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巴拉深處有個“留村碩士”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6-29 責任編輯:信子維 |
新華社成都6月28日電 題:香巴拉深處有個“留村碩士” 新華社記者張海磊 從成都出發,翻過7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地勢開始下降,沿著金沙江支流碩曲河前行就到了東宮村。 端午節期間,駐村幹部扎西才讓也沒閒著,他一大早來到村民扎村家時,扎村正在院裏攪拌玉米和青稞。“明年就要生小豬崽了!”扎村一聲呼喚,豬兒紛紛跑來,撒著歡進食。如今,村裏大部分人養了藏香豬,扎西才讓一圈查看下來,已過中午。 東宮村位於四川省甘孜州鄉城縣香巴拉鎮。藏語中,香巴拉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東宮村指“海螺上的村莊”。但現實中,與絕美的自然風光相伴的往往是閉塞與貧困。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地形崎嶇、交通不暢的位置,且較為分散。村裏無集體産業,村民年每人平均收入曾不足2000元。 2016年,扎西才讓研究生畢業後到自然資源部四川測繪産品品質監督檢驗站工作。2017年10月,他被單位選派到鄉城縣擔任駐村幹部。接到通知時,正是他新婚後的第8天。 本以為自己是藏族又懂藏語,在村裏開展工作會有優勢,哪知,考驗才剛開始。“1991年出生的,會幹啥?”“恐怕是待不久的”……村民們的質疑不斷傳來。 到東宮村第一週,扎西才讓迅速進入角色。他走訪了解到,村民養殖的藏香豬肉質醇香,但因地處偏僻,又缺技術,養殖規模一直不大。 以往,村民習慣在住處的一樓養豬,二樓住人,有很大的衛生安全隱患。扎西才讓爭取到資金後,牽頭給每家每戶在院裏建起單獨的豬圈。硬體有了,怎麼養?從小在城里長大的他不知所措。於是,他三天兩頭往村活動室跑,一遍遍翻查養豬手冊,同時聯繫縣裏技術人員來村裏講解科學養殖技術。 57歲的村民澤仁多則一個人負擔家裏5口人的生計,日子過得緊巴巴。看到藏香豬市場行情不錯,又有到府技術服務,他也放心地搞起了養殖。目前,已經養了30多頭豬的他,成了村裏的養殖大戶。 如今,藏香豬養殖為東宮村戶均年增收1500余元。養殖過程中,村民們但凡遇到問題都會第一時間找扎西才讓。 上學時曾經輔修過教育學的扎西才讓格外關注村裏的教育。經溝通,由他所在的單位出資,在村活動室辦起“雙語課堂”,聘請本地教師為村民講授漢語,並翻譯新聞。“村民剛開始不懂,現在都養成習慣了,一到點就來。”扎西才讓説。 駐村近3年,他穿破了5雙運動鞋。現在,村民不再懷疑扎西才讓的誠意,親切地稱他為“留村碩士”。有一次妻子從成都到鄉城縣看望他,村民澤扎姆聽説後,裝了滿滿一袋子核桃,走了一個多小時路,從村裏背到縣城,想送給他們夫妻倆嘗嘗。“她本身個子不高,那袋核桃比她半個身子還要高。”扎西才讓説,看到這一幕,他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已經脫貧的東宮村換了新顏。2019年,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9135元;村裏即將修建磨坊,並開辦木工培訓班。作為一名黨員,扎西才讓認為,能有幸參與這樣一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是他一生的寶貴財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