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世界”裏愛的傳遞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11-27 責任編輯:信子維 |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在上課(11月22日攝)。 南昌三聯特殊教育學校由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周氏兄弟創辦于1994年,當時,本身也是聾啞人的何興武應邀擔任學校的老師。五年之後,周氏兄弟相繼離世,為了讓農村和邊遠山區的聽障孩子能繼續接受教育,何興武獨自承擔起辦學重擔,每天除了教學任務,還要操心孩子們的生活。何興武的妻子何潤妹也是一名聾啞人,看到丈夫工作過於辛苦,她也加入學校幫忙,如今是學校的“全職保姆”,負責照顧孩子們的飲食生活。 由於學校大多數學生家庭條件都比較困難,何興武將學費最大限度降低。儘管如此,能如數繳納學費的學生仍然只有極少數。由於缺乏經費,何興武把自己和妻子的退休工資全“砸”進學校,生活異常節儉。2005年,看見父親還在辛苦辦學,兒子何彪放棄原來的工作,帶著積蓄加入學校,也成為學校的一名義工。“我希望能幫父親好好辦校,不僅要教聾啞孩子們知識,而且要讓他們能主動去融入這個社會,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何彪説。 如今,平凡的堅守感召了更多的愛心,在政府部門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學校的運營逐步穩定下來,經常能收到捐贈來的書本、電腦、衣物和食品等,學校也在區政府的幫助下解決了不少孩子畢業後的就業問題,何興武也被評選為南昌市道德模範並榮登“中國好人榜”。 “只要有聽障學生願意來,我就會堅持下去,我如果不在了,我兒子也會把學校辦下去!”何興武説。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帶著學生袁紹發一起看世界地圖(11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堅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在課堂上用手語給學生講課(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給學生余志玟、樊海英(中)解答問題(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鄧堅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老師余希建(左)在指導學生製作剪紙作品(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浩波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學生袁紹發(右)給比自己小的同學介紹剪紙作品的製作方法(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鄧堅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彪指導學生袁紹發做作業(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和學生們一起吃晚飯(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鄧堅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潤妹(左二)帶著學生們收拾寢室(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浩波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和學生章健林(左)一起玩魔方(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潤妹(左一)在女生寢室用手語與學生們溝通(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指導學生譚石發製作剪紙作品(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指導學生製作剪紙(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潤妹(前)和兩個學生一起準備晚飯(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和妻子何潤妹在拿剛煮好的茶葉蛋給學生羅峰(右二)、譚石發(右一)品嘗(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和妻子何潤妹給孩子們分發晚餐(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為學生余志玟(左)、樊海英(中)解答問題(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給學生用手語上課(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的妻子何潤妹(中)和兩名學生一起準備晚飯(11月21日攝)。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和妻子何潤妹給孩子們分發晚餐(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一家和學校裏的老師一起討論近期學生的學習進度(11月21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彪為學生袁紹發解答題目(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兩名學生在課後練習手語(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在江西省南昌市三聯特殊教育學校,何興武用手語給學生上課(11月22日攝)。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