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讓老年人同步邁入數字時代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10-28  責任編輯:楚丹

數字支付、網上預約看病、掃碼點餐、健康碼登記……如今,數據的互聯互通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現實中,對於年輕人來説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一些老年人來説可能格外困難。比如,個別醫院、景區“僅支援掃碼支付”,讓一些沒有智慧手機的老年人感到十分不方便。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已增至2.54億人,佔總人口的18.1%,“十四五”期間將突破3億人。有關調查顯示,60歲以上人群當中使用電子支付的僅有51%。這也就意味著,尚有一半老年人不會使用電子支付手段。

數字時代,一些地方、一些行業確實存在對老年人“不夠友好”的問題。一方面,在公共服務及社會治理層面,過於追求效率和速度,沒有充分考慮到老年人這個龐大的群體。另一方面,由於認知能力、思想觀念、知識結構等原因,老年人接受新資訊、學習新技能的能力較弱,對數字化設備與智慧生活適應較慢。

科技進步應當是普惠的,數字化時代也同樣屬於老年人,老年人不該被數字社會“拋棄”。客觀上講,隨著數字化産品越來越多地滲入日常生活,老年人想要融入現代社會,學會使用智慧手機等技能很有必要。實際上,對於數字化産品,老年人並非完全排斥,不少“新潮”的老年人與時俱進,主動擁抱“數字化”,迎來了豐富多彩的晚年生活。從這個方面講,老年人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積極主動融入並適應數字化社會。

但也應當認識到,彌合老年人與數字時代的鴻溝,解決兩者的“適配”問題,需要社會各界共同行動起來。相關部門在出臺政策時要改變“一刀切”方式,樹立全局觀念,實現政策制定精細化,為老年人開通人性化的“綠色通道”,切實保障老年人權益。同時,智慧手機、APP運營商等在産品研發和設計過程中,要認真做好市場調查,有必要針對老年人的身心特點開發設計出更加人性化、精細化的“適老化”産品,提高老年人對數字化産品的“親近度”。

此外,相關社會機構和公益組織可以引入專業技術服務資源,開設針對老年人的數字化産品使用培訓班、興趣班等,或者走進小區、走進家庭,一對一、手把手地指導老年人使用數字化産品。當然,幫助老年人共用科技紅利也是年輕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與老年人相處時,年輕人特別是子女,要少當“低頭族”,多幫老年人熟悉新設備、新技術,幫助他們早日享受數字社會帶來的服務與便利。(原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黃宗躍)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