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愛心助力城市文明升級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12-31 責任編輯:信子維 |
最近,有一首歌《感動》讓廈門市民非常自豪。這是一首專為暖心廈門而寫的通俗歌曲,詞曲由四川音樂愛好者陳德舜、周鵬創作。陳德舜在廈門遇到的文明人、文明事,讓他情不自禁提筆寫下歌詞,並邀請周鵬譜曲。 一座城市的品位與高度,並不只是美麗的高樓大廈,更重要的是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如今,廈門的城市之美,由表及裏,已成為一座“暖心之城”“大愛之城”,文明、友愛、包容、和諧等特質已深深融入這座城市肌理,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每天都在這座城市上演。 這一變化的背後,是廈門精神文明建設成就的縮影:連續五屆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桂冠,長期以來,廈門積極探索文明城市創建新途徑,持之以恒推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創新工作走向深入,使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整體文明水準不斷提升。 “志願廈門”成為新的城市標簽 在廈門,有的公益活動,義工要靠“搶”才能報得上名。 日前,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的特需兒童融合中心裏一派歡聲笑語。特需兒童與義工一起玩耍、唱歌、跳舞,拉近了彼此間心與心的距離。特需兒童鵬鵬因為年齡小有些怯生生的,小義工悅晨便主動拉起他的小手一起跳指尖舞蹈。現場一位義工介紹,這樣的公益融合課程已舉辦許久,每期都有市民帶孩子來當融合義工,有時需要提前“搶”著報名。 週末參加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不少市民的生活方式。廈門市積極推進“網際網路+”志願服務工作,建立與全國互聯互通的“志願廈門”資訊管理平臺系統,建成公共場所志願服務驛站,讓市民群眾就近就便參與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如今,“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在廈門蔚然成風。廈門人參與志願服務、參與城市文明創建的熱情,正是這座城市接連摘得文明桂冠廣泛的社會基礎。 近年,廈門涌現出福建省道德模範、“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馮鴻昌,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範張涵三兄弟等先進典型。廈門大學外籍教授潘威廉,30多年來熱情地為廈門代言,讓世界更了解中國。 這樣的變化,離不開這座城市長期的文化滋養。2015年,廈門市開始試點開展集學習教育、文體活動、群眾議事、組織孵化于一體的社區書院建設,逐步建立起市級書院總部、區級指導中心和社區書院教學點三級服務管理體系。社區書院依託社區服務中心,居民群眾可以就近就便參加。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建成社區書院327家,約佔全市社區的65%。如今,社區書院成為基層宣傳思想文化新陣地、文明創建新平臺,並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融合,推動市民素質不斷提升,參與愛的奉獻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 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目前,廈門這座400萬人口的城市,有註冊志願者超71萬人,志願服務驛站百餘個,志願服務團隊4234個,志願服務項目36108個。近年入選全國“四個100”志願服務先進典型13個。 “愛廈門”昇華為“家國情懷” 日前,在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場特殊的捐獻簽字儀式舉行。廈門市第84例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謝輝輝和第85例捐獻者薛龍,在廈門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陪同下,同時在這裡實施採集。 25歲的謝輝輝捐獻的造血幹細胞,為一名2歲的血液病小女孩帶去希望。29歲的薛龍去年就為一名24歲的女患者捐獻過造血幹細胞,因患者病情出現反覆,他又一次為患者捐出了32毫升的淋巴細胞。 感動人心的溫暖畫面,每天都在廈門的各個角落上演。用實際行動傳遞無私的愛,為素不相識、身陷困境的人雪中送炭,這樣的“廈門之愛”得到了廣泛讚譽。 每年4月是廈門市民文明行為示範月,廈門每年都會選擇一個主題,吸引市民參與到文明交通、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等活動中,倡導做文明有禮的廈門人。 文明習慣的升級,是廈門近些年來關注的重點。文明行為示範月活動中廈門先後推出“無飲食車廂”“輕語車廂”“暢行車廂”等文明乘車活動,並持續開展“文明禮讓,從我做起”禮讓斑馬線活動。經交警部門抽樣統計,廈門公交車禮讓斑馬線規範率達99%以上,計程車、私家車禮讓率達90%以上。禮讓斑馬線成為廈門一道新的城市文明風景線。 “廈門市民愛廈門”,成為市民樸素的文化認同,也是廈門創建文明城市的一大優勢。這得益於長期來廈門市倡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落實。當地精心設計活動、項目,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市民“認同”向“踐行”邁進,從市民“價值遵循”向“生活習慣”轉變。 廈門市充分利用這一優勢,精準搭建各種便於市民參與的平臺,找到了激發市民積極性的“共振點”,把“愛廈門”樸素情感轉化昇華為“愛社會”“愛國家”,讓大愛變得時時可為,隨處可見。 (本報記者 馬躍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