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鏈啟動儀式暨共同發起人會議在北京鳥巢文化中心舉行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12-05 責任編輯:信子維 |
2019年12月4日下午,“公益鏈啟動儀式暨共同發起人會議”在北京鳥巢文化中心舉行。來自高校學者、公益機構負責人、企業家代表等近百人就區塊鏈如何賦能公益和公益鏈的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公益鏈共同發起人共識》。會上,還舉行了“公益鏈工作委員會”揭牌儀式,同時投選出了公益鏈監督委員會委員和籌備組秘書處成員。會議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區塊鏈分會、義工時間志願服務平臺聯合主辦。 公益鏈是由關注區塊鏈技術賦能公益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傳媒資深人士等36組織發起,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時間銀行及其模式,藉此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進步和發展,並力求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使公益鏈成為我國“共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時間銀行及其模式 今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産業創新發展,並明確要求探索“區塊鏈+”在公益、養老、社會救助等民生領域的應用。 公益鏈(VolunChain)是區塊鏈技術在志願服務領域的應用,是針對現有的時間銀行存在的問題,即容易發生中心節點單點失效、數據容易被篡改等資訊安全問題、時間積分的發行和流通缺乏透明度以及時間積分的結算依賴中心化的結算機構等問題,給出的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解決方案。它能將時間積分的記錄功能和結算功能從中心節點上分離出來,利用具有分佈式去中心化、集體維護和不可篡改等特性的區塊鏈技術,將分離出來的記錄功能和結算功能去中心化,形成公益鏈。 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區塊鏈分會秘書長崔志如在致辭中表示,區塊鏈作為軟體整合技術奠定了價值網際網路的底層基石,以其可信數據生成與上鏈、數據隱私被有效保護、數字資産被高效確權、可以高頻流動、事實數據被真實存證且不可篡改等特點,構建出未來的數字公民、數字國家、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和數字公益。 崔志如説,公益鏈不僅有效解決了志願服務管理效率低、持久性不強等問題,還可運用數據整合、分析和挖掘等手段,實現志願服務領域的數據資訊共用化、透明化,將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完善和“共建 共治 共享”的社會體制建設。 公益鏈共同發起人、架構師丁士煜表示,公益鏈的打造和建設將歷時6-9個月,屆時將通過時業家顧問管理公司來對V積分進行運營管理。由本次活動上成立的公益鏈籌備組秘書處進行推進。 丁士煜表示,公益鏈的第一批超級節點由用戶投票産生,即個人用戶在公益鏈官網上實名制註冊後,可以獲得1個V積分,持有V積分的用戶可以為超級節點的競選投票。有意成為超級節點的機構,可以在公益鏈官網上進行註冊和報名參選,目前的規劃是籌備期兩個月,投票期為三個月,得票最高的前九名機構獲得超級節點資格,任期1年。 公益鏈還沒有上線的階段,公益組織和志願者如何參與呢?丁士煜表示,志願服務平臺型的機構,如“志願匯”“義工時間”等平臺,在通過公益鏈監督委員會的審核後成為公益鏈共識機構,從成為共識機構之日開始,到公益鏈上線之後的這個階段,共識機構所産生的志願服務時間記錄,在公益鏈正式運營後,將得到對應小時數量的V積分空投。 例如,“自然之友”等公益組織可以選擇在共識機構上註冊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在公益鏈上線後,共識機構平臺獲得對應數量的V積分空投後,再由平臺發放給自然之友。志願者則可以通過參與共識機構的平臺上開展的志願服務活動,在公益鏈運營後得到相對應的V積分獎勵。 公益鏈技術顧問、易鏈科技創始人&CEO夏建國從數據結構、數據上鏈、共建生態三個維度闡述了公益鏈的技術框架。公益鏈採用了區塊鏈的數據結構,用超級節點+子節點的方式處理數據,能做到數據無法篡改、數據無法丟失、容錯率高、資訊採集能動性強,並且存儲成本低。用戶確定後用私鑰進行數字簽名,簽名後的數據同時經過相關機構簽名,最終完成一個完整的志願服務資訊,最終資訊被各個節點廣播到全網,完成資訊上鏈的過程。
各發起人紛紛為公益鏈建議獻策 據介紹,公益鏈共同發起人一共有36位,分別來自高校知名專家、學者、優秀企業家、基金會負責人及媒體代表等社會各界。 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顧問楊團,英國偉爾(中國)總裁、中國匠心企業家組委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建中,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等幾位發起人雖然不能到場,但特地錄製了視頻,對公益鏈的啟動暨共同發起人會議的的召開表示祝賀。 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招商銀行原行業馬蔚華表示,時間銀行是“公益+金融+科技”的創新成果,對于推動志願服務事業,推動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用金融的手段,用現代的科技技術,來實現公益的目的,是慈善事業的重大創新。“我很關注這樣的事情,也願意為之做出奉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社會政策研究中心顧問楊團表示,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目前時間銀行的一些問題,這是最先進的,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希望公益鏈能夠儘快從試點到推廣,取得重大的發展。志願者服務是一個“富礦”,需要産、學、研等各界來共同努力。 英國偉爾(中國)總裁、中國匠心企業家組委會常務副理事長呂建中認為,這是一項深入推動社會進步、商業繁榮的有意義的工作。我們正處在由科技突破和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的歷史變革時代,我們正在見證由工業和商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轉型,我們所擔負的社會責任,也正由此,有了新的空間;我們所踐行的可持續發展,也正由此,有了新的內涵。美好商業、科技向善,需要凝聚更廣泛的社會力量,也必將會創造更深遠的經濟、社會、環境價值。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表示,區塊鏈技術既給公益事業帶來了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公益鏈的啟動,將為我國志願服務提供新的動能,提高公益行業透明度,增加公信力,激發志願服務的活力。 與會的其他公益鏈共同發起人也紛紛就公益鏈的構建發表自己的觀點,就公益鏈的未來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劉選國表示,他原本設想做一個“中國時聯”,像中國銀聯那樣可以實現通存通兌。現在看來,公益鏈模式已經非常清晰,而且目標是構建一個世界性的時聯,這是非常值得期待和付出努力的。 愛爾公益基金會創會會長陶斯亮認為,公益鏈是一件好事,它的落地應用將會讓中國又一次站到世界最前沿。公益需要科技,使得公益變得聰明,科技由於公益而變得善良。她表示,愛爾公益基金會願意做一個先行者,助力打造一個好人生態的社會。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管理學部副主任馬慶鈺教授表示,公益鏈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激勵機制,但如何辨別志願者的真假、志願者服務如何認定和評價、志願服務倫理精神受到的挑戰、如何與國際志願者機構接軌等很多問題還需要在接下來的探索中給出答案。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也認為,如何保證志願服務的真實性,以及如何準確的記錄志願者的服務時間、通存通兌時能否不違反志願服務精神、時業家管理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公共利益公司的融資問題等,對公益鏈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需要用“共建共治 共享”的方法把工作做細,落到實處。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方晉代表盧邁副理事長參加了共同發起人會議,他認為,公益鏈是一個重大的制度創新,所有的志願服務都有相應的市場服務,也都有相應的市場價值。要形成好人社會,就要讓人認識到做公益是有回報的,彰顯志願服務時間的價值。
北京博能志願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北京惠澤人公益發展中心創始人翟雁則認為,志願精神必須要激勵,這是大原則。同時要鼓勵不同的人參與到不同的志願服務中去。公益鏈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善達網創始人王安表示,區塊鏈技術解決了志願服務時間的確權問題,接下來就是要解決志願服務時間的定價問題,這既是公益的問題,也是涉及市場化與公平交易的問題,這個空間是非常廣闊的。 《公益鏈共同發起人共識》簽署 會上,在共同發起人聯席會議主席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和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曉主持下,30多位共同發起人圍繞公益鏈的作用和發展進行廣泛交流探討,大家同意將公益鏈暫定義為“區塊鏈時間銀行及其服務模式”,共同簽署了《公益鏈共同發起人共識》(不能到會的發起人,派代表或委託其他發起人代為簽署)。共同發起人之一、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社會組織評估專家繆力宣讀了共識。 共識認為,區塊鏈技術是在志願者服務領域的應用,通過去中心化分佈式記賬方式,能夠對志願服務的時間貢獻進行真實、有效、可追溯的記錄,彰顯志願服務的價值,提升志願服務的效率和公益行業的透明度、公信力,並藉此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進步和發展。 共識認同,以“V積分”(V為志願者volunteer之縮寫)作為公益鏈時間銀行的公益憑證,標記志願服務的時間價值,並可在不違背志願服務精神的前提下進行兌換和流通。通過長期的信用檢驗,努力實現全球範圍的通存通兌。 共識還提出,共同發起人贊成成立“時業家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作為“V積分”的投放和管理機構。並聲明,該公司為公共利益公司,任何發起人不擁有該公司的收益分配權和剩餘利益索取權。公司的設立及治理結構,由公益鏈共同發起人會議選舉産生的公益鏈監督委員會決定;公司的投融資等重大事項,由公司董事會決定。 共識主張,公益鏈時間銀行屬於開放共用的服務平臺,將嚴格依法合規推進工作,歡迎廣大志願者和公益組織、企業志願者管理部門積極使用,歡迎一切符合志願服務時間銀行志向及其服務模式的機構共同參與。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使公益鏈成為我國“共建、共治、共用”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會議現場,30多位公益鏈共同發起人還投票(不能到會的發起人,委託其他發起人代為投票)確定了公益鏈監督委員會7名成員: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基金會中心網總裁程剛,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錦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康曉光,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副理事長、紅十字國際學院副院長劉選國,國家行政學院社會與文化管理學部副主任、教授馬慶鈺,北京博能志願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北京惠澤人公益發展中心創始人翟雁。 現場,公益鏈共同發起人還同意成立公益鏈委員會籌備組秘書處,並著手開展相關業務的籌備工作。
在總結發言中,盤古智庫老齡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公益鏈共同發起人會議聯席會議主席梁春曉指出,在資訊化發展和人口老齡化浪潮的新時代背景下,如何將區塊鏈時間銀行拓展為社會化的互助服務體系,未來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公益鏈未來的發展目標,應該是以公益鏈和時間銀行推動的一個連結、開放、透明和信任的新型公益生態。 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公益鏈共同發起人會議聯席會議主席徐永光也認為,數字經濟時代,公益不僅不應缺席,而且應該勇於創新,進入主流 確立自己的主體地位。他總結了區塊鏈時間銀行五條法則:數字公益 需求強勁是基礎;義利並舉 市場邏輯是原則;科技賦能 價值互聯是條件;社會治理 制度創新是目標、發自公心 止于至信是使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