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模範>
江蘇:踏浪前行 築牢“青春堤壩”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7-22  責任編輯:信子維

 才下高考考場就上防汛戰場,才下“疫線”又上“堤線”……江蘇防汛進入關鍵期,防汛一線處處是踏浪前行的青春身影,他們用實際行動築牢一道道“青春堤壩”。

  時刻待命,汛情就是衝鋒號

  “白蜆湖南岸約100米防洪堤開裂傾斜,隨時可能引起塌方!”7月16日上午,蘇州吳江的“蛟龍”青年突擊隊接到支援請求,9名隊員立刻前往增援。挖土、裝袋、搬運、加固……防洪大堤上,頭戴紅色頭盔、身穿紅黃救生服的突擊隊員們一刻不停連續奮戰兩小時後,險情被及時排除。

  “哪需要我們,我們就出現在哪。”95後隊員顧海峰告訴記者,“蛟龍”青年突擊隊由共青團吳江區委等部門從抗疫志願者中遴選具備水上救援知識和能力的退伍青年組成,平均年齡27歲。7月以來,“蛟龍”青年突擊隊全天候待命,隨時準備奔赴一線開展險情排查、搶險突擊、轉移群眾等工作。“最近我們還在吳江東太湖水面開展水上救援演練,汛情就是我們的衝鋒號。”顧海峰説。

  守護汛期航運,江都水利工程管理處邵仙閘的青年突擊隊時刻處在戰鬥狀態。7月14日下午2點38分,視頻監控畫面突然出現一艘載重噸位1200噸的船舶運作姿態異常,船體行進方向偏移,一旦撞擊閘門,後果不堪設想。青年突擊隊員們第一時間衝向失控船舶,果斷要求船民拋纜繩上岸,並緊急將纜繩在照明燈桿下部係牢,大家合力拉住另一根纜繩,最終控制住了船舶,此時該船舶距離閘門已不到30米。

  在全省各級團組織的組織下,江蘇共有547支防汛救災青年突擊隊、7900多名突擊隊員參與大壩及河道日常巡查、泵站搶修、堤防搶險、人員疏導、物資轉運、道路疏通、電力搶修等救災工作1190余次,切實打造防汛“主心骨”,當好防汛“主力軍”。

  無懼風雨,防汛崗位迎“大考”

  風裏雨裏逆行,防汛崗位迎來“大考”。省泰州引江河管理處結合防汛實際,迅速組建青年突擊隊。7月18日淩晨5點多,青年突擊隊員徐劍斌準時來到江堤上的巡查點,和其他同事一起扛上鐵鍬,投入巡堤查險工作。從堤頂、堤坡到堤腳,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沒過多久,汗水濕透了兩人衣背。

  “巡堤並不是簡單地走一走看一看,要做到眼到、手到、耳到、腳到、工具物料隨人到。堤壩有無管涌險情,泉孔流出來的水是否清澈……這些都大有學問。”經過幾天的巡堤,他們已經是“老水利”了。

  堅守防汛崗位的還有不少“她”身影。1990年出生的張楚楚是引江河管理處泵站管理所的一名技術骨幹,青年突擊隊成立後,她立即報名參加。連日來,張楚楚和其他隊員一起跑現場、搞測量。當問到在江邊迎水坡測量有沒有害怕時,她説:“是有點害怕,怕一不小心就掉長江裏,但是想想我身上還綁著安全繩,想到下一輪大暴雨又要來了,我要完成好自己負責的所有任務,心裏也就沒那麼怕了。”

  在蘇州望亭,消防隊員霍秀鵬在排澇現場度過難忘的26歲生日。7月13日,望亭鎮銀湖村的一處涵洞被淹,從下午2點到晚上10點半,霍秀鵬和隊友們顧不上吃飯,連續奮戰,終於將大部分積水排除。“沒想到排澇會搞到這麼晚”,他更沒想到的是,隊友們在現場為他點上蠟燭、唱起生日歌。“今年的生日過得最有意義、最暖心。”霍秀鵬驕傲地説。

  青春集結,高考生加入防汛一線

  在居民小區來回運沙袋、搬抽水泵,18歲的南京江寧小夥陳權臉上流的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從小區出來後,他又馬不停蹄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巡河。陳權是今年的高考生,9日那天下午大雨滂沱,他在結束考試回家的路上,看見河邊一個藍色集裝箱,上面寫著“下墟社區防汛值守點”。“集裝箱旁,好多穿著紅馬甲的人腳穿雨靴、手拿鐵鍬,冒雨清理河道雜物。”陳權告訴記者,當時心裏一陣感動,立刻決定為防汛做一點事情。10日早上,他就找到下墟社區,成為一名志願者,到彩虹橋下的河道邊負責雜物清理。

  7月1日一放假,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大二女生徐欣就回到家鄉江西省九江市,通過朋友圈關注到江洲鎮政府發出抗洪號召後,徐欣主動報名參加。鏟沙土、裝沙袋、扛沙袋,再將沙袋一個個堆在堤壩上。“一開始還有點喘,後面就越做越有勁。”徐欣自豪滿滿。

  越來越多的青年加入防汛一線,貢獻青春力量,江蘇已組建229支防汛救災青年志願者隊伍,覆蓋志願者8100余人。7月20日,團省委書記室研究決定,向基層劃撥100萬元團費,專項用於基層團組織做好防汛抗災相關工作。團省委向全省各級團組織、團幹部和廣大團員青年發出號召,讓我們風雨同舟、攜手共進、眾志成城、迎難而上,合力構築起戰勝洪魔的“青春堤壩”,為江蘇打贏防汛抗災這場硬仗貢獻青春力量。(楊頻萍 吳瓊 朱益鋒 王昕煒 萬靜)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