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社會責任>
構建特區建設的樣板區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9-02  責任編輯:楚丹

經濟總量從1984年到2019年躍升1200多倍;用於城市品質提升的公共財政投入大幅增加,讓群眾盡享青山綠水、碧海藍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100%,幼有所教、病有所醫,善行義舉蔚然成風……

幾十年來,作為珠海經濟特區的發祥地,香洲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特區各項建設成果的樣板區。

鼓勵創新引領經濟發展

多年前,身為金山軟體初創員工的雷軍,在珠海留學生節開幕式演講時,懷念那段篳路藍縷的時光:“我們金山就是從珠海出發,一步一步做起來的。”

如今,創建於香洲區的金山軟體,依然是國內最優秀的軟體開發、分銷和服務供應商之一。

特區設立之初,香洲區在許多領域引領全市乃至全國改革開放之先河。吸引雷軍等創業者的,正是充滿活力的創業氛圍和開放的營商環境——在這片土地上,進行了全國第一次百萬重獎科技人員的壯舉,培育和成長了一批領軍型科技企業,涌現了一批著名企業家。

回首往昔,香洲區從原先只有一條路、一個交通崗的小漁村一躍發展成為廣東省經濟強區。1984年至2019年,全區GDP從1.2億元增長至1542.9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從1億元增長到1622.97億元。

在創新型經濟發展中嘗到甜頭的香洲人,以更大力度推進軟硬環境建設,打造“一園一鎮一廊一帶”産業發展新格局,城市空間功能實現結構性優化。

2019年,香洲區落實“珠海英才計劃”和“香山人才計劃”,新引進、培育各類人才1.2萬餘名;申請專利13446件、PCT國際專利293件;先進製造、裝備製造、高技術製造産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59.9%、35.9%、24.6%。

多元協商優化城市治理

黃昏時分,香洲區梅華街道南村社區新城市中心廣場上,孩子們在煥然一新的遊樂場裏盡情玩耍……

“你肯定想不到,這裡以前被佔用倒垃圾,成了一片臭氣熏天的垃圾堆;更想不到,這樣的變化,是小區居民自己推動實現的。”南村社區黨委書記林文勝説。

香洲區引入社區居民議事協商制度,南村社區作為首個試點,選出107名代表,率先組建起南村社區議事會,保障每50戶居民有1名代表“發聲”。議事會成立後,在社區黨委指導下,積極推動新城市中心廣場環境改造。與商家協商,召居民擬決議,找單位募資金,讓小區衛生環境“黑點”變“亮點”。如今,這個居民動議、居民監建、居民維護的小區域,成為社區最亮眼的風景。

從2018年開始,香洲區精準對焦鎮街、社區基層治理、城市管理難題,對鎮街社區基層權責、城市綜合管理、環衛管理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大膽創新,在優化管理體制等方面進行制度設計,探索城市管養新體系和“城管局指導協調—鎮街主體責任—企業參與養護”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香洲區以市民在家門口500米範圍內就有社區體育公園、隨時享受綠色休閒健身空間為總體目標,制定了《香洲社區體育公園建設與管理辦法》;同時,踐行“開門協商,多元治理”的理念,引入社會力量參與規劃、建設和運營,讓邊角閒置地塊和街頭山邊綠地舊貌換新顏。

至今,香洲區已投入10億元,在全區建成140座社區公園,總面積達578萬平方米,完善了區、鎮街、社區三級監管,全部免費開放,“香洲社區公園”成為響噹噹的城市品牌。

以人為本增進民生福祉

通過積分入學政策,來自湖南的潘霞順利將女兒送入香洲區一所新建成的公辦幼兒園就讀。嶄新的校舍教室、豐富的教學娛樂設施,還有和藹可親的老師,都讓她十分滿意,而讓她最感動的是作為一個外來務工人員,孩子可以接受和本地孩子一樣的教育。

作為聚集全市一半以上人口的中心主城區,香洲區不斷提升民生福祉,讓群眾共用特區改革發展成果。

從落後小漁村到現代都市,香洲“以民為本”的初心始終不改,堅持將財政支出向民生領域傾斜。1984年全區民生支出210萬元,佔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9%,到2019年已增長至63.8億元,佔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83.2%。

為補足公辦幼兒園短板,香洲區按照“新建一批、擴建一批、回租一批、移交一批、補公一批、規範一批”的工作思路強力推進,2019年動工建設16所幼兒園,今年秋季還將新增9所公辦幼兒園,新增學位約3470個。力爭通過近3年的努力,全區公辦幼兒園總數將突破50所,在園幼兒數超過2萬人,佔比超過50%。

為應對社會老齡化趨勢,香洲加快發展養老事業,建成梅華街道長者服務中心等7處養老服務設施,吉大石花社區等31處長者飯堂投入使用。

走進樹影婆娑、綠草如茵的海天公園,深紅色的步行道蜿蜒其間,小鳥在草地蹦跳覓食……負責建設運營的珠海市香洲正方控股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珠海市、香洲區借鑒國際宜居城市經驗,從2016年起沿海濱情侶路打造“一帶九灣”的浪漫海岸,“眼前的海天公園就是一個重要節點,著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環境,讓市民享受更多公共綠地空間。”

本版製圖:張丹峰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2日 06版)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