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顆公益的種子——訪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琳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11-14 責任編輯:信子維 |
陳琳 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看到陳琳的個人履歷時,很難把她和基金會秘書長這個角色聯想在一起。 14歲,她由台灣負笈美國求學,先後獲波士頓大學心理咨商學位和美國南加大(USC)國際公共政策碩士學位。畢業後,她曾任職于台灣英商4A廣告公司和澳大利亞市場研究諮詢公司及國際知名酒店管理部門。 由商界轉戰公益界,陳琳帶領著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紫江基金會”),走出了一條“任性”的公益之路。 有效匹配公益資源 2015年,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成立。基金會由紫江集團董事長、總裁沈雯全額捐贈,是經上海市民政局審核批准的非公募基金會,陳琳就任第一任秘書長。基金會致力於探索公益理念普及和公益實踐推廣的最佳方法路徑,展望“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美好圖景,為行業打造全方位服務和創造公益慈善未來的公益人才標準體系和人力資源庫。 在這樣的公益理念驅動下,紫江基金會開始設計公益項目。2016年上半年,紫江基金會發起調研,發現公益行業有很大的人口需求缺口。“我們調研發現,公益行業面臨著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大部分公益組織的發起人都是有情懷的人,抱著想要做一些好事情的心態進入這個行業。但是10年後,他們做得很辛苦,因為公益組織裏的中層領導很難培養起來。”陳琳説。 商界的從業經歷練就了陳琳對工作有效性的敏感度,她開始思考如何有效開展公益項目。“做公益需要情懷,但是僅靠情懷無法持久。公益需要感性驅動,也需要理性運作。” 紫江基金會對自有資源和利益相關方的資源情況進行了戰略性梳理,並請來第三方諮詢公司,就資源配置、行業需求等進行共同探討。經理事會決議,基金會于2017年1月出資設立了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將目標聚焦到高校公益人才培養上。 “公益教育越早開始越好,所以我們優先選擇了大學生人群,在學校傳播公益理念會更純粹一些。”作為生根在上海的民營企業,紫江集團與華師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早在1998年,紫江集團就在華師大開設了“紫江學者”助學金。華師大的人文學科很有名,濃厚的文化底蘊對於開展公益教育非常有利。陳琳憶及當年,“基金會與華師大在資源匹配度上相當高,所以,華師大成為我們開展高校公益教育的不二之選。” 深耕細作華師大 紫江公益慈善中心成立後,開展了一系列的公益慈善教育工作。l 2017年,中心暑期招收首批90多名學員,接受公益慈善管理的系統化培訓。從2017年暑期至今,中心已經在8個學期(包括暑期學期)開課18門,共計40個學分,累計778人(次)修讀課程;教師隊伍由來自美國和中國台灣、北京、天津、廣州、上海等地的不同高校和公益實踐領域的專家組成;有530多人(次)華東師範大學的本科生修讀了課程,同時也有超過150名的研究生和社會人士參與了選課;本科生選課人數覆蓋不同院係和不同年級,研究生和社會學員以上海地區的為主,也有來自山西、北京、山東、廣東等地的學員。 2018、2019年暑期,中心舉行了兩次紫江公益台灣創新營,每次組織10—12名學員去台灣實地參觀社會組織,分組策劃公益項目,回上海後將項目落地執行。 除了教學和研學活動外,圍繞高校公益教育這一主題,中心還舉辦了各類峰會、研討會。剛剛過去的11月3日,中心主辦了“應然•實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創新探索”論壇,來自公益界、高校、政府和商界的多位嘉賓共聚一堂,討論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第三屆紫江公益教育論壇集體合影 “我們沒有繼續向外拓展項目,而是深耕細作華師大。”陳琳説。 深耕細作華師大的最主要原因是紫江基金會開展公益教育的初心不改。2017年,紫江基金會針對行業需求調研的結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行業面臨人才緊缺的問題,但是開展這方面工作的公益組織和高校卻並不多。當時的華東地區,高校公益人才教育還是空白。“我們既然立足於上海,立足於華東地區,就應該做一些能夠在華東地區發揮作用的事情,而不僅僅是追求品牌效應和社會影響力。”陳琳説,“正因為當時是在深思熟慮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所以基金會三年來一直深耕細作華師大,沒有急於向外拓展項目。” 深耕細作的另一層考慮是行業現狀。陳琳説,她看了很多美國的公益項目案例,發現在美國,資助型基金會發展很充分,有很多成熟經驗和行業專家學者,可以為新成立的基金會提供借鑒和幫助。但是國內基金會的發展時間短,缺少經驗的積累和足夠的行業專家學者,所以基金會一定要與合作夥伴深度合作,共同將項目做深做細。“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供我們借鑒,”陳琳説,“這也是我們基金會目前運作項目少的另一個原因。所以我們希望與合作夥伴開展深入合作,從中積累經驗,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耐心。” “任性”做公益 身為秘書長,陳琳身負被考核的壓力。然而,從紫江公益慈善中心目前的運作模式來看,項目在可量化成效的考核上,是有劣勢的。 “我最初希望在華師大開設公益教育的專業課程,就是第二專業,因為這樣容易衡量教學成效。我們可以對選擇二專的學生進行數據統計,學生畢業後在公益行業的就業率可以作為最直接的項目成效。如果只是開設選修課,項目成效就很難衡量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陳琳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以開設選修課的形式開展公益教育。 對於年輕的紫江公益基金會來説,因為要“摸著石頭過河”,所以項目開展之初以選修課作為“探路石”。“華師大的領導認為開設第二專業的難度有點大,建議我們先開設難度較小的選修課。”陳琳採納了這一建議。 “非營利組織管理概論”“慈善事業發展歷史、現狀和未來”“社會公益案例分析”等課程陸續開設。每門選修課開課時,陳琳都會去旁聽,借此了解項目開展情況。在聽課的過程中,陳琳發現,很多大學本科生對諸如公平性等社會議題毫無概念。 “老師在講臺上談到公平、種族差異等話題時,很多大學生都是一臉蒙的表情。”這讓陳琳很受觸動,“這些大學生都是應試教育選拔出來的,他們對於自己所處的環境,對社會科學並不太了解。生存的價值是什麼?公平性是什麼?為什麼要幫助弱勢群體?這些問題是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討的。”陳琳愈發感覺到,應該在大學生群體中深耕公益理念。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陳琳做出了持續以開設選修課的形式在華師大開展公益教育的決定。 “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生來關注公益,基金會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他們心中播下一顆公益的種子。以選修課的形式開展公益教育,會吸引更多的大學生。” 陳琳認為,基金會要追求社會價值的實現。現在開展的項目,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顯現成果,短期內不會造成社會影響力,但是,“我就是想這樣‘任性’地去做公益。我相信,華師大的師生會對我們的理唸有深刻的認識,通過他們來傳播公益慈善理念,這是我們認定的最合理、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上海在打造‘公益之城’,身為上海的基金會,我們應該紮根上海,做好公益人才的培養和公益理念的傳播。” 不追求短期內的項目成效,著眼于未來的“任性”項目,還有益講堂、幸福5號、公益人才培養等,這些項目致力於向包括企業白領、家長等在內的上海市民傳播公益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我們的項目是在響應這種精神的。”陳琳笑著説。 公益路“回頭看” 今年是陳琳擔任基金會秘書長的第四個年頭,回望來程,陳琳覺得有一些認識已經漸漸清晰呈現於心中。 “我覺得首先要認識自己。”陳琳認為,基金會在開展項目時,首先要對自身的資源和能力進行分析匹配,認清楚適合做什麼。“有了正確的認知,才能確保理性地做公益。” 其次是要認識合作夥伴。“這一點特別重要。你的合作夥伴需要什麼,你能否提供他們需要的資源,他們是否具備你所需要的資源,這對於公益項目的運作至關重要。” 最後一點,是“要有耐心,堅定自己所走的道路”。陳琳多次去美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考察學習,她認為,文化和國情的不同,決定了做公益的方式不同。“憑什麼我非要去學習他們,他們為什麼不來學習我們呢?”陳琳開玩笑地説。她認為,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中國公益應該堅定自己要走的道路。公益的發展離不開大環境,通過對大環境的分析,堅定自己要走的道路,這就是公益的“初心”。 回望,是為了更堅定地前行。陳琳對基金會未來要走的路越發堅定和自信。“公益不能脫離時代,不能脫離國情,應該隨著環境的變化更有效率地去做公益。這個時代需要公益理念的傳播和公益人才的培養,而且需要相關方合作開展這一工作。” 基於這樣的認知,“應然•實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創新探索”論壇的受邀嘉賓們來自敦和基金會、上海宋慶齡基金會、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宋慶齡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等機構,這些機構是目前國內開展公益教育的先行者和領頭羊。“閉門造車不能幫助行業發展,既然大家都在做這個事情,就應該溝通,應該合作,應該資源錯位,這樣才能帶動這件事情發展壯大,取得話語權。”陳琳説。 “我們播下一顆公益的種子,然後靜待花開。”公益理念的傳播,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陳琳對此堅信不疑。 陳琳在“應然•實然——高校公益教育的創新探索”論壇致辭中提到,一直以來,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致力於公益人才的培養,希望播下公益的種子,讓不管身處何種行業的人們,都抱有一份公益情懷。(王冰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