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人民公僕>
三問浙江“正高農民”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7-22  責任編輯:信子維

  新華社杭州7月20日電 題:三問浙江“正高農民”

  新華社記者方問禹、崔力、許舜達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近日公佈職稱評審結果,在該省歷史上首次有4位職業農民評上農業正高級職稱。對於“正高農民”強在哪、職稱有何用、為何給農民評職稱,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職業農民。

  一問:“正高農民”強在哪?

  寧波微萌種業有限公司的百畝育種基地裏,西瓜、番茄等13類果蔬作物的試驗品種超過1000種。這裡培育的“美都”西瓜種子,去年全國推廣種植面積超過65萬畝,帶動1.3萬農戶創造産值近80億元。

  良種得之不易。辭去公職創業8年來,企業總經理薄永明每天上班前,都會先到育種基地轉一圈,“不然一整天心裏都不踏實”。

  因為經營農企,“育、繁、推”一體化興農,這位評上正高級職稱的民企負責人、農業從業者,時刻站在市場前沿經受檢驗,也因此更能驅動農業創新,帶動農民增收。

  貼近市場、貼近田野、貼近農民,讓“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田秀才”頗具生命力,有資格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家教授”。

  從事茶産業40多年來,浙江諸暨綠劍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亞平一直奔走在茶園、工廠、實驗室和銷售一線,可謂茶葉“全産業鏈人才”。因為專業過硬、視野開闊,他成為浙江大學茶學系“功勳講座教授”,而正是評上正高級職稱,讓他能以“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的身份,與教授“平起平坐”。

  身處“中國襪業之都”諸暨,馬亞平還讓茶葉與傳統産業擦出火花,接連推出茶襪子、茶絲巾、茶染布料、茶葉手工面等衍生産品,並著力打造“茶葉夢想小鎮”。這些源自市場、非典型的科研成果,有力驅動農業三産融合百花齊放。

  二問:正高職稱有何用?

  婁建英的職業生涯迄今31年,都是在民營農企搞科研。作為溫州神鹿種業有限公司技術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她主持選育的雜交一代早春甘藍“爭春”“曉春”品種,成為全國主栽品種,近年在浙江、江蘇、四川等地累計推廣種植約55萬畝,帶動農民增收約2.4億元。

  “這是對我能力的肯定,也是給予民企科研工作者的榮耀。”正高級農藝師婁建英坦言,自己對專業技術認可有“情結”,民企農技人員獲得政府部門頒發的正高級職稱,以往想都不敢想。

  “既是肯定,更是鞭策。”在馬亞平看來,“正高農民”更要從引領産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的角度肩負使命,推動技術開發和推廣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事實上,對於農企科研工作者、職業農民的這份肯定,還有著更加廣泛的現實意義。

  記者了解到,因為有更好的科研條件和專業技術發展路徑,農技人才往往熱衷於科研院所,而民營農企則存在“招人難、留人難”現象。民營農企員工也能評專業職稱,主持科研攻關項目,讓一些年輕的農技人才看到職業前景,對企業科研能力提升更有信心了。

  開闢職稱通道,也讓農企更加重視科研體系建設。多位受訪者表示,職稱評審充分考量申請人的産業化成果、技術研究、專利等,這就要求農企相應梳理、搭建技術體系,更加重視科技研發創新。

  三問:為何給農民評職稱?

  政府給職業農民評職稱,出發點是什麼?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表示,與鄉賢、返鄉青年等類似,新型職業農民也是一支新生力量,憑藉興農實績,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這4位職業農民,都是深耕各自領域多年的佼佼者。”浙江省農業農村廳人事處處長吳新民介紹,因係第一年開展農業正高級職稱評審工作,浙江省農業農村廳與浙江省人力社保部門聯合確定評審條件和量化標準,突出政治品德與工作實績,激勵基層一線工作者和農業主體。

  近年來,浙江省農業生産經營主體發展提速,現有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中,已通過職業技能鑒定的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6萬人。

  以職稱改革為支點,可以更好集結三農“生力軍”。2017年,浙江省提出打破戶籍、地域、身份、人事關係等制約,首次放開職業農民參評副高,評審並軌、證書統一,目前已評出154名副高職稱的職業農民。在國家下放農業正高職稱評審許可權後,今年浙江省提出除涉農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人員外,職業農民也可參評正高職稱。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浙江將通過職稱評審向一線傾斜等多種途徑,著力打造引領型、開放式、多元化、可持續的“三農”人才隊伍,為廣大涉農人才在廣闊農村創業創新提供更好環境。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