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山區鄉鎮學校的“逆襲”之路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6-23 責任編輯:信子維 |
一般來説,在山區農村學校,尤其是鄉鎮初中,因硬體設施落後、師資力量薄弱等,人們總是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到城區學校就讀。然而,在同心縣王團中學,這一現象竟然被“倒轉”過來,許多家長和學生拒絕“進城”。 2019年秋季招生,因為王團中學校內已經超過2000人,同心縣決定將王團鎮前紅村、張家灣村的120名初一新生劃撥到縣城內的豫海中學就讀。 “當大家準備迎接新生時,沒想到,等來的卻是一紙蓋了村委會章子的‘聯名信’。”同心縣教育局副局長馬佔銀説,翻看信中內容,家長和孩子們都希望在王團中學讀書,給出的理由非常直接:縣城太遠。 6月16日,記者在前紅村見到學生家長李平時,對之前寫聯名信一事,至今被認為是他這輩子做的一個明智的選擇。“村子距王團中學只有10公里,距縣城中學超過25公里。”張家灣村學生家長買鐵軍不想讓孩子“進城”的理由也很簡單:太遠,不想讓孩子來回奔波。 話雖如此,但兩所學校都是寄宿制學校,家長們為何會有如此“盤算”,王團中學校長王正義給出了解釋。 “別看我們只是一所鄉鎮中學,但我們的升學率和綜合考試成績連續5年都處在全縣前三的位置,特別是化學、思政等單科成績,一直在全縣12所中學中‘領跑’。”王正義自信地説,這些成績的取得,不但穩定了生源,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學校名氣,得到了轄區和周邊百姓的普遍認可。同時,也成為眾多學生拒絕“進城”的真實理由。 鄉鎮中學能夠和縣城中學一爭高下,和同心縣近幾年不斷推行教育均衡化有關。除了教學等硬體設施的逐步完善外,王團中學還通過制定一系列規章制度,破解年輕教師在講臺上“站不穩”的難題,通過實施校內外“1+1”結對幫扶,不斷提升教學的軟實力。 “從實踐來看,要實現教育均衡化,制定好的政策是最重要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在師資配備、財力投入方面的政策。”主管教育的同心縣副縣長楊曉娟説,這些年,同心有意識地把人力、財力向原本基礎比較薄弱的學校傾斜,逐漸實現了均衡發展。 “不要大開發、讓利大教育。”這是同心縣近年來提出的教育攻堅口號。 近年來,同心縣投資30多億元建成佔地1平方公里的教育園區,實現學前教育到職業教育全覆蓋。2015年啟動棚戶區改造以來,同心縣又堅持開發讓位教育,落實教育項目建設用地1001.78畝,其中鄉村173.78畝、城鎮828畝,按照棚戶區改造項目土地掛牌出讓價格計算,僅土地這一塊就讓給教育近11億元。 目前,同心縣學前教育毛入學率85.03%,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100%,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33.58%等,實現了“鞏固-提高-一個都不少”的目標。 利用“網際網路+教育”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同心縣投資580萬元在全縣建立72個線上課堂教室,今年計劃再建設87所學校164個線上課堂,採取“一拖N”的形式由縣城優質學校帶動貧困村學校,幫助貧困村開齊開足課程。 在同心縣第二小學金霞老師的一堂英語課上,她的學生不再是55個,通過“空中課堂”,同時開課的還有下馬關鎮張家樹完全小學的7個孩子、韋州鎮舊莊完全小學的17個孩子。 不僅如此,為開學講好第一節課,同心縣聘任27名縣級領導、12名鄉鎮黨(工)委書記、90名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全縣中小學校、幼兒園名譽校(園)長;為講好歷史課,同心縣的37名退休老幹部擔任起了思想政治輔導員;講好傳承課,同心縣第二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開設起了陶藝綜合實踐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