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社會責任>
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北大倉”裏話小康之四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6-15  責任編輯:信子維

  新華社哈爾濱6月14日電(記者王春雨、楊喆、楊思琪)當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照進中國“東極”——黑龍江省撫遠市,在一處種植基地裏,4200多畝蔓越莓正迎著陽光生長,再過3個多月,就將收穫紅色的果實。

  “乾淨的空氣、水、土壤,這些是選擇在撫遠種植的理由。”撫遠紅海植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峰指著成片的蔓越莓植株説。

(熱點鮮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1)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北大倉”裏話小康之四


  6月14日拍攝的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村前的烏蘇裏江(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來撫遠之前,李峰和團隊在全國多地考察試種。“有的地方開花不結果,有的根本不生長,蔓越莓這麼‘嬌氣’,還是被撫遠的生態環境‘折服’。”李峰説。

  這項投資1.2億元的産業“落戶”撫遠後,寒蔥溝鎮良種場村建檔立卡戶任秀英成了受益者之一。

  “身體不太好,重活幹不了,在蔓越莓基地整理秧苗,賺了將近7000元。”任秀英説。

  作為撫遠市脫貧攻堅共用産業之一,利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蔓越莓産業帶動撫遠102戶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3000元。

(熱點鮮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2)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北大倉”裏話小康之四

  6月14日拍攝的黑龍江省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為守住這片“凈土”,撫遠市實施了“山水林田湖草”項目,嚴格劃定生態紅線,退耕還濕200公頃。

  走進位於撫遠市的黑瞎子島,隨處可聽見悅耳的鳥鳴聲。近年來,黑瞎子島新建了1萬平方米蒼鷺保護區,鳥巢由原來的不足30個增加到200多個,島上鳥類由173種增加到225種。

  過去撫遠很多人以打魚為生,如今撫遠市嚴格實行春秋兩季禁漁期管理,漁船數量由最多時的780艘減少至287艘。

  撫遠市還加強對鱘鰉魚和大馬哈魚的保護繁育,建立鱘鰉魚保護基地,累計增殖放流大馬哈魚苗500多萬尾、鱘鰉魚苗100多萬尾。

(熱點鮮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3)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北大倉”裏話小康之四

  6月14日,在黑龍江省撫遠紅海植業有限公司蔓越莓種植基地內,工作人員在除草(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減少了捕魚數量,漁獵文化成為增收新産業。“魚皮工藝品很受歡迎,能幫很多人脫貧。”撫遠市赫哲族魚皮技藝傳承人王桂榮的工作室裏擺滿了各類魚皮畫、擺件等魚皮工藝品,其中很多是她的學徒製作的。

  撫遠市鴨南鄉鴨南村脫貧戶李春喜是王桂榮的“得意門生”。“小作品能賣幾十元,好的能賣上百元。”李春喜説,他這陣子又參加了當地的魚皮畫製作培訓班,進一步提高水準。

  守住了生態,撫遠的小康路走得更踏實。在撫遠市烏蘇鎮抓吉赫哲族村,“漁家樂”遍佈全村,“烏蘇裏船歌風光帶”下的民俗旅遊近年搞得紅紅火火。村子還建設了建築面積6240平方米的赫哲民族風情村,創辦了“黑龍江省烏蘇赫哲民俗技藝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赫哲人“轉産上岸”。

  “我們正在努力打好‘華夏東極’‘淡水魚都’等四張旅遊名片,打造一批特色旅遊品牌,讓生態的‘綠水青山’變成奔向小康的‘金山銀山’。”撫遠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董平説。

(熱點鮮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4)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北大倉”裏話小康之四

  6月14日,在黑龍江省撫遠紅海植業有限公司蔓越莓種植基地內,工作人員在除草。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熱點鮮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5)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北大倉”裏話小康之四

  6月14日,在黑龍江省撫遠紅海植業有限公司蔓越莓種植基地內,工作人員在除草。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熱點鮮報·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圖文互動)(6)祖國大陸的第一縷陽光——“北大倉”裏話小康之四

  6月14日,撫遠紅海植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峰在蔓越莓種植基地檢查除草情況。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