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慈善家>
杜夢真:後疫情時代,京津冀地區地攤經濟該何去何從?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9-03  責任編輯:楚丹

導語:“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人間煙火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常生活中人們的衣食住行,而在2020年這特殊的一年中,地攤經濟無疑是人間煙火氣的最佳代言人,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經濟體制的逐漸恢復,後疫情時代的地攤經濟將會面臨怎樣的局面呢?

在2019年1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全國肆虐,全國進入到一個緊張的局面中,在科研人員的努力,醫護人員的悉心照料下,自6月以來,我國新冠疫情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在經濟逐步恢復的過程中,一種新興的經濟模式——地攤經濟,逐步進入到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其實,地攤經濟在很久以前就存在於中國經濟市場,它是指通過擺地攤而獲得收入來源的一种經濟模式。但是地攤經濟由於自身局限性和負的外部性,在當今時代的城市中一直屬於一種邊緣經濟,沒能得到重視和比較好的發展,甚至在一段時間內被明令禁止。然而,凡事都具有兩面性,地攤經濟創業門檻低,沒有店面的租金的壓力,地攤經濟失敗的風險較低,從是地攤經濟的人們即使一時失利也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同時地攤商品的價格偏低,種類豐富,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甚至地攤經濟還能解決部分群眾的就業問題,增強中國經濟市場的活力。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增至6.2%,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其中,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5.6%,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6個百分點,整體就業形勢嚴峻。所以,要促進經濟的發展,保障人民的如常生活需求,地攤經濟成為渡過當前困難時期的最佳選擇。

2020年6月總理考察山東煙臺一處老舊小區,在小區對面,許多商戶在店門前擺起了攤位,總理對攤主們説,“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這給當時沒有收入的人們指明瞭一條新的道路,也給當時的經濟體制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為地攤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總理讚揚了地攤經濟後,地攤經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和重視,並且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今天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狂潮。不僅是廣大人民群眾,還有很多500強企業也加入到了地攤經濟的行列中,像騰訊也在“擺攤招聘”。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網路達人也在擺攤,他們憑藉著自己在網上的熱度,對地攤經濟進行了進一步的推廣。因疫情無法返校的大學生們也加入到了地攤經濟的隊伍中,他們作為國家的活躍動力,將地攤看作為一個發展的平臺,他們將自己的想像力同城市文化相融合,使地攤轉變為了“創意市場”。

但是隨著疫情的好轉,人們開始逐漸復工復産,許多原有的經濟體制正在恢復,地攤經濟開始不那麼受到人們的重視,相對於地攤經濟這種不確定因素較多的經濟模式,人們更願意去選擇有穩定收入的工作來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那麼在疫情逐步好轉的當下,地攤經濟該何去何從呢?

在後疫情時代,京津冀地區地攤經濟要繼續加強創新、發展發面,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融合地方民俗,打造各地特色

中國傳統民俗文化源遠流長,自古以來的家國情懷也根深蒂固。京津冀文化是皇家文化、市商文化、燕趙文化的融合,我們可以在地區旅遊發展規劃和宣傳推廣中,提供優惠便利,打造一些原汁原味的地攤經濟,不僅讓本地居民在創業、消費中直接受益,也讓外地遊客更直觀的認識中國文化,打造成旅遊者打卡“地標”。  

加強規範管理,宜商宜居並舉

有調查報告分析,如果街市距離住所超過800米,居民就會減少購物意欲。伴隨著地攤經濟的升溫,繁榮便捷的街市,是構建城市宜商宜居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也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和擔當。把法治精神和市場經濟理念融入城市管理,政府有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做好疏導,以嚴謹的法治精神、科學的規章制度讓更多正在擺攤的商販和有意擺攤的市民,第一時間知道疫情防控總體要求,合法合規擺攤經營。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必須加強市場監管,保證售賣貨物的安全和衛生。  

結合網際網路,實現線上線下共同發展

疫情期間,許多著名電商平臺如:興盛優選、天貓超市、美團等都在這段時間的訂單量明顯激增,呈現出爆髮式的增長,並且滲透到了更多人的生活之中,展現了電商的巨大潛能。由此可見,如果繼續採用傳統的地攤模式必定會被時代淘汰。因此,針對新網際網路時代的“地攤經濟”,可以將社群融入到商業當中,利用微信、美團、拼多多等較強大完善的平臺與目標客戶建立起關係,把用戶吸引到商業的周圍。並且“地攤經濟”銷售成本較低,渠道較廣且客戶市場多樣的特點,可以關注到平時主流企業與商鋪所忽視的看似需求較少,單體價格較低但是實際上人們需求量很多的産品,和有這些需求的顧客,結合網際網路,實現高效低成本的線上線下同步。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