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模範>
美學教授農家書屋辦學——記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夏昭炎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11-02  責任編輯:楚丹

夏昭炎近照本報記者禹愛華攝/光明圖片

“在農家書屋辦學就是‘種文化’,讓中老年人學時事政策和現代知識,讓孩子們有個‘第二課堂’。”夏昭炎説,“鄉村之美主要在於自然,但詩意的美卻離不開文化。”

今年85歲的夏昭炎是全國道德模範、湖南科技大學原文藝學教授。退休後,夏昭炎回到老家——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石羊塘鎮譚家垅村居住。十多年來,他與老伴兒楊蓮金在家鄉崇文興教、涵育鄉風、反哺桑梓。他們拿出自己僅有的積蓄,創立書屋、開辦學校、成立活動中心。在當地,夏昭炎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熱心人、新觀念的倡導者和新鄉賢的代言人。

創辦農家書屋傳播文化知識 

2004年,夏昭炎退休回到家鄉。他們夫婦發現,農閒時,鄉親們吃完早飯就呼朋引伴,圍坐在牌桌旁打牌,一打一整天,還有不少留守兒童湊在牌桌旁。

為此,夏昭炎決定創辦農家書屋,他要讓鄉親們從牌桌前回到書桌前。

夏昭炎是文藝學教授,幾十年來從事文藝美學研究,尤其對“意境”這一美學範疇研究頗深。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夏昭炎就在高校任教。他潛心學術,撰著學術論文60余篇,其學術專著《意境概説》被湖南省教育主管部門推薦為“研究生教學用書”,專著《意境》被學術界譽為“在意境研究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著作。

“意境”強調美的氛圍。夏昭炎説:“鄉村的自然美當然好,但若沒有文化的滋養,不去除人心的浮躁,哪會有詩意的美呀。”

村裏祠堂邊有一處閒置多年的舊房子。夏昭炎將房子買下來,修繕一新,再搬來一些桌子、板凳和家裏的書籍、報紙。2009年4月,書屋開張了。老伴兒楊蓮金挨家挨戶邀請:“明天都到書屋來看書吧。”第二天,陸陸續續來了十多位村民。大家擠在一起,翻書看報。看到這一幕,夏昭炎夫婦心裏十分高興:“我們就是想讓鄉親們多讀書,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鄉村外面的生活。”

慢慢地,來看書的村民越來越多,房子空間不夠了,夏昭炎繼續修葺老屋,搭建風雨棚,設立閱覽室、學習室和村民文化活動中心,併發動學生親友為書屋捐贈書籍。目前,書屋藏書上萬冊。書屋裏一摞摞厚厚的借閱記錄本寫得密密麻麻,村民借還書籍八千余冊。

攸縣是有名的勞務輸出大縣,村裏留守兒童多。2010年暑假,夫婦倆決定在村裏辦一所少兒假期學校,把孩子們組織起來看書、學習,並開設古典文學、音樂、美術、益智遊戲等課程。假期學校特別受歡迎,名氣也越來越大,不僅吸引了附近中小學教師來義務上課,還有多所高校的大學生志願者前來支教。

傳遞科學知識引領健康生活 

回鄉居住後,夏昭炎發現,鄉親們缺乏醫療保健知識,很多人生活方式不是很健康。

他和老伴兒商量:“我們可以帶領大家健身、搞鍛鍊,開設老年保健知識課,教大家穴位按摩和保健操。”楊蓮金是湘潭市衛生局的退休職工,懂得不少專業的醫療保健知識,她非常支援這個想法。説幹就幹,老兩口決定在村裏辦“老年學校”,重點講養生保健知識。

2011年5月18日,楊蓮金主講的“保健講‘做’”課程開課。課堂上,楊蓮金邊講邊做,示範如何做保健按摩,台下幾十位老人聽得十分認真。如今,村民一些常見的小傷小痛都能自己解決。

後來,夫婦倆教村民醫療保健操、太極拳,發動大家跳廣場舞,成立文體隊、軍鼓隊,參加全縣展示、表演、比賽。現在村民做操、打太極拳、跳廣場舞,天天如此,風雨無阻。村民們都説:“現在我們經常在一起蹦蹦跳跳,鍛鍊身體,生活得很快樂,病痛少了,鄰里關係也更好了。”

為講好養生保健課,夏昭炎夫婦每天捧著大量書報資料,抄抄寫寫,自編教材,內容涉及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如何吃得健康等方面。除正月外,每個月的農曆初三和十六,都是雷打不動的教學日。保健課很受村民歡迎,鄰近鄉鎮都請他們去講課。

開設道德講堂涵養文明鄉風 

夏昭炎以書屋為依託在村裏開辦道德講堂,經常給大家講孝道、傳統美德、時事政治、法律法規等內容。夏昭炎是文藝學教授,解析漢字是他的所長,他經常把一些做人處世道理與字形字義結合起來,用生動方式講給大家聽。比如,講“仁”字,他説:“兩個人在一起就叫仁,兩個人心不好的話,就搞不到一起,就會不仁不義。”講“信”字,他説:“‘信’字是人旁言,言而有信方為人……”

回到村裏十多年,村民早已把這位“大教授”當作自己人,村裏有什麼事,誰家有個家長裏短,都願來找他,都願聽他的。一方面,夏昭炎德望高、沒私心,村裏修路、種樹、捐錢他都做在前頭;另一方面,他學問深,講道理生動、透徹,大家一聽就懂。

在夏昭炎這位“新鄉賢”的感染下,當地鄉風文明、家風良好、民風淳樸,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在凝聚。村民見賢思齊,在當地掀起一股學鄉賢、敬鄉賢、崇鄉賢、當鄉賢的熱潮。書屋所在地,也叫“鄉賢館”,是石羊塘鎮的鄉賢文化活動中心。目前,當地已評選出74名身邊的“新鄉賢”。

2018年去世的夏欠秀老人就是村民選出的“新鄉賢”之一。為幫助夏昭炎辦書屋,夏欠秀老人生前主動騰出一間臨街門面房作為借閱點,還親自管理。張玉英的家就在書屋附近,自2011年起義務擔任書屋圖書管理員。她把書屋管理得井井有條,後來她被評為湖南省優秀農家書屋管理員。

家鄉面貌一天天改變,越來越接近夏昭炎想像中的詩意境界。

“讓農村到處飄散文化氣息,讓農民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夏昭炎説,“這是一個老知識分子應有的擔當。”

【短評】 

湖南科技大學退休教授夏昭炎,十多年前回到家鄉養老。他不顧身患重病、年事已高,和老伴兒楊蓮金一起拿出積蓄,帶領鄉親們建起文化活動中心,開辦老年學校和少兒假期學校並免費授課,為寒門學子設立獎學基金,使家鄉的文化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熱心人和先進文化的傳播者。

村莊是傳統中國的根脈所繫。很多漂泊在外的人,只要想起記憶中的那個村落,都會魂牽夢繞。然而,近年來,大批農民紛紛舉家遷出,寄居城市邊緣,農村“空心化”正成為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又一令人擔憂的現象。

相對於物質建設,農村文化建設更加任重道遠。而夏昭炎之所以毅然決然地選擇這樣“難啃的骨頭”,是因為他堅信讀書改變命運、文化促進發展。他説:“我就是要做一顆文化的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夏昭炎曾在日記《永遠的家園》一文中寫道:“回到老家是我一生中最無悔的抉擇。是的,我終於找回了自己,找回了我的生活,找回了我的家園。”

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沒有鄉村文化的高度自信,沒有鄉村文化的繁榮發展,就難以實現鄉村振興的偉大使命。夯實鄉村振興的精神基礎,需要更多的夏昭炎,也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作者:龍軍禹愛華)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