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關注民生>
鄉村媽媽的“脫貧畫筆”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5-11  責任編輯:信子維

  張海晶在工作室內打包一件繪畫作品,準備郵寄給客戶(5月7日攝)。

  從女兒出生之日至今,每隔一段時間,張海晶就會為女兒畫上一幅畫,記錄下她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張海晶學畫畫是“半路出家”的。今年30歲的張海晶從小在浙江麗水長大,2008年,她在陽臺收衣服時不幸從六樓跌落,雖然生命得以挽救,她卻從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只能與輪椅為伴。 突如其來的打擊讓張海晶情緒低沉了一年多。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海晶接觸到繪畫併為之著迷。她每天都坐著輪椅去學畫畫,也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們的鼓勵下,張海晶逐漸從痛苦中走了出來。 “那時候我真的迷上了畫畫,有些無法用言語述説的傷痛,卻可以在安靜的繪畫過程中得以平復。”張海晶説。 2014年,張海晶在浙江紹興認識了但譽超。但譽超也是一名殘疾人,從小沒有了右手。或許是有著相似的經歷,兩人有著很多共同語言,很快便墜入愛河。次年,張海晶跟隨但譽超回到了位於江西省都昌縣大港鎮的老家,成為一名“外來媳婦”。 由於夫婦二人身體殘疾加上家中老人身體孱弱,2016年,夫婦二人被當地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改善生活,張海晶利用繪畫特長,出售自己的作品以增加家庭收入。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張海晶在鎮上創辦了美術工作室,在指導當地的留守兒童學習繪畫的同時,創作繪畫作品在網上銷售。丈夫但譽超在政府幫扶下也有了自己的工作。2018年,張海晶一家脫貧摘帽。 “我希望利用我的專長,普及農村美術教育,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學到一些繪畫知識,為他們打開一扇繪畫世界的大門,讓他們的生活多一種可能。”張海晶説。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這是張海晶畫筆記錄下的女兒成長歷程的拼版照片(翻拍于5月7日)。新華社記者 張浩波 攝

  張海晶在畫室幫助一名學生修改習作(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浩波 攝

 張海晶在畫室繪製作品(5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浩波 攝

 女兒在張海晶的工作室內盪鞦千。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在工作室內教女兒繪畫(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和女兒在自己的畫室合影(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和女兒在家門口玩耍,身後的墻繪均由張海晶繪製(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和女兒在家附近寫生(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在家門前,女兒但硯文給張海晶梳頭(5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在家中給女兒講睡前故事(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在工作室內喂女兒吃水果(5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在家裏準備午餐(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女兒睡著後,張海晶在工作室繼續畫畫(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和女兒在院子裏喂雞(5月7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張海晶和女兒走在鄉鎮的小路上(5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