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模範>
水往高處“流”——“80後”企業家陸明偉“送水”上山記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5-08  責任編輯:信子維

  新華社昆明5月6日電(記者鄭夢雨)身著T恤牛仔褲,腳踩一雙登山鞋,從雲南臨滄返回昆明的路上,車程8小時,39歲的陸明偉睡著了。剛剛結束在貧困山區一週的實地考察,陸明偉打算到昆明稍做休整。

  “地處一面坡,山高石頭多。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雲貴高原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保水能力較差,當地百姓眼看著河水在山腳下流過,卻用不上,缺水成了當地百姓貧窮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結構性缺水”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脫貧致富的瓶頸。

  自2016年起,陸明偉的科技扶貧項目走進雲貴山區,為突破這一瓶頸帶來了希望——不用電、不用油,運用自然能提水技術,將安全、清潔的生産生活用水送入千家萬戶。

  大學期間,陸明偉在海外網站看到一段視頻,其中演示的裝置利用微小的水流落差,通過壓力轉換,將水送到高處。“這個裝置遵守能量守恒定律,將具備一定落差的水流作為動力,把水壓到百米以上。”

  “如果能將水送上山,就能滋潤無數大山裏的村莊,讓鄉親們不再望水興嘆,農田和果園告別乾涸。”陸明偉如是想著,創業想法由此萌生。

  家在上海的陸明偉,在浙江紹興創辦了一家能源科技工廠。這裡也成了他研發若干項目的起點。

  項目落地點大都是較為偏遠、條件艱苦的貧困地區,山路難行,沒有便道,少有人至,通訊條件差,有時還要蹚水、攀岩,項目的考察和建設,需要克服重重困難。

  陸明偉忘不了2018年9月在雲南省紅河州彌勒市東山鎮的經歷,項目施工點垂直高度927米,管道長度9.8公里,距離鄉鎮40余公里。那段時間,項目地一直下雨,兩台設備調試期需72小時不間斷運作,每隔5分鐘記錄一次數據。在山區“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他們就用蓄電照明燈,一邊打傘一邊調試,粘著紅土的鞋子有十幾斤重。

  半年多時間,團隊4人“灌滿”了東山鎮山頂1.5萬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水盤活了溝渠,管道拉到家家戶戶實現自流。7700多戶村民吃水不愁了,當地千畝作物也得到了灌溉。

  陸明偉説,過去3年中,已建設完成32個提水項目,有效解決了8.2萬人的飲水問題和近8萬畝農田的生産問題。目前,團隊正在建設的項目還有28個。

  “祖祖輩輩靠步行幾十里山路背水度過旱季的山裏人,如今擰開龍頭就能用上清潔水,農田也滋潤了,當地脫貧應當指日可待了。”望著山頂的高位水池,陸明偉興奮地説。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