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隆慶祥帶您找尋一代人的紅色記憶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1-06-09  責任編輯:

即將到來的7月,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述它,“紅色”再貼切不過,因為紅色代表著革命、敬畏、激情。鐫刻在人們心底的紅色記憶有很多,不少網友想到了中山裝。中山裝承載著一種文化、一種禮儀和一份濃濃的民族尊嚴。作為老字號品牌,隆慶祥憑藉著傳世精裁及卓越匠心,始終根植于中華文化,不僅將民族元素融入定制西裝,還堅持為中式服裝保留一席之地。在2021新品發佈會中,隆慶祥推出的中式系列沿用大量的中山裝元素,再一次喚醒了一代人的紅色記憶。

前世——禮儀之邦的“國服”

新中式立領設計,領面海水紋刺繡,門襟玉石扣或疙瘩扣……隆慶祥2021春夏新款中的這些中式套西或整體大氣,或細節彰顯品質,以博大精深的“循自然”之道深挖傳統文化的精髓,致敬萬物共榮共存的生態法則,詮釋銳意進取的新定制精神,更將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獨有的服飾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

時至上世紀初,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立挺三民,在服飾文化方面也有了新的思想。他認為當下的“長袍馬褂”已成為阻礙革命及中華服飾文化發展的桎梏,於是一場服飾革命開始了。 1919年,孫中山親自設計了一套服裝,他請上海亨利服裝店將一套陸軍制服改成便裝。這套便裝在保留軍服的某些式樣的基礎上,吸取中式服裝和西裝的優點,顯得精練、簡便、大方。孫中山在闡述該服裝的設計理念時説:“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分別代表五權憲法説,即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和監察權;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代表三民主義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治國;衣袋上面弧形中央突出的袋蓋呈筆山形式,代表峇重知識分子;背部不開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 ”

由於孫中山先生的提倡以及他的聲望,這一便裝式樣很快流傳,經過不斷改進,發展成為“中山裝”。民國政府通令將中山裝定為禮服,逐漸成為了政府官員必穿的“國服”。 後來,這一服飾革命理念又得到國家領導人的傳承。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宣告成立,新中國的偉人們第一次在天安門城樓上集體亮相,毛主席和其他領導人穿中山裝的形象引起全世界矚目。在外國人眼裏,“中山裝”成了中國的“國服”。這種服裝及其衍生的變化服裝便成為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民眾的主要服裝樣式。 
  1981年前後,改革開放的浪潮開始席捲全國,西裝開始流行,然而,中國需要一個多極化的世界,需要一個多元化的舞臺,更需要能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形象,中山裝又不無二選地回歸到人們的視線。

今生——東方美學的傳承

服裝是文化,更是藝術。中山裝簡潔、挺括、貼身、含蓄,非常能體現男人肅正、剛毅的特點,極具男性的輪廓美和陽剛美。這一服裝美學被袁氏後人從上世紀90年代初恢復祖上老字號“隆慶祥”後兼收並蓄。

隨著時代和需求的變化,隆慶祥將中山裝的樣式與工藝進行改良,形成了自己的“中國風”,如領子的寬度根據脖圍和頸長有所調整;老虎袋裏面加入內袋,裝東西不致凸出;融合西式剪裁,收腰線,更服帖;褲腿更合體等。在色彩方面,除常見的藍色、灰色外,還運用駝色、黑色、白色、灰綠色、米黃色等。在布料選用上講究頗多,作為禮服用的中山裝布料選用純毛華達呢、駝絲錦、麥爾登、海軍呢等,使服裝顯得沉穩莊重;而作為便服用的布料,則選擇棉布、卡其、化纖織物以及混紡毛織物等。 在中山裝基礎上改良的青年裝、學生裝,因簡潔修身而獲得年青一代的喜愛,成為他們出席重要場合的新式禮服。

如果説皇家製衣的深厚淵源讓隆慶祥本身充滿了厚重的故事性,那麼其精湛工藝與臻美氣質,更是源於時光的經久沉澱。2021定制新品發佈時,讓隆慶祥在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精進、深挖及與時代同頻共振的設計創新深入人心。時尚套西運用貴族氣質的手工絲繡點綴,盡顯中式華服之美;時裝夾克風格多樣,時尚個性,無論是oversize風格夾克、立領時裝夾克還是棒球領夾克,袖口、收擺、口袋每一處細節設計都美觀巧妙,彰顯品質;

傳統的中式服裝仍精選彩織、錦緞、綾、綢、紗等製衣工藝,無墊肩、無胸襯的設計突出服裝的輕便特性,簡約大氣,美觀與實用兼具。正如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純所點評的:“隆慶祥的新品,在中式元素的挖掘上,極具創新精神,弘揚東方文化的同時,與西式元素彼此融入,從而更加國際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山裝誕生百年來,承載著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自尊,這種民族精神在中國人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並得到國際上的認同。未來,隆慶祥將繼續深度發掘品牌民族文化基因,以更年輕、更國際化的設計手法將東方審美融于服裝設計,讓中國定制之美裝點國人生活,屹立於世界時尚之林。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