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模範>
【微紀錄·雲南故事】富村青年鬥貧記:90後帶3000留守婦女“指尖致富”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4-29  責任編輯:信子維

  農家姑娘侯佑林返鄉創業,發展刺繡和手工藝品代加工,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3月25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新華網昆明4月28日電(念新洪、羅春明、趙普凡)富村鎮地處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過去的富村鎮,雖然名中帶“富”,實則名不副實,“山高坡陡石旮旯,苞谷洋芋苦蕎粑”,曾是全縣乃至全市脫貧攻堅一塊難啃的“硬骨頭”。

  2018年,富村鎮實現20個貧困村出列,3830戶17605名貧困人口脫貧。在這場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中,富村鎮裏出了不少“富村人”——帶領3000多名婦女“指尖致富”的侯佑林,就是其中一個。本期雲南故事,我們走進這位90後農家姑娘的“扶貧車間”,解碼富村鎮裏的“富村經”。

  遠赴義烏,自降薪水只為學本領

  侯佑林的21個扶貧車間紮根各村委會,帶領家鄉3000多名留守婦女“家門口”就業(3月25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富村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圓夢佳園”,有一處人氣特別旺的地方——愛心手工作坊。不到100平方米的大通間,幾乎每天都“門庭若市”,附近的留守婦女們絡繹不絕地來到這裡,學習刺繡、串珠等工藝,學會後將原材料免費帶回家,邊顧家邊製作,完工了再交回來,領取相應的報酬。

  手工作坊裏飛針走線的“繡娘”,年齡小的二十幾歲,年齡大的已過花甲。無論年齡大小,一旦遇到問題,她們都會立馬諮詢“小侯”——今年26歲的侯佑林。事實上,小侯不僅是技術師傅,也是手工作坊的“老闆”,更是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

  這樣一個年輕的農家姑娘,是如何學得一門精巧的手藝?又是如何念起了“富村經”?

  “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家庭條件很差,但骨子裏有不服輸的精神,不甘願一輩子都當貧困戶!”喜歡“折騰”的侯佑林,曾開過網店、彩票店,幾年下來也賺了一些錢。2015年,憑著一股闖勁,侯佑林又獨自去了浙江義烏。

  在義烏,侯佑林順利地進了一家手工藝品加工廠,老闆看她有經驗又肯吃苦,開了4000塊的工資。出乎意料的是,侯佑林主動提出降薪,“我説每個月只要2500塊,但請她談業務、做培訓的時候都帶上我。”

  就這樣,侯佑林一邊在廠裏學技術,一邊跟著老闆學行銷和管理。半年後,侯佑林覺得時機成熟了,想要回鄉創業。“我們老闆都驚呆了,覺得我簡直是異想天開!但我覺得老家留守婦女多,這個項目很適合,而且我想成為致富帶頭人,幫助更多貧困戶脫貧!”

  經過反覆“遊説”,老闆被這個有闖勁、有魄力的農村姑娘打動了,給了一筆代加工的小訂單,讓她帶回富村鎮試試。

  返鄉創業,遭遇“10萬”打擊也不放棄

  侯佑林在指導留守老人製作鞋墊刺繡(3月25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回到富村鎮的侯佑林信心滿滿地開始了創業,然而等待她的,卻是失敗和虧本。

  按照訂單量,侯佑林開始在村裏招工,好不容易招到了5個人,卻因為培訓不夠嚴格,成品屢次被廠家打回重做,“連續做了5批貨都是劣品,所有的材料費、運費都要我自己承擔,廠家也漸漸對我失去了信任。”

  創業“第一單”,侯佑林不但沒賺到錢,還虧了十幾萬。“那段時間壓力特別大,村裏人都勸我別折騰了,回家好好帶孩子吧!”

  不服輸的侯佑林,一面虛心請教以前的老闆,請她在技術上進行指導;一面在培訓和管理上下功夫,“除了現場培訓,我還把線上培訓做起來,效率提高了很多。還有就是嚴格管理,以前做一份工就開一份錢,現在不合格産品在我這一關就直接打回去重做。”

  終於,第6批産品做下來,劣品幾乎沒有了,重新挽回了廠家的信任,員工的信心也樹立了起來。

  此後,侯佑林逐步理順了經營思路,“指尖生意”越做越大,目前已經和7個廠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代加工的産品涵蓋立體串珠、鑽石畫、十字繡、鞋墊等多個品類。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侯佑林在富村鎮的21個行政村均建立起了“扶貧車間”,平均每月為當地增收100多萬元,員工數量達3000余人,其中包括1000余名建檔立卡戶。

  帶頭致富,助3000余留守婦女“家門口”就業

  侯佑林希望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努力奮鬥,讓家鄉富村鎮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村”(拼版照片)(3月25日攝)。(新華網 趙普凡 攝)

  “有了這個手工作坊,我們寶媽在家門口就能就業,賺錢帶娃兩不誤。”“年齡大了出不去打工,一天繡兩雙鞋墊,交到小侯這裡就有50塊的工錢。”“跟著小侯幹了兩年多,掙了有五六萬吧,家庭地位都提高了……”

  在富村鎮,説起侯佑林和她的“扶貧車間”,留守婦女們交口稱讚。事實上,作為致富帶頭人,侯佑林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還支援有志氣、有能力的留守婦女自主創業。

  在鎮上開有一家十字繡、牌匾專營店的黃桂娣,就是其中一個。剛跟著侯佑林做刺繡的時候,黃桂娣家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住的是泥巴墻的房子,擋不了風遮不住雨,連買張床都買不起,只能睡人家丟掉的沙發。”而現在,黃桂娣和丈夫經營的店舖,平均每個月就有兩三萬的毛收入,遇到鎮上辦喜事多的時候,一個月的毛收入甚至能達10多萬。“特別感謝小侯,如果不是她的幫助和鼓勵,我根本走不到這一步。”

  記者採訪當天,“圓夢佳園”的愛心手工作坊又迎來了一批新“學員”,她們或仔細地聽侯佑林講解,或專注地上手試做,明媚的陽光照進扶貧車間,照在每一張渴望增收致富的臉上……“不等、不靠、不要,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出來,那才叫幸福。”侯佑林説,要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努力奮鬥,讓家鄉富村鎮成為名副其實的“富村”。

  侯佑林的創業故事還在繼續,富村鎮的致富故事也還在繼續。(完)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