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扶貧5年 雲南雲山村貧困率降至1.09%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11-19 責任編輯:信子維 |
本報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文淩)11月11日,在雲南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雲山村,由中國工程院主導的瀾滄科技扶貧班迎來了首批電商學員。來自該縣20個鄉鎮的60名學員,將在半年內參加3次集中授課。這是中國工程院瀾滄科技扶貧繼開設技能班之後首次引入電商課程,以實現從農産品種植、養護、收穫,再到加工、銷售的全産業鏈扶貧新嘗試。 瀾滄縣地處中國西南邊境,主要生活著從原始社會直接跨越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民族拉祜族。因為整體受教育程度低,村民長期被貧困所困擾。 5年前,中國工程院確定在瀾滄開展定點扶貧工作。著名植物病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院士和他的團隊主動請纓,住進瀾滄縣竹塘鄉雲山村。經過實地調研,朱有勇發現,瀾滄森林覆蓋率高,絕大多數為針葉林,而思茅松林下環境是三七等名貴中藥材最適合生長的環境。 三七是雲南名貴中藥材,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很多地區的扶貧攻堅項目上起到了作用,但三七對土地的要求很高,一直面臨連作障礙。為什麼不讓原本屬於山林的三七回歸山林?朱有勇帶領團隊啟動了林下三七專項科研課題,基於其深耕多年的生物多樣性病蟲害防控技術,不用農藥化肥,有效解決了三七感染病蟲害致使根部壞死問題,並將林下三七不到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至70%。朱有勇院士將自己的技術無償授予當地農戶,並長年提供技術指導,但條件是種植企業必須兌現“不用一粒化肥、不打一滴農藥、收益的15%要用於扶貧”的承諾。 朱有勇院士測算,林下種植的三七因為天然有機,有著更高的經濟價值,“每公斤的幹品價格能賣到6000元以上”。林下種植三七激發了當地農戶護林育林的熱情。目前,瀾滄已經開展了7000余畝林下三七有機種植的示範推廣,預計明年將達到1萬畝。 與此同時,朱有勇院士還引進了冬季馬鈴薯,村民每年十一月、十二月種植,來年三四月收穫,不僅不影響夏季作物水稻的種植,還為農戶每畝增加2500-7000元不等的收入。2018年,瀾滄縣38個村寨示範種植優質高産冬季馬鈴薯3200多畝。 除了林下三七、冬季馬鈴薯外,朱有勇和他的團隊還開設了冬早蔬菜、茶葉種植、林業班、豬牛養殖班等24個技能班,培訓了約1500多名鄉土人才。隨著扶貧的深入,目前,瀾滄整體貧困率正在降低。雲南農業大學博士、竹塘鄉科技副鄉長毛如志介紹,雲山村此前共有未脫貧農戶375戶,貧困發生率42.93%。2019年,預計可實現脫貧357戶,貧困發生率可降至1.09%,現已申請貧困村脫貧退出。 此次來參加培訓的60名首批學員,來自瀾滄縣20個鄉鎮,年齡最小的20歲,最大的50歲。電商班培訓講師來自拼多多的多多大學和雲南農業大學,他們通過分析拼多多平臺的大數據和成功的農産品賣家,教授學員們如何快速入駐平臺、如何高效實現店舖的冷啟動、如何提高店舖的日常經營管理水準,幫助學員們找準産品定位等。 瀾滄縣竜山村的陳啟勇,是最早來報名的農戶。他從2014年開始種植瀾滄特色水果多依果,通過嫁接技術將多依果改造成更多人能接受的口味。他説,之前只能賣給水果批發商,利潤空間薄、受限制多。現在電商培訓班開在了家門口,自己也可以開網店了。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