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教育>
大山裏藏著一所現代化小學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09-11  責任編輯:楚丹



  無論是晚自習還是上課,圍成一圈的老師和學生們就像一家人。

  貧困、艱苦和落後,形成了人們對山區小學固有印象,但在房山區大山深處的蒲洼中心小學卻是不同,先進的電腦、電化語音教室,城裏孩子們能參加的社團活動,以及課外興趣班在這裡應有盡有。

  在一群熱愛教育的老師和海軍叔叔的幫助下,蒲洼中心小學學習的山裏娃也像是一粒粒種子發芽成長,他們走出大山看到更精彩的世界,他們通過學習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和家庭……

  昨天下午, 54名大山裏的孩子搭乘村裏的班車,又回到位於房山區蒲洼鄉的蒲洼中心小學。記者看到,這所藏在太行山北段深山區的蒲洼中心小學,規模並不大,全校師生才70人。學生全部來自鄉里八個村的留守兒童,家最遠的在距校30公里外的魚鬥泉村,還不太便利的交通讓他們不得不住校學習。

  上課

  老師和學生圍在一起

  就像一家人

  早上6時30分,天剛濛濛亮,陣陣雞鳴聲將人們從睡夢中叫醒,蒲洼中心小學新的一天開始了,洗漱完畢的他們便開始了晨練。

  塑膠的操場上,響起了孩子們歡快的笑聲;乒乓球、羽毛球、籃球、足球,大家跑跑跳跳,54張紅撲撲的小臉上透著快樂和滿足。

  在操場的一隅,校長趙東剛正和學生們打乒乓球。“五比七!”“六比七!”“來,我給你打一下轉球。”已在這裡當了7年校領導的他,一直兼任著科學課教學。

  “山裏人但凡有點兒本事的,都會帶著孩子走出去,到更好的地方讀書。”留在這裡的,大多家境不好,或有些困難。孩子就成了這些山村家庭的希望,得讓他們多讀些書,趙東剛覺得壓在身上的擔子並不輕。

  因為學生太少,學校裏的班都是以年級為單位。即便是這樣,一個年級班的學生也才八九個,上課的形式看起來也讓人不可思議。沒有教鞭、黑板,更沒有講臺,教師和孩子們圍在一起,上課就像拉家常,彼此之間的距離很近,就是一家人。

  一天才三趟車的山區,交通太不便利了。所以,老師和孩子都寄宿在學校,吃在一起,玩在一塊。在孩子們的眼裏,老師更像是他們的父母。

  哪個學生身體不舒服了,同學之間鬧彆扭了,都在“父母”的眼裏,一次關懷,一個眼神,學生們的心裏都暖暖的。

  自己的小家和學校的大家先顧哪個?在大山裏的老師更不容易。有一年冬天的半夜,張老師班裏的學生突然發起高燒,她帶著孩子跑到學校對面的衛生所,那裏治不了,她又趕緊開車帶著學生連夜趕到區醫院。路上接到了家人打來的電話,遠在懷柔區的女兒也發燒生病,可她為了自己的學生顧不上女兒。

  山溝裏的小學校,老師太少,只能授課、生活身兼數職。30歲的楊張傑平時教體育,學校桌椅板凳壞了,他還得客串一下後勤,食堂也是他兼職的範圍。一週一次從超市採買他都包了。

  “從區裏的超市運到山裏,配送費要200元,要是省下來得給孩子們添不少好吃的……”學校的教師們一商量,決定自己動手從區裏往山裏運。

  課程

  城裏孩子的興趣課這裡都有

  在人們的印象中,想走出祖祖輩輩居住的大山的山裏娃,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習。在他們的心中,除了學習便不再有其他,但蒲洼中心小學的學生卻與城裏孩子一樣,所有的興趣課,這裡樣樣都有。

  “不是每個孩子將來都會成為科學家。”在趙東剛看來,山裏的孩子也應該有自己的選擇,而學校要做的,除了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做人。“等到他們長大了,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的爸爸,或者媽媽,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説起已經畢業的大凡,趙東剛回憶,因為先天的問題,他在學習上並不靈。剛入學的時候,因為膽怯,大凡很靦腆,遇到生人,他總是一扭身便跑掉。直到上了二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趙東剛週日返校時,碰到了大凡。這次孩子沒有跑,而是主動跟趙東剛打了招呼:“校長,我看見你了。”説完,孩子拉著趙東剛走到學校的展板前,原來那上面有一張趙東剛的照片。從那時候起,大凡開始變得開朗起來,還特別熱心班集體的事兒。倒垃圾的活兒,他搶著幹。體育課後,操場上還沒來得及收起的跳繩,他也是在第一時間收拾好了放進專門的箱子裏……六年的時光,將這個曾經靦腆自閉的小男孩打磨成一個樂觀陽光的半大小夥。

  後來,離開這裡上初中的大凡,樂觀陽光,又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在趙東剛看來,地處深山區的優勢是能夠讓孩子們專心學習的有利條件。小學樓道裏、宿舍區墻壁上,設置的一個又一個的圖書角成了培養孩子們良好讀書習慣的場所。

  在大山裏,最不缺少的就是大自然的環境,這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它的神秘會不斷勾起孩子們的好奇心,激發了孩子們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在學校一角,有一塊塊專門為孩子們開闢出的實驗田。學習之餘,學生們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有時還讓他們種下一粒粒希望的種子。

  有時候,趙東剛也會帶著孩子們走出大山,到頤和園做關於橋和長廊的調查,學生們拿著調查問卷了解遊客感興趣的問題,回到學校,把資料、圖片製成PPT……古箏、川劇變臉、獨輪車等課外社團和興趣班也陸續走進了山區小學。

  在趙東剛和同事們的眼中,山裏與城裏的孩子沒有什麼不同,雖然成長路徑不同,一樣要補齊所有的課程。

  成長

  十多名山裏娃考上清華北大

  原本在房山良鄉經營著一家音樂培訓機構的朱志剛是趙東剛為孩子們在山外尋來的課外輔導老師之一。

  回憶起三年前第一次來學校教學,朱志剛記憶猶新。他開車從良鄉出發十幾分鐘後,駛入淶寶路,一路向西,開始還覺得蜿蜒的山路景色挺美,可越往山裏開車越少,朱志剛的心裏一下子生起了孤獨感。

  “你知道嗎?當時我的腦海裏浮現出來的都是破敗的教室,大眼睛的求學少女。”但朱志剛走進中心小學時,卻是眼前一亮,明亮整潔的教室,多媒體的教學設備,可以調節的升降座椅……這些設備甚至比市區裏的一些小學設備還好。

  當朱志剛了解到,在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背後,有一個長達25年的動人故事時,他的眼睛濕潤了,那時,他下決心要幫助這些山裏的孩子看到外面的世界。

  朱志剛介紹,上世紀90年代,由於地理環境的局限,蒲洼鄉山民們的生活還很貧困,中心小學的41名學生,因家庭經濟拮據,面臨輟學。1994年5月25日,原海軍某部了解這一情況後,並不寬裕的41名幹部擠出部分工資,為面臨輟學的孩子湊足學雜費和生活費。從此,這支部隊便與中心小學開始了長達25年的共建之路。

  伴隨捐資助學活動逐步深入,官兵們已由最初的“保證山區孩子不失學”的樸素想法,逐步轉變為“把山區小學建成一流的希望小學,讓山裏孩子儘快享受現代化的教學”。於是,大家的捐助物資也從捐粉筆、黑板、學費、衣物,變成了建設“電腦教室”、“電化語音教室”、“電視教學系統”,到現在更先進的“電腦一體機教學系統”。

  25年來,該部隊官兵先後出資400余萬元,資助了500余名學生完成學業。在這些學生中,有十多人考上了清華、北大等名牌大學,40多人參軍入伍,還有3名走出去的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回到蒲洼中心小學任教……這所在人們固有印象中貧困的學校,如今已躍升為設施先進、教學一流的市、區先進學校,先後被評為“首都先進少年軍校”、“首都軍警民共建標兵單位”、“勞動教育特色校”、“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全國農村‘小而美’種子學校”。

  “雖然這裡環境相對艱苦,但是卻能實現我和同事們的教育夢想。”在趙東剛看來,山區的學校就像是一粒粒種子,為村民帶去新的希望,幫助他們過上了好日子。

  本報記者 李環宇 文並攝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