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民工號”列車開行之後……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6-28  責任編輯:信子維

  孩子不再輾轉200多公里求學,村民每人平均年收入達7200元

  “民工號”列車開行之後……

  6月21日7時55分,4621次旅客列車再次準時駛出太原火車站,開往呂梁山腹地的蔡家崖站。這趟冠名為“蔡家崖號”的列車在仲夏的朝陽裏,迎來開通兩週年紀念日。常坐這趟列車的老鄉們,習慣性地稱她為“民工號”。

  兩年前,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原有貨運鐵路線全面進行適應性改造,兩對“蔡家崖號”列車首次開進了山西省興縣蔡家崖村,結束了這裡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兩年來,“蔡家崖號”穿行在呂梁山間,為沿線婁煩、嵐縣、臨縣、興縣4個集中連片貧困縣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脫貧助力,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穩得住的幸福。

  10萬護工出呂梁。“呂梁山護工”是呂梁革命老區打造的脫貧品牌。專門培訓護工的興縣斯思職業培訓學校負責人孫志周説,“蔡家崖號”開通前,當地人出門需要先看天氣,一旦有雨雪,山區高速公路就可能封閉,學校就不敢大規模安排護工出去就業。“現在咱們再也不用看天出門了,學員出行也更安全了。”

  利用週末帶著兩個兒子回臨縣娘家的趙娜,從蔡家崖站一上車,就拿出書開始給孩子講故事。兩年前,“蔡家崖號”車票開始預售後,她就迫不及待地搶票。“第一天的沒搶上,一家子坐了第二天的車。”趙娜説,那是倆孩子第一次坐火車。以前回娘家,得坐大巴,每天只有中午一班車,一個人得20元。“有時錯過了,就得花200元打車回去,加上老大還暈車,都不敢多回娘家。”趙娜説,“現在好了,帶倆孩子,火車票13元,連上兩頭公交車也就15元,坐著也舒服,一有時間我就想回娘家。”

  “再不到鄰居家借米借面,再不到武家坡去把菜剜……”一曲晉劇《大登殿》在車廂響起。這是為慶祝開通兩週年,乘務員們組織的文藝表演。帶外孫女回嵐縣的劉金鎖老漢也和著唱腔輕哼著。“火車一通,這兩年到我們這邊旅遊的人可多了。我們這的馬鈴薯、莜面名氣也大了。”劉老漢説。

  列車長牛妍煜介紹,他們在車廂裏擺放沿線旅遊景點、土特産宣傳頁,安排乘務員專題介紹,有效帶動了沿線旅遊業和農特産品銷售。

  蔡家崖晉綏邊區革命紀念館旁邊,2018年投入運營的紅色一條街上,白新勇開的永興酒樓位置顯著。由於受疫情影響,最近就餐的客人並不多,但白新勇卻對未來充滿信心,“我2003年就開小飯館,一直是夫妻店,火車一通,吃飯的遊客一天就有一二百人,後來擴成兩層的酒樓,還雇了5個人。只要疫情一過,肯定會好起來。”興縣駐蔡家崖村第一書記賀建軍介紹説,“蔡家崖號”開行後,村裏每人平均年收入達到了7200元,紅色旅遊成為當地百姓擺脫貧困的重要方式。

  鞏固脫貧成果,教育是“硬核”力量。“蔡家崖號”開通前,山裏的不少孩子輾轉200多公里,到太原、晉中求學。“但路費貴、山路不好走一直是個大難題,老師們想出去學術交流也不方便。”從太原回興縣老家的尹貴多,曾任職興縣教育局,他深深感受到了“蔡家崖號”對教育的影響。“以前興縣建了120所學校,從全國招聘優秀教師,但交通是制約師資力量的一個因素。前年火車一通,很多問題都解決了。”

  牛姝淼是一位在臨縣支教的特崗教師。她的家在太原,以前假日回家、返校,經常得家人開車接送,既操心又辛苦。“這趟車開通後,感覺太原到臨縣的路沒那麼遠了。一路看看書、備備課,很快就到了。”

  “我讀高中在太谷,讀大學在太原。這兩年有火車後,路上最舒服。”剛從山西大學畢業的牛韶瑞説,“以後學弟們上學有福了。”他希望能回興縣工作,建設家鄉,因為他相信家鄉一定會越來越好。

  據蔡家崖站站長張培國介紹,“蔡家崖號”列車開通兩年來,已累計開行2792趟,運輸旅客223萬人次,高峰時期每天到站的遊客有1000多人。兩年來,紅色文化旅遊産業逐步成為興縣經濟的重要增長極,旅遊人數和旅遊收入均保持了18%以上的增幅。(記者 劉建林)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