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視頻>
深圳前海和諧九洲科技有限公司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04-30  責任編輯:楚丹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開拓了傳統文化傳播的新格局,使之努力成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性力量。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傳統服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各民族創造的寶貴財富,在世界服飾上有著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積極推行中華服裝服飾的傳承發展有利於增強文化自信,有利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發展。有一個人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服飾的傳承與創新,他就是深圳市前海和諧九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黎猛先生,深圳前海和諧九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是一家集民族服裝策劃,製作,發行,服裝經紀與市場推廣于一體專業外觀設計運營公司。公司成立以來,與多單位合作,設計了一系列優秀民族服裝與風格文化作品。2017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汪國新遞交提案《關於進一步推動“中華國服正裝”的建議》,通過打造‘中華國服正裝’,保護和繼承傳統文化,塑造民族之魂,已成為時代的需要和民眾的普遍共識;深圳前海和諧九洲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響應並推出了”中華服”系列傳統服飾,掀起了一股民族服裝的熱潮,‘’中華服‘’這三個字,無疑已成為中華服題材的響亮品牌,顯示了公司獨道的眼光。

我國的歷史悠久,傳統藝術的遺産極其豐富並且輝煌,每個時代都擁有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徵,各地方各民族都有著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宗教文化。幾千年的積累和偉大的創造都透著五千年文明古國深厚的文化底蘊。中國素有“衣冠禮儀之邦”之稱,上起史前,下至明清,中華各民族在長期的生産活動和社會實踐中,創造了無數精美絕倫的服飾。深圳前海和諧九洲科技有限公司積極打造“民族文化研發設計團隊”,融合中國古文化及現文化于一體,讓當下的年輕一代及後代認識到民族文化的無形價值及精神,從而提升人民的道德層面,強化民族榮譽感。三月二十九日深圳前海和諧九洲科技有限公司,在廣東佛山市南海西樵山風景區召開中華服基地新聞發佈會和剪綵儀式,澳門巜中港澳國際新聞報》董事長、總編輯方宏新,中國食品雜誌社白雲區運營中心主任黎志健,佛山日報社總監譚順秋,深圳前海和諧九州科技公司董事局主席黎猛、公司董事雨田、公司財務總監余柳愛、中華服佛山基地主任譚順文,南海西樵易經風水師麥啟添等,近百嘉賓參加慶典活動。

中華服佛山基地、養身基地、中華女子學院同日在西樵開業,西樵山風景區面積14.2平方公里,鐘靈毓秀,素有“南粵名山數二樵”之美譽。西樵山還是華南地區石器時代規模最大的製造工場,“西樵山文化”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考古學者譽為“珠江文明的燈塔”。曾孕育了康有為、陳啟沅、詹天佑、黃飛鴻、黃君璧、冼玉清等一批時賢俊傑。西樵山自然風光綺妮秀麗,人文景觀豐富多姿,交通四通八達,是旅遊度假、探險獵奇、考古尋秘的好去處。西樵鎮轄下的西岸風景區位於西樵山的西南面,是一個自然生態保護得非常完好的風景區,這裡群山環抱、綠樹成林,流泉飛瀑終年不絕;中華服佛山基地、養身基地、中華女子學院在西樵的開業必將為廣大民眾帶來的全新體驗,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以更好地體驗中華優秀養生文化的魅力。透過養生基地的延伸,將能讓更多人更好的收穫健康,彰顯了中華服佛山基地、養身基地、中華女子學院事業的活力和魅力。

中國元素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立領、盤扣、收腰、水袖、絲綢,而是尋求中國傳統文化的脈絡,會心所至,自成佳境,以性靈為主,不為格套所拘,不為章法所役。中國的傳統藝術,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在服裝設計中給予了我們很多的啟示。在服裝設計表現手法上適當運朋當代服飾設計藝術新設汁理念與設計手法,通過現代的思維方式與生活方式,將服裝的造型、色彩、布料與現代時尚潮流完美結合,來詮釋民族性的服裝設計,也就是説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借鑒、繼承、改良、發展並賦予它新的形式、新的變化,從而創造出一種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服裝風格。

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智慧,是民族的瑰寶。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深圳前海和諧九洲科技有限公司以努力提升品牌形象,豐富品牌文化內涵,增強民眾愛國情感,幫助更多企業轉型發展,擴大業務範圍,提高就業率,攜手推動民族文化産業創新發展為己任。力爭把中華服打造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