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模範>
余梅:當好防控防疫最後一公里的“守門人”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5-18  責任編輯:信子維

  社區處於防控防疫的最前沿,也是“最後一公里”,社區防控不可失守。余梅,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疫情期間,余梅發揮黨員帶頭作用,將工作做在細處,讓居民更安心、更踏實。

  “用心用情為民服務,盡心盡力履職盡責,做好群眾的代言人,不負信任和重托是我內心深處一直恪守不變的信條。”余梅説。

     疫情期間,余梅和民警正在梨樹園小區卡口值班。龔捷 攝

  “工作做細才能讓居民安心踏實”

  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是一個有著20多年曆史的老舊小區,有2357戶住戶,常住人口6000余人。

  疫情發生後,從2月5日開始,梨樹園社區就開始了封閉式管理,問題也隨之而來。梨樹園社區是敞開式管理的小區,有8個出入口,怎樣在最短的時間內落實到位?怎樣讓居民適應封閉式管理?

  “把工作做得更細一點,就能讓居民更安心一點兒,更踏實一點兒。”余梅説。

  余梅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和應急小分隊,組織社區黨員群眾、街道挂點幹部、巾幗志願者、樓棟長、網格員、醫務志願者、駐地片警等人員,入網格、入商鋪、入樓棟,深入開展宣傳、排查、登記、消毒等相關工作。

  梨樹園社區有6個花苑,余梅將其分成5個網格,每個網格組建一個微信群。余梅説,這5個網格微信群發揮了大作用,除了微信群,余梅還帶領小分隊成員通過小喇叭、顯示屏、宣傳單等載體宣傳防疫知識,做到居民宣傳全覆蓋。

  疫情防控期間,有一件小事讓余梅很感慨。

  那是小區封閉首日,要將7個出口封閉起來,工作量很大。余梅試著在微信群裏徵集志願者,沒想到社區居民積極響應,一天之內就將7個出口全部封閉。

  “我當時很感動,這説明疫情讓我們大家的心凝聚在了一起,也説明我們前期的宣傳工作做到了位。”余梅説道。

  梨樹園社區黨委下設兩個黨支部,共有115名黨員。疫情期間,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黨員的帶領下,不少居民自願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正如余梅所説,卡口5名值守人員中,2名就是小區居民志願者。

  疫情突如其來,余梅坦言,所有工作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工作也越做越細。

  余梅將小分隊分班分類分工,有心理疏導組、疫情卡點24小時輪值組、為慢性病人和特殊人群配送藥品和日常用品組等,並主動幫助困難居民採購、配送生活必需品,為高齡慢性病老人聯繫醫療服務,配藥送藥。

  梨樹園社區有89個樓棟,平時步行巡查完需要1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余梅逼著自己克服心理緊張情緒,用了一刻鐘就學會騎電動車。余梅笑言,這就是疫情防控加速度。

  疫情防控需要24小時值班,大家有時候吃不上一口熱乎飯,一些居民將饅頭、米飯等吃的送到值班室。“我感覺大家融入在了一起,我們的工作沒白做,我們的付出很值得。”余梅説。

  隨著復工復産複學,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余梅坦言,還需要不斷地緊螺絲,讓大家有一個防控常態化的意識。

   疫情防控期間,余梅為轄區95歲孤老潘奶奶理髮。龔捷 攝

  “讓居民打開家門參與社區治理”

  事實上,不僅僅是在疫情防控中,在社區千頭萬緒的工作中,余梅也始終堅持以“黨建+”統攬社區各項工作。

  怎麼樣讓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一直是余梅思考的問題。

  余梅依託社區黨組織,吸收聯創共建單位黨組織成員和社會愛心公益團體志願者組成了“余梅工作室”、“四會議事連心小分隊”等平臺,直面群眾矛盾和難點問題。

  梨樹園社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比較落後,每到夏天用電高峰期經常停電。社區共建單位當地電力公司決定為社區增設兩台變壓器,可位置放在哪?居民意見無法統一。

  社區牽頭,居民代表和供電公司共同參與,大家一起商量,幾經週折,終於選好了位置,解決了夏天停電這個大問題。為此,居民代表還自發為供電公司送去了一面錦旗。

  “社區起到一個橋梁作用,一頭連著居民,一頭連著共建單位,大家一起協作,互通有無。不僅增加了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也讓共建單位的服務更加有的放矢。”余梅説。

  以共建的形式整合轄區單位資源,推進社區黨建向區域化黨建轉變。這些平臺先後解決梨樹園社區涉及居民用電、用水、用氣等17項“老大難”問題,以及170多件居民身邊的民生問題。

  關起門來是一個小家,打開門就是一個大家。“讓更多的居民打開家門,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鄰里相攜,鄰里相幫,達到社區共建、共治、共用。”余梅説。

  為進一步提升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和幸福感,梨樹園社區還將黨建共同體提升擴容,整合轄區周邊各類黨組織優勢資源,共用開放梨樹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轄區黨政機關場所平臺,面向各類群體,打造共建、共治、共用的“大社區”治理格局。

  現如今,梨樹園社區博物館、德馨園瓷文化+廉政文化主題教育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城市文化會客廳等平臺已經建成,梨樹園社區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社區。

  “黨建共同體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做到民有所需我有所應,居民受益,心裏溫暖發自內心的認可,我們的辛苦付出也更有意義。”余梅説。

  “做好社區應急管理是當務之急”

  今年的全國兩會,余梅打算提交一份《關於制訂〈社區應急管理條例〉的緊急建議》,規範解決物業管理與社區服務保障之間存在的共性問題,這也源於她在疫情期間的所思所想所悟。

  2015年,余梅剛到梨樹園社區工作的時候,發現當時的業主委員會不能廣泛代表全體居民的利益,弊端頻現,很多居民關心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解決。

  於是,余梅決定改選業委會,卻沒想到遭遇到了物業公司的強烈反對。“他們當時説我把水攪渾了,什麼事都要管,但是在涉及居民利益面前,我不能退縮。”余梅回憶道。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業委會改選成功,各項工作也步入正軌,原來反對她的物業公司也對她交口稱讚。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改選之前,居民對物業服務不滿意,物業公司只能收到15%住戶的物業費;改選之後,各項工作理順了,居民滿意了,物業公司物業費收取率提高到了80%以上。

  在社區和小區物業公司聯合戰“疫”之時,余梅也發現了社區和物業在應急情況下協作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比如,疫情期間小區需要封閉管理,但僅依靠社區工作人員難以應對,必須聯合小區物業才可能做到感染篩查全覆蓋、隔離措施不遺漏。

  “毫無疑問,緊急情況下的社區工作的保障服務與應急管理相結合,走一條新時代的應急管理服務模式是當務之急。”余梅説。

  余梅表示:“社區應急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將各行各業的經驗總結出來,使之應用到社區應急管理當中則是有益無害的。各方面專家可以坐在一起共同商議相關機制建設的具體規範,相關應急管理條例出臺後,就是管用、好用、常用。”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