壓斯蒂芬·金、村上春樹、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大衛·米切爾、科爾姆·托賓、大衛·尼克斯等99位文壇名家以及大牌暢銷書作家的作品,獲得第1名。 

    作者伍綺詩自己也難以置信,覺得自己相當幸運。“經紀人打電話告訴我企鵝出版社中標的時候,我恰好在家。我很想告訴你,當時我就衝了出去,並且慶祝了一整夜,但實際上,我只是挂掉電話,然後跑到幼兒園接兒子了。”伍綺詩告訴記者。 

    此後,《無聲告白》不僅銷量一路驚人,更斬獲了諸多美國的圖書獎項。美國的編輯是如此評價的:“該作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並且,這本小説沒有任何一處落筆是粗疏的。深情力透紙背,刺痛你心,用詞精準而克制,文風溫婉而細膩。” 

    她是誰? 

    移民第二代寫自己的故事 

    雖然一直喜歡文學,也不斷進行寫作,但伍綺詩在文壇真正意義上只是個初出茅廬的新人。此前,伍綺詩也不認為自己可以把寫作當成職業,“整個初中和高中,我一直在寫故事、詩歌和戲劇。高三那年,我寫了一齣戲,竟然在瑪麗琳-比安奇兒童戲劇創作節中被搬上了多多馬劇院的舞臺。所以,我已經寫了很長時間。但説實話,直到最近攻下碩士學位之後我才相信自己可以專職寫作。”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能夠創作出讓美國文壇刮目相看的作品,與伍綺詩的個人經歷有一定的關係。作為中國移民美國的第二代,伍綺詩在美國長大,畢業于哈佛大學。 

    伍綺詩介紹説:“我希望讀者會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看待文化問題。跨種族婚姻直到1967年才合法,我覺得這不可思議,1967年距今僅僅過去了一兩代人。更讓人吃驚的是,人們對跨種族婚姻,以及對亞裔人種的態度依然超出了你的想像。”伍綺詩告訴記者,她自己的婚姻就是跨種族的,“我的兒子是混血兒,所以這些問題對我來説都是非常個人化的。” 

    伍綺詩告訴記者,雖然作為華裔美國人,她並沒有太多遭到歧視或者被排除在外的經歷,但這也是一步一步改變而來的。 

    地位改變? 

    融入美國文壇仍有一定難度 

    看完了《無聲告白》之後,不少讀者會想起曾經同樣是華裔主題,也在歐美文壇掀起一片漣漪的《喜福會》與《雪花和秘密的扇子》等。近年來,包括嚴歌苓在內的諸多華裔作家,在歐美文壇都有不小的成就,而中文作品在美國出版界也頻頻發力。無論是麥家的《解密》,還是劉慈欣的《三體》,都曾登上美國暢銷書榜單。 

    此前著名翻譯家許鈞在接受採訪時,曾告訴記者,如今歐美文壇對於中國文學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大,從此前一年只翻譯中文作品僅八九本,如今這樣的數字已經不知翻了不少倍。《無聲告白》的暢銷,讓人好奇如今華裔作家乃至他們的作品,在歐美文壇究竟地位如何? 

    “其實真正做到融入美國文壇,仍然有難度的。”一位從事國外作品譯介引進的編輯告訴記者,“早年的華裔作家剛到美國,遭遇文化隔閡之外,還遇到了語言的難題,無法用英文流暢寫作可能是當時最大的困境。雖然此後這樣的境況有所好轉,能自如用英文寫在美華人的那些故事。”譚恩美的《喜福會》就登上美國各類暢銷書排行榜,描寫亞裔美國人的生活和她們所面臨的文化衝突,是真正躋身“暢銷作家”之列的華裔作家。“此後,華裔作家寫作的主題也不再局限于華人的世界,但是想要真正融入仍然需要時間。”

    來源:金陵晚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