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品牌>
垃圾分類如何用好NGO的力量?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07-09  責任編輯:信子維


近幾年,“垃圾圍城”現象備受關注,在政府部門積極治理和引導的同時,以垃圾治理為核心業務的NGO逐漸涌現,進行了如源頭減量、分類投放、焚燒監督等諸多開創性努力。

2011年底,分散各地的NGO集結為網路型組織“零廢棄聯盟”,致力於整合政府、企業、公眾等多方力量,協同推動垃圾危機化解。截至2019年6月,聯盟已經連結了覆蓋大部分省市的公益機構80余家,並通過戰略性配合,打造了“一體多面”的民間垃圾治理體系。“一體”為零盟秘書處。作為聯盟核心,其專注于網路建設、成員賦能、政策倡導等。“多面”則是指聯盟成員依據自身特徵,在垃圾治理全生命鏈條中扮演多元化角色,實現戰略性配合。

角色一,宣導員。此類機構以宣傳教育為主業,致力於培育公眾環境意識。比如深圳市綠寶寶垃圾分類指導中心依託其強大的志願者團隊,推出如“零污染”“有害垃圾回收”等宣傳項目,並在政府支援下運營“零廢棄體驗基地”,做垃圾分類的傳播使者。

角色二,先行軍。此類機構利用NGO行動力強、體量小、試錯成本低的特徵,因地制宜開展垃圾分類試驗,從而推動公眾行為變化。如上海愛芬環保多年紮根社區,首創濕垃圾除袋法和垃圾廂房改造標準,打造了普適於街鎮的“社區垃圾分類工作模式”。

角色三,監督方。此類機構旨在推動垃圾末端處置設施的運作安全無污染。如安徽蕪湖生態中心基於資訊公開申請和實地調研考察,搭建了生活垃圾焚燒資訊平臺,確保公眾能便利、直觀地監督焚燒廠運營。

角色四,倡導者。此類機構政治資源較為豐富,善於提煉實踐經驗、進行政策倡導,嘗試推動法制進程、優化垃圾治理環境。

2017年,隨著政策向好,越來越多的公益力量進入垃圾領域,與零廢棄聯盟銜接為一條完整的公益鏈。鏈條上游是諸如壹基金、阿拉善SEE基金會、萬科基金會等支援型組織,其通過“壹起分”“創綠家”“社區廢棄物管理”等公益項目為草根組織的垃圾治理行動提供資源;鏈條中游是零盟秘書處,聚焦成員網路發展以及政策研究與倡導;鏈條下游則是分佈于各個城市的運作型NGO,其紮根一線,切實推動環保意識建立、垃圾減量分類、垃圾資源化處置、安全清潔焚燒等關鍵議題。

“社會組織對垃圾問題了解更充分,也更擅長社區動員,可以作為政府和公眾之間的橋梁,讓分類更有效推進。”“這些(NGO的)小姑娘很不容易的,天天待在這個院子裏,和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太一塊兒管垃圾。”筆者在一線走訪時,政府和居民無不對NGO的努力表示認可。

雖然成績不俗,但垃圾議題NGO也面臨諸多亟待回應的挑戰:

首先,NGO如何拓展網路,與更廣泛利益相關方建立協同關係?現階段,僅有少部分城市實現了垃圾的多元主體共治,更多區域的NGO仍然處於單打獨鬥狀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之間因缺乏互動而導致資源耗散,削弱了行動績效。對此,需要政府營造良好政策環境,放權賦能,激勵社會組織進入垃圾治理領域。也期待政府在購買服務時分別考慮企業與社會組織的長項,不僅依託前者的垃圾分類新技術,也重視後者的社區工作經驗,推動社企合作,整合先進科技與人文關懷,共同打通垃圾分類的“最後一公里”。

其次,NGO如何基於垃圾分類撬動社區自治,實現“進得去”也“出得來”?當前,以商品房小區為主的“陌生人社區”佔據主流,這給垃圾分類帶來很大挑戰。NGO進駐雖然成功營造了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但隨著其工作人員撤出社區,因缺乏人情、面子、禮俗等紐帶作為聯結和約束,居民的分類意識與行動則會逐漸回退。為解此困局,NGO需要與物業、居委會、業委會等社區力量密切配合,將垃圾分類嵌入社區自治框架,也即以分類為契機開展社區營造、連結社區關係、發掘社區能人,從而打造社區自身的互助、互督、互利機制,確保此前積累的綠色資本得以持續運轉。

最後,NGO如何更好地生存發展,有效服務於垃圾治理?筆者對垃圾議題社會組織的問卷調查顯示,其工作困境主要包括人財物等資源匱乏、在部分領域受干預較多等。

有鋻於此,一方面NGO需要自我增能,爭取社會信任,提升造血能力,贏得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政府也應從多方面給予其理解和支援。不僅以客觀、包容之心重塑對社會組織的認知,將其視作公共服務與社會監督的親密夥伴。同時,也需避免將垃圾分類視為政績跑步機,大幹快幹,片面追求效率。應樹立真正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與NGO共同討論與探索,以繡花針精神著眼細節、滴水石穿。

(據新華每日電訊)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