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市公安局老邊分局于勇從軍人到警察的“華麗轉身”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8-04 責任編輯:信子維 |
曾經的他,一聲命令戎裝汗馬戰沙場;如今的他,一聲指令出生入死護平安。從“橄欖綠”到“藏青藍”,從“軍人”到“警察”,穿上軍裝,鐵血軍魂鑄就男兒本色,換上警服,一心為民鑄就金色盾牌,容顏變換,流逝的歲月鑄就他的堅韌,他就是營口市公安局老邊區公安分局邊城派出所所長于勇。
1979年出生的于勇,軍齡11年,警齡12年,黨齡21年,部隊轉業後歷任營口市公安局老邊分局路南派出所民警、巡特警大隊副大隊長、教導員、大隊長,現任老邊分局邊城派出所長。 從警以來,先後被評為“優秀民警”、“十佳民警”、“工作能手”、“ 第四屆營口市道德模範”、“優秀基層帶兵人”和全省公安機關“十佳青年民警”榮譽稱號。2013年、2018年榮立個人三等功各一次。擔任基層領導崗位後,他仍把部隊裏的優良傳統帶入警營,所在單位於2016年、2017年被市公安局兩次記集體三等功;2018年,被市團委授予營口市“青年文明號”榮譽稱號;2019年2月,被區委區政府評為“信訪維穩先進單位”。 無論從事何種工作崗位,于勇始終牢記人民警察誓詞,工作中始終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奏響了維穩、服務、打擊、抗疫“四部進行曲”,為濱城群眾保駕護航。他説:"曾經的我是一名軍人,為了祖國、為了人民我必須衝;今天的我是一名警察,只要人民群眾需要我,我也必須上!"。 工作中的于勇 工作中的于勇 “ 維穩進行曲”:科學布警,嚴查密控,他深刻詮釋了什麼是忠誠 在巡特警大隊工作期間,他制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按照公安特警五項訓練要求,加強了對隊員在綜合體能、散打、防暴、處突等方面的訓練,在提高單兵作戰能力的同時,又開展了防暴隊形、合成作戰等技戰術訓練,並針對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制定了相應處置預案,組織開展暴恐事件現場處置模擬演練,提高了大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服務進行曲”:親民愛民,大愛無邊,他深刻詮釋了什麼是奉獻 作為一名人民警察,于勇經常把服務群眾,救人于危難銘記心間,常常發揮與群眾接觸面廣的工作特點,及時救助危難群眾,受到群眾廣泛稱讚。 軍人出身的于勇,一頭利落的短髮,目光堅定、身材挺拔。在部隊時,射擊、擒拿、戰術、體能、文化課他樣樣出彩。2008年,他脫下了軍裝,穿上了警服,變換的是崗位,不變的是忠誠。他常説:“當警察就要像在部隊打仗一樣,不怕流血、不怕犧牲,時刻都要衝鋒在前”。 膝蓋的舊傷復發、制服精神病患者行兇時落下的手腕腫痛讓他備受病痛折磨,但他每天和隊員同吃同住同執勤,安檢口內外到處都能見到他忙碌的身影,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他主動上前攙扶,送往站臺;遇到問詢的旅客,他耐心解答,明確引導;遇到受傷的乘車人,他俯下身子換藥、纏繃帶,一絲不茍。隊員們都説:“有隊長給我們作做榜樣,我們一定要把這班崗站好。”我想,這就是一名公安民警的責任與擔當,他用他無窮的人格魅力感染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 一天上午,于勇在旅客候車大廳查控時發現大廳有位乘客正在四處張望神態焦急,于勇立即上前盤查,得知她母親乘坐的車次已經進站,手上拿著重物無法出站臺,十分無助。于勇立即聯繫了站內工作人員,調配兩名警力進站幫助搬運。出站後這名乘客及家屬特意到巡邏車旁找到隊長,表示感謝。 營口東站自2012年開通以來,出行旅客人數與日俱增,目前日平均客流量8000余人次。作為營口市的東大門,從早6點到晚10點,每天迎來送往,旅客絡繹不絕,雖然人數眾多、情況複雜,但車站內外治安秩序井然,廣大旅客出行一路安全通暢,而保障千萬群眾平安出行的背後是于勇同志默默的堅守與付出。 “抗疫進行曲”:疫情不退,我就不退,他深刻詮釋了什麼是堅守 2020年,新年初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爆發,作為邊城派出所所長的于勇主動奔赴轄區抗擊疫情第一線,立足本職,堅守崗位,不畏艱險,並且始終保持對各類違法犯罪高壓嚴打態勢。 疫情期間,邊城派出所接到線索,在轄區內發現有人非法運輸乙醇。他立即聯合食藥偵大隊,兩單位強強聯合,迅速出擊,在他的帶領下,將非法銷售、運輸乙醇嫌疑人高某當場抓獲,有效震懾了在疫情期間心存僥倖心理的不法人員。 在疫情期間,于勇從大年二十九就堅守在崗位中,單位的同事都勸他回家歇一歇:“他説,我是派出所的所長,我們身後承擔著整個邊城鎮百姓的安全。”就這樣,過完春節一個月後,他才抽出一天回家。妻子和孩子整整胖了一圈,而他卻瘦了整整十斤……他每天忙於協助村裏,用大喇叭喊話,他忙於偵破一起起在疫情期間出現的小偷小摸的案件,他白天不能睡,晚上睡不好,他想著老張家的大爺能不能半夜偷偷出來,老李家的大姨是不是又惦記著打牌,老趙家那矛盾還沒緩解,兩人能不能又出來吵架……于勇每天想的都是群眾的事情,他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中,把群眾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做,把老百姓真真正正的放在心間。現在,當於勇走在邊城鎮的田間地頭,大家都會親切的打一聲招呼:“于所長,您又下田地了啊!進屋喝口水,吃碗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