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品牌>
2+86,一個不簡單的生態養豬“共同體”——重慶萬州以工業化思維探索鄉村産業發展路徑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11-03  責任編輯:楚丹

新華社重慶11月2日電 題:2+86,一個不簡單的生態養豬“共同體”——重慶萬州以工業化思維探索鄉村産業發展路徑

新華社記者李勇、陳國洲

2+86,看似簡單的數學題,背後卻是一個複雜的工業化生態養豬“共同體”。

在重慶萬州,2家業內知名的農業生物企業和當地86個養豬合作社,在統一管理標準、統一技術支援、統一飼料供應、統一市場開拓下,結成了一個讓多方獲利的“共同體”。記者近日深入萬州多個村鎮採訪發現,這正是當地一直在探索的如何用工業化發展模式,讓農業産業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支柱性産業。

這個養豬“共同體”有多大

降溫水簾、自動喂食管道、步履式刮糞機、24小時室內環境採集檢測……即將完工的萬州區龍沙鎮馬岩豬場處處透露出工業化車間的氣息。

“我這裡就近招聘了14名工人,建成後年出欄1.2萬頭生豬,帶動周邊5個村集體經濟、40多戶貧困戶入股。”豬場負責人郎三奎説。

2018年,萬州區先後引進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和廣西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兩大生豬養殖和技術服務公司,投資25億元,採用標準化生産方式,在農村建設86個標準化生態養豬場,形成年出欄100萬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産業。

“目前,生態養豬項目已覆蓋萬州38個鄉鎮街道,帶動2000多人直接就業,140個村集體合作社獲得收益,近萬名農民受益。”萬州區農業農村委調研員陳蓉説,通過大企業引領,為鄉村産業發展聚集了龐大的利益“共同體”。

四川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川東片區總經理彭鵬説,從飼料生産、仔豬供應,到防疫把控、管理標準、深加工銷售,做到全過程把控,最終實現一塊豬肉由誰生産、豬吃的什麼料等等,都可精準溯源。

工業化生産模式,聚攏了生態養豬産業鏈上更多“共同體”。據了解,目前,圍繞百萬頭生豬養殖,一個年産50萬噸飼料基地正在萬州經開區開工新建,德康公司後續200萬頭生豬屠宰暨食品深加工項目正在推進。待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實現年産值約160億元。

生態養豬鏈是怎麼拉長的

“養了20多年豬,從沒見過不用沖洗的豬場。”面對今年初完成標準化改造後投産的新豬場,萬州優農益家家庭農場總經理向成兵高興地説,現在他這裡的豬過上了“吃益生菌、睡彈簧床、喝中藥保健”的“幸福生活”,技術創新拉長了生態養豬産業鏈。

向成兵説,造成養豬面源污染大的主要原因是需要用大量水沖洗豬圈,廢水夾雜糞便難以處理,豬生活在潮濕環境中也容易生病。萬州區引進廣西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低架網床、益生菌、異位發酵”養殖技術,將圈舍地板改為有彈性的碳鋼“網床”,排到樓下的糞便不用水沖,而是通過自動刮糞器統一收納到圈舍外,與秸稈、益生菌等深度混合發酵,製成有機肥。與此同時,豬飼料中添加了益生菌和“治未病”的中藥材,不但有利於充分消化、少排便多吸收,而且替代了抗生素,實現了綠色無公害。

“新技術在破解養豬環境污染難題的同時,催生出益生菌飼料、中藥添加飼料等新産業,縱向拉長了産業鏈,橫向支援了種養迴圈等其他産業。”陳蓉説。

深秋時節,萬州區甘寧鎮南浦西苑玫瑰香橙種植園裏,碧綠叢中挂滿沉甸甸的果實,引得眾多客人前來採摘。“玫瑰香橙之所以甘甜味美,得益於有機肥。”種植園負責人楊波説,過去豬場産生的糞肥因含水率過高無法遠距離運輸和儲存,很難真正實現種養結合。新技術將豬場糞肥變成幹料,解決了糞肥迴圈利用難題。據了解,萬州100萬頭生豬每年可産生約25萬噸有機肥,可替代50萬畝土地使用化肥。

多方受益,潛力還在釋放

不久前,在萬州區長嶺鎮安溪村,生態豬養殖産業進行了首次分紅。“入股5萬元,這次分紅拿了4000元。”貧困戶楊祖財領到了分紅股金。

安溪村黨總支書記張健介紹,當地牧潤養殖場與6個村居、24戶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一個村居投資40萬元入股,每年能固定分紅5萬元,以此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貧困戶每戶入股5萬元,每年可增收4000元;另外,豬場還常年就近解決農民工務工10人,每人平均年務工收入2.5萬元以上。

張健説,過去村集體經濟沒有收入,沒有能力發展鄉村公益事業。通過入股生態養豬業,村集體經濟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龍頭企業獲利,養殖戶增收,集體經濟壯大,農戶分紅,真正實現了多方受益。”陳蓉説。

10月26日,德康公司與德國綜合肉類食品屠宰加工企業通內斯集團簽約,全面打造歐盟標準食品、加快生豬養殖屠宰和深加工的全球佈局。

“將來萬州養殖的生豬經過深加工後,會銷售到歐洲市場。”彭鵬説,依靠龍頭企業的市場開發能力,鄉村産業獲得了穩定可靠的市場,生態養豬産業鏈的潛力還在持續釋放。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