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教育>
國家政策築夢 學校教育扶夢 學生奮進圓夢——“求學圓夢行動”照亮一線職工人生路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20-01-07  責任編輯:信子維

  初來廣州時,22歲的湖北農家姑娘鄧文清有很多憧憬,卻苦於自己只有中專學歷。

  針對農民工學歷與能力提升的“求學圓夢行動”,解決了她的煩惱。2019年3月,就職于中海物業管理廣州有限公司的鄧文清在工會、公司、學校的多方幫助下,順利入學國家開放大學(廣州)實驗學院物業管理分院,為自己“紮根廣州”的夢想默默蓄力。

  自2016年教育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啟動“求學圓夢行動”以來,實施單位國家開放大學辦學體系的各成員單位已招收15萬餘名職工學員,通過與企業聯合定制專門針對企業的專業、為員工鋪設“學歷教育+技能培訓”之路等方式,為社會輸送近萬名技能人才。

  “需要什麼,培訓什麼,缺什麼,補什麼”,是眾多一線職工能夠“圓夢”的重要因素。

  廣州電大就緊密對接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以廣州市新概念眼鏡視光職業培訓學校為辦學基地,開設了國家開放大學(廣州)眼視光學院,為已進入和擬進入眼鏡視光行業的農民工搭建起一條“學歷教育+技能培訓”的圓夢之路。

  該學院院長林倬生説,廣東眼鏡視光行業從業人員約有10萬人,其中大部分來自鄉村,缺乏知識技能。為此,該學院實施“諮詢引路+技能培訓+資格鑒定+學歷提升+送教到府+代辦資助”等獨特手段,創新教學服務模式,為學員量身定制圓夢方案。

  針對一線職工“工學一體”的需求,國開大眼視光學院開通線上直播課程,以積分形式鼓勵大家線上自主學習,通過QQ、微信群等形式提供交流討論、問題諮詢的渠道,還不時安排專業老師送教到府,手把手教授。

  不少學員打工一段時間後,會萌生創業的想法,眼視光學院又專設了“學歷提升+創業培訓”的教學項目,輔導學員創業。

  來自肇慶市賓亨鎮的85後容子洲通過不斷提升,從一家小眼鏡店的學徒成長為眼視光行業的高級技師、高級考評員、品質監督員。2019年春季,他成為國開大眼視光學院的第一批大專生,彌補了自己“有技術欠理論”的遺憾。

  成立“行業學院”“企業圓夢大學”的辦學做法,“六網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和“送教進企業”“學習不脫崗”的學習方式……短短3年,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已然在全國各地落地開花。不少地區也因地制宜,探索出有益經驗。

  面對工科辦學中實驗設備缺乏的短板,泉州電大主動實施校企雙師帶徒、工學交替培養、集中與分時授課的辦學模式。校企按照教學大綱及技能崗位要求,共同制定並實施人才培養方案,通過與企業及普通高校合作共建,充分利用企業的生産車間及高校的工科實驗室,強化實訓環節。

  得益於此,福建萬龍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的涂偉鋒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技術骨幹。他告訴記者,初中畢業後,為減輕家庭負擔,他外出務工,一次次因學歷不足被拒之門外。2005年,他來到萬龍,從最苦最累的活兒做起,一步步被提拔為車間副主任。

  然而,面對複雜的機械設計,涂偉鋒仍然力不從心。2016年,抱著提升自己的想法,他報考了福建廣播電視大學成考大專,完成了兩年半的學業。

  有了理論知識的支撐和專業老師的幫助,此前一些困擾涂偉鋒的技術難題迎刃而解。2017年,他申報的《廢舊開刃機再利用和功能多樣化改進》獲得福建省總工會頒發的百萬職工“五小”創新三等獎,成為泉州開發區的“十佳職工發明人”。

  2019年,涂偉鋒再次報考了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本科,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堅決。

  教育系統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工會部門組織動員,一種各方合力推進、多方共贏的繼續教育新模式日趨完善。

  據福建廣播電視大學校長吳國榮介紹,目前,福建省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已將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納入《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政策服務指南》。與此同時,以資金配套助力項目推廣,經費獎補年預算金額近3000萬元。

  越來越多從中獲益的農民工主動變身“領路人”,以身示範,引導同鄉同學同事入城,“工學一體來追夢”。

  寧德電大“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學員週日弟創辦了徳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施工過程中,他發現企業缺乏專業技術人員,再次向母校尋求幫助。

  在國家開放大學和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的協調支援下,寧德電大第一個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項目“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班在德京集團開辦,29名一線工人參加了學習。

  除項目為每位學員補助3000元學費外,企業包攬剩餘學費,畢業後每人再獎勵2000元。該專業設置的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均為企業急需的實用專業技術,員工邊學習邊掌握技術,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豪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