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模範>
村支書況培友:“領頭雁”聚人心 凝志向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11-04  責任編輯:信子維

 新華社貴陽11月4日電(記者李黔渝)到達貴陽市開陽縣花梨鎮花梨村,需要翻越數座大山,這個挂在山樑上的村子,雖已是初冬時節,滿山遍野的李子樹把山頭染得綠意盎然。這個村家家有種植,戶戶有産業,任村支書12年的況培友,帶著村民們一步步發展致富。

  “過去是我們一個一個的電話打給在外打工的村民,喊他們回來一起創業幹事。現在是村民主動打電話來問我們,怎麼把自己的産業搞好。”況培友説,“農民荷包裏摸得出錢,觀念想法就不一樣了。”

  記者在村裏走訪,花梨村幾乎每戶村民都養了至少4頭豬,村裏的李子果樹種植達5000余畝,此外,還有桂花樹、核桃等經濟作物,幾乎每戶村民都有參與。

  村民邱國春是從2014年開始種李子樹,種了100多畝,2017年李子開始大投産,一畝收益達到4000多元,利潤可觀。一些村民看到甜頭,有參與種植的想法,但也有顧慮;一怕不會種,二怕種了銷不出去。

  況培友等人帶著村民代表去重慶等地實地考察,回來後開群眾會給村民算“細賬”:過去一畝地上種玉米和油菜,年收入不足2000元,耗去大量人工;種果樹,以最低收購價2元計算,最少收益4000元,且只需定期做除草、節枝等工作,1個人一天就可以照顧2到3畝地,效率大大提高。加上有國家産業結構調整改革的好政策,還有各項補貼,這個賬怎麼算都“只賺不賠”。

  況培友説,去買苗的時候,村裏把苗圃場的技術人員也請來村裏住起,手把手地教。大家邊幹邊學,種植的品種也越來越豐富,有紅脆李、蜂糖李、桃心李、清脆李等。如今,花梨村的李子賣到北京上海等地,在外發展得好的村民也一起幫著大家賣,完全不愁銷路。

  “李子樹管護好,可以保證幾十年都有錢賺,大家多少年都不為吃飯忙。”況培友常對村民們這樣説。

  灰朝溝組組長張福軍69歲了,平日只有他和老伴帶著小孫孫在家,他家種了幾十畝李子樹,還養了50多頭豬。許多村民和他家一樣,家裏都有好幾樣産業。

  最提振村民信心的是交通的改善。目前到達村裏只有一條省道,繞山繞水才能到村,明年就通車的甕開高速通往村裏只需要幾分鐘,354國道也即將通到村裏,路,馬上就變得四通八達了,返鄉的村民也越來越多,大家求發展的念頭越來越足。

  花梨村有坡有地,就是缺水。從去年開始,花梨村開始搞“旱改水項目”,即旱地改成良田,實施面積達1000多畝。村裏修起機耕道,建起3個山塘,把水引入溝渠。

  “遇到機耕道佔地情況,一些村民為了公共利益,也願意無償把地拿出來。”況培友説,良田得到灌溉,種的果樹也省了挑水去澆根的勞力,村民們都非常支援。

  村裏發展幹事的勁頭也讓曾經的“懶漢”動了起來。57歲的曹欽正過去早上一睜開眼就是喝酒,從早到晚都是醉醺醺的。況培友和幫扶幹部黃維經常找他談心,給他做思想工作,引導他發展生産。

  “一趟一趟的去得多了,他也聽你的,動起來了。”況培友説。

  記者在曹欽正家看到,原本破舊的屋子已粉刷一新,家裏的院壩和入戶道都是他投工投勞自己搞的。黃維牽來一頭牛犢給他養,村裏還給他找了個打掃衛生的工作。況培友想著他院子裏還有一塊閒置地,鼓勵他修豬圈喂幾頭豬。

  “修院壩的沙子水泥我都可以給你賒來,修豬圈的材料我照樣可以幫你賒,但豬圈你要自己修,驗收了才能去申請扶貧資金給你報,關鍵是你自己要動起來。”為了曹欽正家喂豬的事,況培友跑了好幾回。

  “那這兩天我就開始搞。”曹欽正説著拿了根煙遞給他。況培友走的時候,他送出來,又遞了根煙給他。

  為了給村裏的孤女張亞修房子,況培友像修自家房子一樣,幾個月來天天跑,直到房子修好。張亞今年11歲,她喊44歲的況培友“哥哥”,“過去一問到她的情況,就眼淚汪汪的,現在這麼多人關心她,小姑娘樂觀了很多,學習成績也很好,遠遠見到都是笑嘻嘻的和人打招呼。”

  況培友説,村幹部做的工作很平凡,就是把國家給農村給農民的好政策,宣傳好、用好。“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群眾的信任,問心無愧就行了。”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