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聚焦公益>
凝心聚力戰疫情——一批充滿正能量的文藝作品正在涌現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2-20  責任編輯:信子維

  音樂、曲藝類作品由於相對“短平快”的特徵,成為目前疫情防控宣傳的主要舞臺藝術類型。

  在這次防疫主題文藝宣傳中,網路媒介顯現出巨大潛力,不僅表現在傳播方面,在組織生産層面也富有成效。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藝術家們創作出一批充滿正能量的文藝作品,為這場全民防疫之戰敲響激越的鼓點,凝心聚力。

  反應迅速 音樂、曲藝類作品為主力

  不同舞臺藝術有不同的創作規律和創作週期,音樂、曲藝類作品由於相對“短平快”的特徵,成為目前此次疫情防控宣傳的主要舞臺藝術類型。

  中國音樂家協會開展“全國優秀‘戰疫’公益歌曲展播”活動,在學習強國上開闢專欄,至今已推送《拿出勇氣》《我們手拉手》《生命之歌》等歌曲154首。協會所屬刊物《人民音樂》《詞刊》《音樂創作》等也對收集甄選出的優秀歌曲進行了集中刊發。各地文聯發起創作或徵集的歌曲更是數量繁多,有些地區僅一個省就徵集到上百首,其中的優秀作品已被人們廣為傳唱。曲藝被稱為“輕騎兵”,疫情出現後,中國曲藝家協會第一時間開展“抗擊疫情曲藝在行動”活動,號召廣大曲藝工作者創作、表演、傳播相關題材作品。知名曲藝家紛紛帶頭響應,姜昆創作表演詩朗誦《英雄》《我在你們面前淚崩》,馮鞏表演天津快板《齊心協力打贏防疫阻擊戰》,劉蘭芳推出評書《鐘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翁仁康創作表演蓮花落《齊心渡難關》……全國各地的曲藝愛好者也積極響應。據統計,截至2月上旬,曲藝界就已創作曲藝作品500余個,涵蓋了相聲、快板、評書、鼓書、琴書、數來寶、二人轉等30多個曲種。

  還有不少作品靈活利用了戲曲藝術形式進行宣傳。有的選擇老百姓熟悉的戲曲段落重新填詞演繹,更多作品是新編戲歌,比如由京劇、崑曲、越劇、錫劇、揚劇5大劇種6位戲曲名家參與錄製的《冰融雪消又一春》,粵劇戲歌《生命花開》,五音戲戲歌《最美逆行者》等。此外,也有一些舞蹈作品,如《洗手舞》《武漢加油》及少兒舞蹈《春節待在家》等。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相關主題也會在一些綜合性更強的藝術形式中得到呈現。

  內容豐富 以小切口、身邊事寫出真情實感

  在內容上,這些作品或謳歌疫情防控一線的英雄,或科普防疫知識,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中,音樂作品長于抒情,因此讚頌一線醫護人員及解放軍戰士、民警、工程人員等奉獻者的歌曲在作品中佔比較高,如《愛是橋梁》《等你回家》《生命線上的守護者》《沒敢告訴媽媽》……而進行防疫知識普及則是語言類作品的優勢,無論是宣傳某個具體措施的快板《洗手繞密碼》、岔曲《讚口罩》、京韻大鼓《在家呆著好》,還是指導生活方式的曲藝説唱《雨過天晴》《勸告》,都通過藝術化的生動表達,讓防疫常識深入人心。這些作品還提出“我的家鄉我守衛”“管好小家不添亂”這樣的倡議。

  主題性創作由於時間緊、數量大,容易出現內容重復、形式套路、流於煽情等現象,這就需要創作者找小切口、講身邊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此次疫情防控主題創作中涌現出的優秀作品,創作經驗正是如此。

  快板書演員李少傑創作的《抗擊病毒做防範》,以《我在武漢》為代表的遍佈全國各地的方言説唱,語言通俗接地氣,很適合在基層尤其是農村地區傳播。金岩、馬春然等演員根據新聞“好心市民給醫務人員送飯”改編而成的快板書小段,樸實中更顯真摯。有些作品與當下流行的審美趣味、方言段子相結合,達到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如“中國評劇院”微信公眾號發佈的快板《戰“疫”必勝》中有一句“除了家裏迴圈遊,學習唱段解憂愁”,而“家裏迴圈遊”正是人們對隔離生活的自我寫照,是近期最火的網路流行語之一。由於疫情,“不服周”這一武漢方言也廣為人知,湖北大鼓《不服周的武漢人》把這個詞直接放入標題,令人印象深刻。

  依託網路 創作、傳播全面轉向“屏對屏”

  值得關注的是,上述作品和活動,從創作到傳播都高度依託網路平臺,以“現場性”為特色的舞臺藝術在這個特殊時期全面轉向“屏對屏”。

  幾乎所有作品都是藝術家們在家錄音、錄影,再進行合成製作。中國文聯等單位組織的抗疫主題MV《堅信愛會贏》,不少參與者就是自行錄製。上海市與湖北省文聯共同發起《讓世界充滿愛——鄂滬元宵節同唱一首歌》,奚美娟、石倚潔、王丹萍等12名受邀藝術家用1天時間完成了一場“雲合唱”。愛奇藝用4天時間召集近200位藝人進行“雲錄製”,完成《愛心守望眾志成城》系列MV。還有MV《手牽手》、方言説唱《逆行天使》、詩朗誦《致武漢人民》……皆是如此。

  有組織地徵集作品,大多進行多平臺投放,各類網站、微網志、微信公眾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個人發佈者較為集中的則是抖音、喜馬拉雅等熱門APP。抖音平臺上出現大量宣傳防疫的京劇、地方戲和曲藝表演視頻,不少明星“大號”也紛紛發佈相關內容,贏得諸多點讚。

  線上上,各類演出機構也為公眾提供了豐富的視聽選擇。國家大劇院推出“演出相伴·釋放心情”“音樂相伴·勿忘心安”“舞蹈相伴·宅出健康”等系列欄目,觀眾可以線上欣賞音樂,觀看歌劇舞劇演出視頻,還能參加一分鐘舞蹈課,在享受藝術的過程中強身健體。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副院長馮俐用不到50個小時的時間創作出朗誦劇《喚“福”——夢中童話》,向小朋友們講述愛護動物、保護大自然的道理。多家相聲團體在各類新媒體平臺上發佈內容,還有演員在喜馬拉雅APP上開設“相聲訓練班”。“文藝志願者”成為抖音熱搜,知名舞蹈家、古箏演奏家、魔術師等文藝工作者紛紛開設公益課……

  在這次防疫主題文藝宣傳中,網路媒介顯現出巨大潛力。尤其是動員與創作方式的改變,使這股力量不再僅僅表現在傳播方面,在組織生産層面也富有成效。相信這些經驗都能為今後的藝術創作提供有益的啟示。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