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美麗中國>
石家莊:打好“生態底色”鞏固脫貧成果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6-16  責任編輯:信子維

  新華社石家莊6月14日電題:石家莊:打好“生態底色”鞏固脫貧成果

  新華社記者陳忠華、閆起磊

  夏日的河北省石家莊市讚皇縣土門鄉鮑家灘村鬱鬱蔥蔥,成方連片的櫻桃樹隨山勢起伏,把村莊圍攏進“綠色海洋”。儘管櫻桃採摘高峰期已過,但62歲的楊保英一點都捨不得休息,每天都像照看孩子一樣,一棵一棵地精心打理自家的35畝櫻桃樹。

  “一畝地平均栽42棵櫻桃樹,一棵樹盛果期能挂果100斤,一斤按20元算,一棵樹的産值就有2000元。”楊保英告訴記者,鮑家灘村家家戶戶都種櫻桃樹,少則三五畝,多則幾十畝,村裏很多人家因此都蓋起了二層樓,買了小汽車。

  楊保英種櫻桃樹已有15個年頭。他説,之前村子周圍都是荒山,刮大風時沙土亂飛。在政府部門整治荒山發展經濟林的政策鼓勵下,鮑家灘村逐漸摸索出種植發展新路子。

  隨著經濟林木越種越多,鮑家灘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綠裝”,曾經風沙四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每年櫻桃成熟,都會有很多遊客前來觀光采摘。

  近年來,讚皇縣把引導櫻桃種植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已輻射7個鄉鎮30多個村,帶動3000余農戶,栽培面積達到1.8萬畝,年産值達2億元。

  不只櫻桃,在讚皇,核桃、大棗等依託當地生態優勢的林果業都已發展成為富農增收産業。全縣經濟林總面積達110萬畝,實現了農村每人平均擁有4畝經濟林、200棵果樹,年每人平均增收超過2400元。用當地老百姓的話説,讚皇是“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山山都是花果山,樹樹都是搖錢樹”。

  實際上,為給長遠發展夯實生態底色,更好鞏固脫貧成果,近年來,讚皇縣打了一場從“靠山吃山”到“靠山養山”的轉型發展硬仗。

  長期以來,讚皇縣由於工業基礎薄弱,加上“七山二灘一分田”的地理條件,形成了“靠山吃山”的傳統發展觀念。20世紀80年代以後,大批小礦山、小煤場、小砂石場“星星點燈,遍地開花”。山體植被因此遭到大量破壞,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威脅到長遠發展。

  2012年以來,讚皇縣陸續清理關閉300多個煤場以及上百家採砂、石材、小煉油等環境不能繼續承載的小散亂污企業。同時,通過實施太行山綠化、“十大果品産業帶”等工程,大做綠色文章,壯大綠色經濟。

  “寧丟生財路,也要斬斷污染源,咬定建設生態強縣的目標,克服財政稅收大幅減少的陣痛,逐漸走出了一條把綠色當底色,把生態當銀行的發展之路。”讚皇縣委書記馮立業説,經過多年堅持,2019年讚皇縣實現“脫貧摘帽”。生態優勢成為當地吸引客商的最大優勢,生態資源成為支撐長遠發展的最好資源。

  讚皇的“綠色轉身”,是石家莊太行山區立足生態優勢,發展生態産業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實現高品質發展的一個縮影。不僅讚皇,井陘、平山、靈壽、行唐等石家莊太行山區縣,也都把打好生態底色作為支撐長遠發展的重中之重。

  革命老區平山縣打出“紅”“綠”兩張牌,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千年古縣井陘淘汰落後産能,逐漸關停以犧牲環境、消耗資源為代價的礦山和煤炭加工企業。同時,鼓勵企業轉型,扶持造林綠化,發展生態産業,不斷取得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豐收。

  “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脫貧才能長效,發展後勁才能更足。”石家莊市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説,得益於不斷增強的生態底色,石家莊太行山區鞏固脫貧成果,加快鄉村振興的底氣越來越足,發展勢頭越來越好。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