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他們期待走出“精神孤島”——關注嚴重精神障礙患者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5-06-19  責任編輯: 李艷娜

    今年30歲的小陳是北京市某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很少有人相信,這位工作能力強、服務態度好的年輕人竟是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2005年那會兒,他的病情嚴重,甚至大吵大鬧到驚動居委會幹部和派出所民警,兩次被送進了專科精神病醫院治療。”儘管已過去10年,北京市海澱區精神衛生防治院副院長李文秀對小陳的病情記憶猶新。

  李文秀告訴記者,自2011年起,海澱區精神衛生防治院在全區開展有關精神病的預防、治療、康復的健康教育工作,現已建立29家社區日間精神衛生康復站,10家居住型精神康復站。

  “2006年,小陳的媽媽主動把孩子送到我們這裡,每週有3天時間。患者們聚在一起學英語、學做飯、做手工、看電影,接受免費服藥指導。”李文秀説,經過3年的康復鍛鍊加藥物輔助,從一開始抵觸一切、不願吃藥,到後來主動吃藥、還能幫媽媽做一些事情,小陳的病情逐趨穩定,至今沒有復發,還參加了成人自考。

  2009年,海澱區建立了較專業的社區康復站,小陳自告奮勇成為志願者。他時常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其他病人,讓他們不要放棄希望。

  和許多患者相比,小陳是幸運的,他有親人的支援和陪伴,也有社區的包容與接納。

  “在病人需要治療的時候,有專業人員來幫助他,有家人來關心他。大部分病人是可以通過治療控制住病情,甚至能給社會做些事情。”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説。

  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主任醫師何燕玲説,影響精神衛生患者康復的因素很多,除了疾病本身、治療方案和療效差異外,過度關注和忽視均不利於康復。最理想的方案就是要讓病人重返原來的社會狀態,由康復專業人員有針對性地提供諸如社交能力培養、職業訓練等支援。

  據專家調查,在我國農村,由於治療條件、生活狀況的制約,很多重症患者只有被家人拴上腳鐐、鎖在籠中;一些患者因為無人照料流落街頭,往往成為暴力傷人的肇事者。

  對此,醫生心痛不已。“這些人是被社會忽略的人群,因為怕別人看不起,怕社會歧視,往往把自己封閉起來。”李文秀説:“可實際上,他們的心是善良的,給點陽光就燦爛。”

  “我真希望自己能做點對社會有意義的事。”2013年開始在海澱區花園路社區康復站進行訓練的紅燕對記者説,“以前,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幹一件事每5分鐘或者10分鐘就要歇一歇。現在我至少能坐住2個小時,雙手也很靈活,可以教其他病友電腦的基本操作。在醫生的幫助下,我還在報紙、書籍上發表了幾篇文章。”

  這位年輕的姑娘帶給家人的是驚喜,帶給大夫的是信心。“也許,他們不能徹底恢復為正常人,但是他們的自我價值得到體現,享受到了應該享受的社會生活,這也是康復的衡量標準。”李文秀説。

  多年來,我國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了基於社區的精神障礙康復中心。在北京,一些區縣已試點建立精神殘疾人“中途宿舍”,通過輪班制的家庭角色扮演,幫助病人進行最基本的生活適應;在上海,“陽光心園”配置課桌椅、乒乓桌、健身器材和書報欄等,每天為病人安排藝術教育與交流休息相結合的科學作息。這些保留社會功能的康復訓練,使越來越多的患者逃離病魔,給家人帶來越來越多的感慨和驚喜。

  “一輩子也沒想到還能吃到侄女做的飯。”一位患者的姑姑説,因為孩子的爸爸患精神障礙住院已20年,喪失社會能力,本來也覺得孩子和爸爸一樣沒希望了。

  “孩子現在在街道兼職當協管,一個月1000多元的收入,至少能養活他自己了,生活真是有希望了。”一位患者的媽媽説。

  希望,對於這些困在“精神孤島”中的人,就是走出封閉的自我,回歸正常的生活。“我做志願者,就是希望他們也和我一樣,樂觀地面對生活,積極地對抗疾病,自信地融入社會。”紅燕説。

  十幾年過去,病人來了又走,很多人的面孔淡忘了,但是他們的笑臉,李文秀都印在心裏。“最難忘的是在一次北京市精神康復技能大賽上,小陳和媽媽一起跳的那支舞——《鴻雁》。我親眼看著他一步一步走過來,就像一隻折翅的大雁,傷癒恢復,再次展翅,自由飛翔。”

    來源:新華網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