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生“接力”守護國門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3-31 責任編輯:信子維 |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大學生志願者團隊在新國展防控一線。北京科技大學供圖 “我從小在北京長大,有這樣難得的為北京作貢獻的機會,北京孩子義不容辭。” 北京科技大學2019級研究生劉晴,是該校文法學院研究生會主席。3月15日,學校詢問她是否願意參加順義新國展志願服務工作,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據了解,為做好外籍人士返京疫情防控工作,北京科技大學迅速成立青年突擊隊,派出兩名青年教師和28名青年學生共30名志願者奔赴新國展防控一線。劉晴就是其中之一。 “2003年非典時,我還是一個二年級的小學生,每天聽媽媽不斷叮囑著‘不能出門’。小小的我意識到外面很危險,更知道有很多人正身處危險之中用生命保衛著我的安全和健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來襲,打亂了我們正常生活的步伐。回想起17年前的‘白衣天使’,我抓住這次新國展志願服務的機會,希望為防疫工作獻出一己之力,為首都家園築牢安全防線。”劉晴説。 據了解,從3月22日開始,北京科技大學30名志願者開始守護國門。到崗兩天,他們就服務了來自13個國家的61位旅客,每天的工作包括及時更新各省市每日入境人員數量;記錄蒐集每人工作情況,記錄工作筆記;協助民航局、國航、首都機場等單位溝通,協調處理各駐京辦接運工作中的問題;建立相關單位聯繫表;核對出境人員與實際登記人員的資訊,等等。 “親身體驗過穿防護服的感覺,才能真的理解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志願者李想表示。她第一次穿防護服時,慌慌張張的:皮筋太松,導致頭罩沒辦法全部罩住頭髮;手套也很大,拿東西穿衣服都要用一隻手拽著另一隻手的手套才可以;穿著鞋套走起路來,更是沙沙地響。而戴上眼罩後,耳朵聽力都不好使了。 “從3月23日開始,我就在總服務台的物資分發處工作了,工作內容説起來挺簡單的,統計物資數量,分發物資。實際操作起來,我發現這項工作需要做到有邏輯有條理,物資怎麼擺放更方便拿,各省份所需物資數量怎麼記錄更清晰明瞭,分揀各項防護裝備的時候哪個順序哪種方式的效率更高,每一個細節都蘊含著大學問。”李想説。 3月25日淩晨1點,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的孫慧琪坐在回駐地的車上,剛剛結束當天晚班的工作。 “以前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對我來説可能僅僅是一個數字,因為我知道我只要不出門就很安全,但當真正來到抗疫一線,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什麼是‘防疫無國界,事關你我他’。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可能就是明天的確診患者,做好防護工作真的無比重要。疫情面前,人人平等,抗疫之戰的勝利離不開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孫慧琪説。 “在我們值班的地方,我還發現了前一所志願學校北二外留下的便利貼紙,上面畫了一個冠狀病毒,旁邊寫著‘交給你啦!to北科’,我頓時感覺到這是一個有溫度的戰場,雖然我們在做隔離病毒的事情,但並不隔離愛,我們一定會圓滿完成此次任務。”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的魏博聞説。 3月23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九次新聞發佈會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表示,3月9日晚,在接到北京市關於選派志願者的工作任務後,學校迅速組建防疫語言志願服務工作專班,兩小時內就組成了包括英語、日語、南韓語3個語種、覆蓋9個學院的30名學生志願者隊伍。 3月10日,北二外多語種翻譯志願者在順義新國展集散點正式上崗。據了解,這支隊伍中男生10人、女生20人,平均年齡21歲,全部都是95後,其中00後8人,大二、大三年級學生佔到77%。截至3月23日,北二外志願服務隊累計服務時長2703小時,共為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438名外籍旅客提供了多語種翻譯。 回想起那段經歷,北二外英語學院的林佳穎至今仍感到十分驕傲。“我是3月15日上崗的,在國展工作了一週的時間,如今和大家在昌平集中休整。”林佳穎表示,因為家在北京順義,她一接到學校的通知就報名了。“剛上崗的時候自己感到有些慌張和不熟悉,也會擔心自己的防護措施是否完善,但隨著自己對工作內容的漸漸熟悉,這些擔憂也就消失了”。 “看到招募資訊的時候,我有點猶豫。不是因為害怕,是擔心自己翻譯水準不夠,耽誤工作進度。諮詢了輔導員和專業老師的意見後,他們都相信我能行。”北二外韓語專業本科生臺曉童説。 “參與本次防疫多語種翻譯的志願者同學全部為黨團員,政治素質過硬,且其中大部分有學生幹部經歷,大局意識強、責任心強。同時,我們的學生專業功底紮實,能夠出色地完成翻譯任務。”北二外帶隊教師劉睿基説,“同學們的反應速度、行動力是非常高的,從報名、線上崗前培訓,到集結隊伍、正式上崗,中間不超過16小時,我們都説這就是‘二外速度’。” 和第一批志願團隊一樣,北京科技大學的志願者們接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接力棒”後,會在新國展進行為期兩周的志願工作。兩周的志願服務期滿後,將會有第三批大學生志願者繼續這場守護國門的“接力”。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