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救助管理站“閨女”的別樣高考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8-17 責任編輯:信子維 |
8月2日,楊浦區救助管理站救助樓三樓的活動室裏挂滿粉色氣球,禮物堆滿桌子,墻壁上用發光字體寫著:“這一刻,我長大了!”這是社工們花了一早上為救助站的“女兒”小樑準備的18歲生日驚喜。 小樑是楊浦區救助管理站困境兒童保護中心的一名困境兒童。4年前,無家可歸的她住進救助站,從那時起,救助站的社工就成了她的“爸爸”和“媽媽”,讓她在上海有了一個家。在今年的高考中,小樑考了457分,超過上海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47分。她的第一志願是上海健康醫學院,她希望將來成為一名醫護人員,幫助更多困境中的人們。 高考最強送考“親友團” 時間回到7月7日高考當天,11時半剛過,第一場考試散場。“考得怎麼樣”“緊張嗎”“累不累”……小樑剛走出考場,暉媽媽就拉著她細細詢問,比孩子還緊張。 社工李暉是小樑的“暉媽媽”,小樑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她來打理,每天早上叫起床,幫忙輔導功課,和老師溝通情況……“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踏入考場一樣。”高考前夜,李暉緊張得一夜沒睡。早上趕赴考場前,李暉和救助站的8名工作人員準時出現在楊浦高級中學考點外為小樑打氣,每個人舉著一張手寫的大字,組合成一句話:“考的全會,蒙的全對,加油!”社工們興奮地比“耶”,小樑則酷酷地站在中間,這樣的“親友團”陣容在送考人群中甚是亮眼。 “小樑是咱們楊浦救助站的閨女,我們就是她的家人,今天全員出動送閨女上考場!”社工葛徐是專門負責送小樑參加數學考試的。“針對她的每門考試,我們特意在單位裏盤點了一圈,選一個當年考得最好的人來送考。因為她下午考數學,我當年數學考得比較好,所以就來給她打氣。希望她更有信心。” 中午時分,“親友團”在考場附近的商場給小樑找了個座位,送來食堂專門給她開的小灶,四菜一湯一水果。邊吃午飯大夥兒邊聊天,看起來就跟普通的一家人無異。 在救助站成長的9年時光 困境兒童是原生家庭裏缺失爸爸媽媽的孩子,他們有別於孤兒,沒有法律上的認定,不享受任何國家政策扶持,而社會對他們的救助方式也相對落後。 這幾年,楊浦區民政部門對全區進行排摸,找出40多名困境兒童組成一個“困境兒童之家”,採取“站內救助”和“站外寄養”的救助模式。按照這一新模式,對所有寄養家庭,站內社工需要進行評估和考察,做到對每一個孩子負責。 救助站的社工們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小樑時,她只有9歲。“孩子瘦瘦小小的,説話聲音很輕。街道工作人員説她父親死亡,母親失蹤,沒有戶口,沒有家人。”看著這樣一個孩子,社工們又心疼又心急。 在救助站和定海路街道辦事處的幫助下,熱心市民胡奶奶和孔爺爺收留了小樑,讓她暫時在正常的家庭中生活。2015年底,因寄養家庭胡奶奶身體不好以及小樑的戶籍和身份問題始終無法解決,寄養協議只得終止。救助站將她接回站內,此後她一直住在救助站裏。 “孩子已經沒有親人,而戶口是她在這個社會的身份,沒有身份將來會寸步難行。”社工説。但由於孩子的問題太特殊,社工們把情況説明寫了一遍又一遍,但戶口還是沒有辦下來。就這樣7年過去,眼看孩子馬上就要參加中考,沒有戶口就不能參加考試。“我能看出大家心裏很著急,但他們總是輕描淡寫地跟我説,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其他的事情我們給你‘搞定’。”記者第一次見小樑時,她就是這樣一個開朗懂事、性格淡然的小姑娘,社工們對她的關愛,她都默默記在心裏。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中考前,在救助站工作人員的四處奔走下,相關部門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把小樑的戶口辦了下來。那一年她15歲,如願參加了中考,考入楊浦區中原中學。在班裏,小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長期擔任班長職務,還獲得了“上海市優秀少先隊員”和楊浦區“三好學生”“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 雖然沒有父母,但女孩有她自己的幸運,擁有了許多人的關心。在救助站,有專職社工負責她的生活起居,跟蹤她的學習,為她做心理疏導,培養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幫她規劃和管理生活補助。每天上下學,站裏都會派專車接送。為避免同學們看見,車輛都會停在隱蔽處。上網課時,站裏還騰出辦公用的筆記型電腦給她使用。 在小樑心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人,就是楊浦區救助站已故的前站長李福強,小樑叫他“站長爸爸”。“‘站長爸爸’和小樑有一個約定,要帶她出國旅遊,但當年小樑未滿16歲,需要監護人才能辦護照,一直沒辦成。”在李站長心裏,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辦到,就像當初答應給她一個家一樣。2018年3月,李站長因病倒下了,再也無法兌現他的諾言,但他對小樑説的那句話“路是靠自己走出來的”,小樑從未忘記。 送“閨女”走向人生新旅程 3年高中生活眨眼就過去了,當年的小女孩已長大成人。臨近高考,楊浦區團區委招募復旦附中語文老師作為志願者,每週末前往救助站幫小樑輔導功課,線上、線下互動幫助她提升。今年複學後,每週五、週六晚,小樑都參加區教育局主辦的特困家庭優秀學生免費輔導講座。 “我們希望能陪伴她走過這一段人生旅途,也希望她能享受這個過程。自己努力過了,不管結局如何,我們都會在背後支援她。”李暉説,“我們都是看著她長大的,就像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 18歲,對小樑來説是一輩子一次的成人禮,而對於一路見證她成長的救助站工作人員和社工來説,也感覺到“孩子長大了”。“祝你生日快樂……”生日會上,社工們唱著生日歌,被圍繞在中間的小樑閉眼許願,吹滅蛋糕上的蠟燭。社工們還把小樑這些年在救助站裏成長的難忘時刻製成MV,畫面一張張切換,如同時光飛逝。“考進大學後,她肯定要住校。”暉媽媽説,“但我們這裡永遠是她的家,隨時都歡迎她回來。” 從9歲到18歲,小樑跟救助站的社工們,以及許多像她一樣的困境兒童一起成長,度過了從童年到少年的大部分時光。她説,以後節假日或休息時,還會回來給弟弟妹妹上課,分擔救助站的志願者工作。 只願未來的小樑也能乘風破浪,心無挂礙地奔向屬於自己的人生舞臺。(記者 黃尖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