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組織>
嶺南公益慈善學院迎來第二屆學生 “校社合作”模式能否突破行業人才培養困境?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09-17  責任編輯:信子維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一角
  2018年,嶺南公益慈善學院招收了首批學生


■ 本報記者 皮磊

9月,開學季。跟很多同齡人一樣,來自廣東的女孩兒戴偉霞也在這個9月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她選擇的是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對很多人來説,這是一個有點陌生甚至有些冷門的專業。

“我覺得這個專業很有魅力,我希望能有更多機會接觸公益慈善行業,也希望未來能夠投身這個行業。”抱著這個想法,戴偉霞報考了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公益慈善學院(以下簡稱“嶺南公益慈善學院”)。和她一起來到這裡的,還有另外46名同學。

在同齡人眼中,這個決定有些前衛也有些大膽。

嶺南公益慈善學院是廣東省內首家全日制公益慈善學院,成立於2018年4月,並於2018年8月正式面向廣東省應屆高中畢業生進行招生。學院首屆招生28人,戴偉霞他們是第二屆學生。

記者了解到,該學院由廣州市民政局指導,廣州嶺南教育集團、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廣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廣州市社會創新中心等多家機構聯合倡儀發起,由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籌募資金設立,與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社合作”雙主體辦學模式。

由民辦高職院校開辦公益慈善學院及相關專業,在教育及公益領域都是一個全新的探索。這種辦學模式效果如何?學生們日常都學習什麼課程,院方及學生們是否考慮過今後的就業問題?其又能否像辦學宗旨裏所説,為公益行業培養出專業型、複合型人才?

社會力量參與辦學

與去年相比,今年嶺南公益慈善學院在招生人數和專業設置上都有不小的變化。

去年學院剛剛成立,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還在申請階段,因此第一屆招生主要以社會工作專業(公益慈善事業管理方向)進行招生,共招生28人。今年,社會工作和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同時招生,共招生47人。

此外,在新學年,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將心理諮詢專業共162名學生整體劃歸到公益慈善學院,使得一開始只有20多名學生、只有一個專業的新學院,一躍成為擁有近240名學生、三個專業的大學院。而之所以做出這樣大幅度的調整,據校方表示,是“希望以公益慈善事業管理為核心打造專業群”。

事實上,嶺南公益慈善學院能夠順利落地並開始招生,離不開廣州嶺南教育集團的大力推動。

據介紹,廣州嶺南教育集團始創于1993年3月,前身是廣州天河嶺南文化技術學校。1998年8月,該集團正式成立。2001年5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該集團發起成立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性質為民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院校。2011年10月,該集團發起成立廣東省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目標是推動教育公平和教育創新,關注人才培養等議題。

也就是説,教育和公益其實是該集團的兩大業務版塊。

“教育是最大的公益。”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嶺南公益慈善學院執行院長王勝強告訴記者,集團發起成立基金會旨在推動社會教育公平和多元教育的創新融合,關注人才培養。“在廣州市民政局的指導下,我們與諸多行業夥伴進行交流探討,希望能在公益慈善領域開設專門的專業,為公益界培養實務型人才,同時也探索基金會辦專業、基金會辦學院的模式。這也是我們推動教育創新的一種嘗試。”

既有政府部門指導,又有企業、公益機構及媒體等深度參與,各方在學院運作中的角色如何定位?

據了解,在創辦嶺南公益慈善學院的過程中,當地民政部門給予了政策及方向上的指導,集團方面主要負責辦學資金和場地,公益組織則提供資金、資源支援,聯合共建。

其中,嶺南教育慈善基金會以項目資助的形式,支援公益慈善學院的日常辦學費用,包括專兼職師資費用、日常辦公、學生培養、業務拓展和招生宣傳費用等;靈山慈善基金會出資設立了教師成長和學生公益項目專項基金,基金會秘書長王文擔任學院院長。

來自廣州、深圳和珠海等地的20余家社會組織深入參與了學院論證及人才培養等方案的討論。比如,廣州市慈善聯合會負責學生實踐實訓資源對接,人人公益和廣州市社會創新中心等機構參與了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制定等工作。

依託這些機構,學院首期落地掛牌20多家學生實踐實訓基地,學院方面還與部分機構就專業共建、課程共建及教材共建等領域達成了深度合作。“這是社會力量參與辦學的一次很好的嘗試。”王勝強談道。

公益慈善學院是一個特區

按照嶺南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勞漢生的話説,“公益慈善學院是一個特區”,校方會給特殊的政策支援,包括專業設置、招生計劃、教材課程、師資引進等,都將以公益慈善學院的發展需求為主,學院可以自主決策。

作為一個擁有一定自主決策許可權的二級學院,嶺南公益慈善學院在課程設計及授課模式方面又有什麼特點呢?

學院通過對公益慈善及社會工作行業資深從業人員開展深入人才需求調研,了解其他專業應往屆畢業生對專業學習的意見,以及組織行業大咖共同就專業建設進行研討等方式,明確了在人才培養方面“知行合一,重在實踐”的思路。在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DQP學分制(美國學歷資格輪廓Degree Qualifications Profile,簡寫DQP)課程設計模式指引下,學院設計了符合行業的相關課程,意在“培養公益慈善界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據王勝強介紹,學院理論課程借鑒並融合了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宋慶齡教育中心和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的相關課程設計,包括公益慈善概論、社會學概論、管理學原理與方法、社會調查教程等基礎理論課程;專業化課程採用模組化的教學方式,如項目設計、公益傳播、網際網路籌款等,通過定向師資邀請設計課程。

學院採用“理論教學+實踐實訓+訪學研修”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高校、公益組織、社區基層、媒體全面參與的公益慈善實踐課程體系建設為主要內容,構建對接社會、服務當下為中心的青年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新模式。

“學院所設專業均設計超過2500個課時,實踐實習課時佔比超過60%。”王勝強告訴記者,學院還專門安排了配套的“青年導師”成長陪伴計劃以及專業核心課程“真實體驗項目”雙督導計劃。“這些都體現了學院對學生實訓實踐的重視,希望學生能走出教室,通過接觸真實項目、真實服務對象和真實的公益人,提升對公益慈善事業的認同與歸屬,在‘體驗-認知-實踐’的迴圈中紮實自己的專業技術,學會心繫社會,服務社會。”

那麼,由誰來授課呢?

記者了解到,學院方面除了聘請教學經驗及社會服務經驗豐富的專職老師以外,還邀請了公益慈善行業的大咖作為學生們的良師益友與成長導師,包括知名基金會與公益項目的負責人、紮根一線多年的社會工作者及高校學者等。此外,老師們的授課也不局限于課堂,比如,由學院推出的“真人圖書館”項目,就為學生們創造了與業界名人導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不擔心未來就業問題

對於一家學院,不論是從教育層面還是公益行業發展層面來説,就業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也是驗證這種辦學模式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

作為該學院第一屆學生,2018級社會工作專業曾捷希坦言,對於今後就業確實有一些擔心,他説:“但中國的公益慈善行業也在不斷朝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對我們來説是很好的機會。而且學院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行業資源,讓我們獲得很多積累經驗的機會。未來我還是希望在公益慈善領域發展,一方面是成就自己,另外也希望這個社會因為我們的一點點努力變得越來越好。”

2019年6月,由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編寫的《中國公益人才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顯示,公益領域的人才培養與發展面臨專職人員比例偏低、專業水準偏差、人員流動率偏高、人才供需不匹配等現實挑戰。

“由此可見公益行業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嶺南公益慈善學院的這種辦學模式或許能在一定程度上回應行業的需求。我們也非常期待在後續的合作中,為學院優秀的學生們提供更多實踐崗位。”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副秘書長李妙婷談道,該基金會是嶺南公益慈善學院“校社合作”機構之一。

作為學院的執行院長,王勝強則很看好學院和學生的發展前景。

在他看來,公益慈善領域專業人才缺失在行業內始終是個短板,尤其是高校在實用型和創新型人才輸出方面的不足,更是導致公益慈善機構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一直難以得到充分發揮。嶺南公益慈善學院定位是為大型公益慈善機構和企業社會責任部門培養既有高職業素養又有國際視野的專業型複合型人才。學院的開辦不僅為行業輸送專業人才,也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益組織成立與快速發展,他們對擁有專業背景的學生也是青睞有加,能夠提供越來越多的對口就業崗位。除此之外,不少企業的社會責任部門、政府的基層服務部門以及學校、培訓教育機構等,也對這些具有公益意識、服務技術的專業人才存在較大的需求。而且學院本身就整合了多家業內機構和企業資源,能夠在就業方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資源保障。”王勝強表示。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論是實訓實踐基地數量還是專業教師及實訓實踐導師數量,都能夠保證學院日常教學和運作。但從長遠來看,師資和教材問題以及專業帶頭人匱乏等情況仍是制約學院進一步發展的現實因素。此外,由於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專業社會認知度太低,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宣傳引導。

王勝強表示,學院方面也在努力通過一些渠道尋找一線實務工作者加入,帶領學生一起參與項目實踐。“而隨著辦學的發展,有很多機構和企業希望跟學院一起共建課程和專業,進行定向人才培養。未來,我們計劃依託相關專業,開設多樣化的專業方向,開放合作。也希望更多致力於推動行業人才培養的機構和夥伴參與進來,與行業深入共建。”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