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扶貧:用藝術帶動百姓富起來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9-04-17 責任編輯:信子維 |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郭詩錦)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珍貴記憶,承載著獨特而豐富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讓文化基因和民族記憶生生不息,成為弘揚現代民族文化的靈感和源泉。土族盤繡是青海省互助縣土族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近年來,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將盤繡製作作為全縣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産業,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和文化建設工作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中的“扶志”“扶智”作用,助力土鄉群眾同步邁入全面小康。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目前,互助土族自治縣發展土族盤繡文化産業示範基地13家,盤繡公司10家,合作社3家,個體經營戶11家,繡戶1100戶,繡娘2000余人,結合精準扶貧“雨露工程”“陽光工程”“非遺保護”和“三區”工作,在去年舉辦勞動力技能培訓34期,培訓學員1906人,對參訓學員進行了盤繡、平繡、拉線繡等具有土族民族特色的刺繡方法的培訓,組織引導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10萬多人(次)。 作為土族盤繡文化産業的代表,由中國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等公益機構和省、市婦聯的大力支援下于2017年成立的“媽媽製造”合作社,通過發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培訓項目,扶持手工藝人居家就業,使農民工掌握一技之長,幫助他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狀況,緩解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産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目前,“媽媽製造”項目已先後在青海、內蒙古、雲南、貴州等10個省份建立了40家合作社,覆蓋蠟染、扎染、刺繡、剪紙、盤繡、彝繡、銀飾等25種傳統手工藝,“媽媽製造”已先後開展了“媽媽製造獨一無二”農産品扶持計劃、“山村媽媽的逆襲”彝繡、盤繡等扶持計劃,扶持剪紙文化開展“媽媽有福·‘袋袋’相傳”等一系列文化創新公益項目,累計幫扶10000余人次低收入人群居家就業。 “媽媽製造專項基金”發起人李柏穎認為,對於公益項目來説,要做得更好,就要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將原有的優勢元素構成完整的鏈條。“‘媽媽製造’項目最核心的要點就是把持續性造血鏈條打造得比較完整。從資金捐贈的公益變成技能培訓的公益,我們希望能把它做成中國有代表性的公益項目。” 土生土長的大理白族人楊春燕是扎染“媽媽製造”項目受益人,“媽媽製造”項目組到雲南省周城村考察時了解到周城的扎染的現狀,在項目組的幫助下,楊春燕開始組織村裏的一些手藝人,做起了扎染,並成為媽媽製造雲南周城村守藝扎染合作社的帶頭人。合作社成立後,楊春燕對扎染的全套流程進行了梳理。從第一步的繪畫,到後面的描圖、制板、刷圖、手扎、褪色、脫漿、漂洗、染色、曬乾、拆線、清洗、曬乾、熨平,都進行了清楚的規定,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手工完成,不能有絲毫的含糊,保證最原始、最純正的傳統技藝。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相關負責人曾表示:“深入挖掘中國傳統地方手工藝文化精髓,探索中國傳統手工藝的當代化應用方式,讓非遺産品能夠通過設計創新真正地活起來,讓貧困婦女通過勞動參與真正地富起來,讓她們所在的家庭、社區、鄉村實現更為長足的發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廣大“手藝人”以非遺扶貧工坊為基礎,以蠟染、扎染、刺繡、剪紙、盤繡、彝繡、銀飾等非遺項目為媒介,深挖文化背後的精神傳承,讓貧困地區的困難群眾通過傳統手藝實現就業增收、實現脫貧。 全國政協委員田靜在《關於國家支援非遺手工技藝成立公益技能培訓機構,加大政府購買力度的提案》中建議,國家應支援有條件的非遺手工技藝地區由非遺傳承人成立非營利性公益技能培訓機構,鼓勵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參與社區治理創新,發揮其主體作用,構建鄉村社區治理創新模式,帶動就業創業。她建議,國家應支援有條件的非遺手工技藝地區由非遺傳承人成立非營利公益技能培訓機構,出臺相應的鼓勵措施,加大政府購買力度,讓傳承人傳承更有榮譽感、更加自信,使其技能傳習培訓更好地發揮效用,培養更多的農村青年成為傳統手工藝的有生力量,帶動農村變美、村民致富,在傳承非遺精神的同時,不斷探索完善非遺保護髮展及促進鄉村振興的新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