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組織>
“三夏”時節探訪雜交小麥試驗田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6-12  責任編輯:信子維

 新華社太原6月12日電(記者王飛航)眼下正是“三夏”農忙時節,麥浪翻滾糧歸倉,各地的農戶都在忙著搶收。而在山西省運城市的一塊麥田裏,工作人員正在使用小麥單行收穫機有條不紊地收割小麥;在地頭,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則小心翼翼地把收穫的小麥進行脫粒、稱重並記錄下來……這是記者近日在山西省運城市雜交小麥創新基地試驗田內看到的情景。

  在世界三大主糧中,小麥是唯一還沒有突破雜交品種大面積應用和産業化的主糧。20世紀中葉以來,世界各小麥生産國都大規模地開展雜交小麥的科研攻關。但小麥是一種特殊的6倍體植物,其遺傳機理非常複雜,故研究的難度極大,至今沒有順利實現大面積推廣。

  研製雜交小麥的關鍵環節是要有合適的雄性不育係母本。運城市藍紅雜交小麥研究中心主任馮樹英及其科研團隊歷經40多年自主創新,成功育成世界獨特的“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這一成果2010年獲國家發明專利,2011年被授予植物新品種保護權。

  2013年5月16日,以袁隆平為組長的專家組來到運城雜交小麥創新基地現場評議。專家組認為,該研究突破傳統方法,育成既能保持不育又能很好恢復育性的“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成功破解了雜交小麥的世界難題。

  “‘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研製成功,實現了三係雜交小麥研究關鍵環節的突破,獲得專利之後,我們反覆試驗,不斷改進,到今年第二代‘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的創制工作圓滿完成,相比第一代,第二代‘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的雜種優勢更強,恢復性更好。”馮樹英説。

  “你看,第二代‘F型小麥雄性不育係’繁育的小麥植株葉形直立向上,能夠實現更好的光合作用,此外第二代的結實率更高。”馮樹英指著一處麥田説。

  截至目前,F型三係雜交小麥研究與應用項目已經通過了科技部驗收,標誌著F型三係雜交小麥科技攻關主要環節已經完成。

  馮樹英錶示,下一步將大規模開展強優勢小麥雜交種選育和測定,力爭儘快選育出適合不同生態區種植的高産、優質、高抗的雜交小麥新品種,實現三係雜交小麥的大面積推廣。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