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莫讓助農利農機制跑偏走樣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11-02  責任編輯:楚丹

長期以來,小農戶老齡化和兼業化現象突出,他們整體科技文化水準不高,多以分散經營、小規模獨立生産為主,這導致農村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三低”,農民持續增收乏力。

為了破解上述難題,讓小農戶更好對接大市場,好産品也能賣出好價錢。近年來,包括江蘇泗洪在內的一些農業大縣,相繼引進産業化聯合體項目。

“致富不致富,老農最有數”。接受採訪時,泗洪縣不少薯農掰著手指頭算賬,認為保底收購模式並未起到“旱澇保收”的作用。今年紅薯行情大跌,説好的價格保護也未兌現。從將信將疑到失去信心,這是當地薯農對紅薯種植産業聯合體的心理寫照。

有專家表示,有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因未能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甚至從“公司+農戶”變為公司“掐”農戶。穩定的利益共用需要龍頭企業讓利,而不是讓農戶成為代工,要切實保護農戶權益,防止農民利益受到蠶食鯨吞。

脫貧攻堅工程,鄉村振興戰略,呼喚著一切有利於鄉村發展的生産要素流動。但是,任何時候,助農利農不能跑偏走樣,更不能變為坑農害農。“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只有讓各方真正築成利益共同體,“公司+農戶”模式才有望開花結果。

一座橋塌了,受阻的是一條康莊大道。如何服務小農戶、提高小農戶、富裕小農戶,是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重大課題,既要有立竿見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續的制度安排。

為降低市場波動帶來的風險,泗洪縣于去年9月推出小龍蝦目標價格指數保險承保試點工程,頗受農民好評。“紅薯收購風波”發生後,當地表示加快探索紅薯目標價格指數保險,部分鄉鎮街道計劃對外銷紅薯造成的運費差價給予補貼。相關舉措能否落實並取得實際效果,還需假以時日留待基層群眾來評定。 (記者趙久龍、鄭生竹)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