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社會責任>
深圳垃圾分類投放點時尚整潔 居民參與熱情高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9-08  責任編輯:楚丹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實施一週了,各個小區的垃圾分類開展情況如何?居民對強制開展垃圾分類積極性高不高?

  日前,記者探訪福田區彩田村看到這樣的一幕:垃圾分類投放點外觀時尚、沒有異味,小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高,每人平均每日廚余垃圾分揀量0.11公斤……這可謂是生活垃圾分類的樣板,給出了住宅小區如何開展垃圾分類的一種標準答案。9月5日,央視新聞也通過直播直擊了彩田村垃圾分類現場,介紹了該小區的經驗做法。

  投放點設計時尚、乾淨整潔

  記者首先來到彩田村12棟垃圾分類投放點,只見這裡的垃圾桶隱藏在外觀為長方形的金屬箱中,桶身尺寸設計高低有差別,用不同的顏色和文字、圖案標識清晰區分不同類別的垃圾。垃圾桶邊設置了洗手池、烘手機、照明設施、語音提醒裝置。其中廚余垃圾特別增加了鎖,在廚余垃圾非投放時段,垃圾桶無需撤離,物業管理人員將其鎖上即可,讓小區居民養成良好的投放習慣。

  分類桶上方設置了宣傳欄,迴圈播放著垃圾分類相關的視頻。投放點整體外觀設計簡潔時尚,未聞到一點異味,地面乾淨整潔,如同小區的一處“景觀”。不僅在12棟樓下,其他樓棟下均設置了類似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此外,在距離樓棟有一定距離的地方,設置了廢舊傢具、年花年桔等專項垃圾暫存點、玻璃暫存區,讓小區居民産生的垃圾都有地方可去。

  “彩田村共有住宅14棟,居住了2030戶,有1萬人左右。”蓮花物業彩田村管理處經理宋剛介紹,小區內建成14處垃圾分類投放點,其中6處為景觀式,投放點整體設計與小區綠化植被相互協調,極大提升了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體驗和小區整體環境水準。

  記者注意到,垃圾分類投放設施直接服務於小區居民,一些市民反映所在小區垃圾桶臟污、垃圾滿溢,有異味等,讓人避之不及,都不想停留,非常影響垃圾分類。在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楊雷看來,彩田村的垃圾分類投放點“高大上”,垃圾桶置身金屬箱中,更容易保潔,保持乾淨,居民來投放垃圾時容易親近,不會抗拒。“彩田村的物業很給力,按照《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住宅小區有物業管理的,物業服務企業就是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其職責就是要按照標準規範配備集中分類投放點,並且要把環境衛生管理好,垃圾及時清運,不能滿溢。”

  督導員到府引導市民開展垃圾分類

  走在彩田村內,多處可見垃圾分類的宣傳畫、垃圾分類投放指引,垃圾分類的氛圍濃厚,隨機採訪幾位居民,多數都表示知道垃圾分類。

  “很多義工到府派宣傳指引對我們居民宣傳,小區裏面也經常有垃圾分類的活動。”小區居民楊女士透露,去年年底,小區樓道的垃圾桶撤了,不在樓道丟垃圾,樓道變乾淨了,也沒有異味了。“可能自己在家會麻煩一點,多準備幾個垃圾桶,但垃圾分類是對全社會有益的事情,會堅持做,都養成習慣了。”

  宋剛表示,該小區持續面向居民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培訓活動,同時,培訓督導員、物業工作人員。督導員、志願者、學生都會到府引導市民開展垃圾分類,特別是學生作為志願者帶動居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小手拉大手。

  為了提高督導員專業能力建設和履職水準,蓮花街道派人每晚7-9時到小區投放點檢查督導員履職情況,形成通報發至小區管理處開展針對性整改,考核情況與督導費發放標準掛鉤,履職情況好的可頂格發放;履職情況差的將降格發放,屢教不改的取消督導資格。

  每晚7-9時是垃圾投放的高峰期,在彩田村14個垃圾分類投放點,每天都有督導員在現場督導。“業主把垃圾拿下來,剛開始沒有分得那麼細,後來通過我們的引導,他們慢慢在家中就分得很細了。”督導員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從今年3月份開始在這裡督導,上崗前,有專業人士給他們培訓,首先自己學會垃圾分類。

  廚余垃圾不出小區日産日清

  據統計,彩田村每天收運生活垃圾量從21噸降至14噸,減量率達33.3%;收運高純度廚余垃圾14桶(每桶按120L計算)約1噸,每人平均每日廚余垃圾分揀量0.11公斤。廚余垃圾的這一分揀量意味著什麼呢?據我市城管部門去台北考察垃圾分類時,得知台北一戶家庭的廚余垃圾回收量是0.1公斤,可見彩田村垃圾分類已見成效。

  除了收集,彩田村創新建設廚余垃圾全過程管理模式也是一大亮點。在小區內垃圾轉運站旁,設置了廚余垃圾處理站,引入專業廚余垃圾處置設備,就地就近對小區産生的廚余垃圾進行脫水、提純處置,産出可用作堆肥渣料反哺小區綠化植被,廚余垃圾減量率達85%,初步形成廚余垃圾日産日清不過夜、迴圈利用可再生兩大閉環鏈條,以垃圾減量實效贏得居民認可。

  廚余垃圾處理站工作人員介紹,小區當天晚上拉過來的廚余垃圾可以立即處理,可做成有機肥資源再利用,分離出來的油分變為生物柴油。

  楊雷説道,廚余垃圾不出小區既節省了運輸成本,又避免了運輸過程中有可能出現的環境污染問題,給垃圾末端處理設施“減負” 。(記者 林清容)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