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慈善家>
美國誠信集團執行董事 劉欣:越早公益就會越多受益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04-29  責任編輯:信子維


在知名企業家雲集的阿拉善SEE中,最年輕理事劉欣的出現格外引人注目。

從19歲時加入美國聖地亞哥獅子聯合會參與關愛退役軍人心理重建和技能培訓的公益服務,到20多歲時奔赴雅安和魯甸的地震一線參與抗震救災、花兩年時間就讀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國際慈善管理專業;從歸國後大手筆花掉自己近700萬元創建中國獅子聯會四川新火服務隊,到後來推動成立阿拉善SEE重慶項目中心、米窗共益空間及規劃未來可能成立的企業基金會;從參與國內救災、助貧、助學、關愛老兵、保護環境、倡導影響力投資,到推動阿拉善SEE走向國際、帶領國內企業家了解國際公益實踐、支援國際創善聯盟……未及而立之年的劉欣已經在公益領域交上了一份閃亮的答卷。

不同於一般企業家先事業後公益的做法,做事情喜歡倒推的劉欣以自己的實際經歷探討了年輕人或家族企業後代們先公益後事業的做法所帶來的價值與思考。“越早公益就會越多受益。”劉欣強調。

心繫家鄉,創立公益服務隊

2010年,正在英國求學的劉欣因為家庭原因轉學美國聖地亞哥州立大學,並進入家族企業擔任職務。隨後,劉欣被聖地亞哥獅子聯會授予榮譽會員,參與關愛老兵的公益項目。2013年與2014年,得知雅安和魯甸發生地震後,劉欣專程趕回國內,參與災區一線公益救援。也正是這兩次災區的志願者經歷啟發了她回國創立公益組織、回報家鄉的想法。2015年,回到家鄉重慶的劉欣自費700萬元創立中國獅子聯會四川新火服務隊,開啟了她在國內的全職公益實踐。

倡導公益與商業相結合

從2015年創立新火服務隊開始,劉欣就開始了創新公益模式的探索之旅,她期望從問題的源頭找出解決方案。歷經近5年的探索,劉欣認為,用商業的模式解決公益問題,是從根本上解決公益領域目前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

影響力投資是劉欣在公益與商業相結合層面的重要探索。2017年,仍在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國際慈善管理專業學習的她,在畢業前夕,就與團隊成員一起計劃籌建一支綠色環保影響力投資基金,將公益元素整合到投資産品,將投資理念引入到公益項目,使公益與商業有機融合,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社會企業“米窗”共益空間,是劉欣在影響力投資實踐之後的又一次嘗試。“米窗”是阿拉善SEE重慶項目中心4位工委發起的一個900平米的公益孵化中心。劉欣表示,“米窗”作為公益空間,會以社會企業的模式去運作,支援公益夥伴,推動當地的公益生態建設。

助推國內公益慈善事業更加國際化

2015年創立新火服務隊後,為把握國際公益發展形勢,劉欣曾耗時多年前往多個國家,探索國際上的公益前沿成果。結緣阿拉善SEE即是這期間劉欣在調研國內公益機構時的一個收穫。

阿拉善SEE的企業家精神和民主制度吸引了劉欣最終留下來。但劉欣認為,公益慈善走向國際是當下的潮流,更是未來的趨勢,因此加入阿拉善SEE,並沒有減弱她調研全球公益組織,推動國內公益慈善事業更加國際化的責任感。

為落實這一份責任,一方面,劉欣擔起了阿拉善SEE國際合作事務的職責,通過協助阿拉善SEE參與國際性論壇、峰會,支援其與海外不同國家的機構開展更多的合作,組織會員出國遊學等多種形式,推動阿拉善SEE更加國際化;另一方面,劉欣積極參與了國際創善聯盟(International Philanthropy Innovation Circle,簡稱IPIC)的工作。該組織以“聚力世界青年慈善家創新向善”為使命,旨在為中國青年慈善家建構創新向善的社會支援體系,為世界青年慈善家創建東西方公益創新交流合作平臺。

不同於一些受父輩的公益慈善理念影響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的企業家後代,童年經歷坎坷、見證過諸多不公正現象的劉欣參與公益更多地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劉欣多次談到“越早公益就會越多受益”,她自己也正是這句話的受益者,因為正是有了長達9年的公益歷練,“90後”的她不僅實現了個人能力的提升,找到了公益商業相結合的公益探索方向,在商業領域她也逐漸明晰了自己未來發展的切入點。

語錄: “越早公益就會越多受益”

檔案: 劉欣,。雖為“90後”,但已有9年的公益服務經歷。從關注國內救災、助貧、助學、關愛老兵,到保護環境、倡導影響力投資、支援國際創善聯盟,多年來,劉欣始終奔走在公益發展的前沿,不斷推動國內的公益事業邁向新的高度。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