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慈善家>
徐一龍談 “資訊公益”:用公益豐富資訊的內涵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8-10-24  責任編輯:公益中國

今日頭條徐一龍談“資訊公益”:用公益豐富資訊的內涵

10月22日,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主辦,新華網整體運營的“絲途•昂揚”活動在敦煌啟動。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梁國揚,敦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慧君等出席了此次活動。

據了解,本次“絲途•昂揚”活動旨在喚醒古代絲綢之路文化,並關注行進地區的傳統文化、特色經濟以及扶貧公益事業。活動將以行進的車隊為載體,由敦煌出發,一路途徑蘭州、成都、晴隆、昆明等城市,沿途搭載文化名人和今日頭條平臺的內容創作者,在絲路沿線記敘、報道關於“茶馬古道”、“蜀錦”、“大方漆器”等傳統文化以及晴隆三寶鄉易地扶貧等公益扶貧相關內容,並通過今日頭條頭條號、微頭條平臺進行集中發佈和展示。活動最終將出境抵達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梁國揚(右二),中共敦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馬慧君(右一),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左二)出席“絲途•昂揚”啟動儀式

作為本次“絲途•昂揚”活動深度合作平臺的代表,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在啟動儀式上發表致辭。他指出,本次“絲途•昂揚”路線所行進的路程,不僅是對地區特色文化和絲路歷史的探尋之旅,也是今日頭條對“資訊公益”的又一次詮釋和體現。

據介紹,“資訊公益”是以資訊作為公益的起點和載體,通過包括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在內的最核心産品和人工智慧技術賦能公益,提升公益資訊遞送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同時,用公益豐富資訊的內涵、提升資訊的價值,最終提升整個平臺的社會價值。

點擊進入下一頁

今日頭條副總編輯徐一龍

徐一龍表示,“資訊公益”由三大重要內涵構成。一是大數據推動社會治理,主要包括“頭條尋人”和“尋找革命烈士後人”兩大項目。項目通過大數據技術,幫助尋找走失人口、為與後人失散的革命烈士尋找後人以及幫助弱勢群體與國家慈善機構建立對接等方式,繼而幫助提升政府機構治理社會的覆蓋面、效率和精細度。徐一龍透露,截至目前,“頭條尋人”項目已成功尋回7254名走失者,而“尋找革命烈士後人”項目已成功為89位烈士找到親屬。

二是資訊扶貧。徐一龍表示,資訊扶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全平臺以資訊和技術賦能生産要素、通過品牌包裝和流量扶持,幫助當地農戶拓寬變現渠道、提升曝光機會,幫助貧困地區用戶盤活當地特色經濟,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另一方面,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以資訊稟賦服務於教育扶貧事業,提升貧困地區人群的綜合素質。其中“山貨上頭條”項目將貧困地區的産品,推薦給大城市的消費者。自啟動以來,已在全國36個國家級貧困縣落地。而“益童樂園”項目則為貴州省20個極貧困縣的孩子們提供包括英語教學、生命安全教育、健康衛生教育、興趣培養、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傳承等一系列旨在提升綜合素質水準的相關服務,陪伴當地兒童健康成長。

三是以“國風計劃”為核心,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今日頭條和抖音鼓勵、扶持優質傳統文化創作者,在平臺上持續産出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內容,以新形式、新內容讓傳統文化更富生命力。”據徐一龍介紹,2018年 4月,今日頭條正式啟動“國風計劃”,並增設“國風”頻道。目前,今日頭條已有超過 1萬個專注于傳統文化的頭條號,共發佈了傳統文化類內容超過 130萬篇,閱讀數和播放量累計近 150億次。而抖音也通過“誰説傳統文化不抖音”等線上活動,讓包括國畫、戲曲、國樂等八大垂直門類的傳統文化以短視頻的方式實現創新傳承和發展,培養新一代年輕受眾群體。

而本次活動沿途所歷經的敦煌、成都、晴隆等城市,都與“資訊公益”緊密相關。在弘揚傳統文化方面,本次活動的起點——敦煌,已于7月入駐抖音“DOU Travel”計劃,這座絲路古城的千年文化內涵及當代風貌,通過短視頻的新形式展現在了世人面前;車隊行進將至的西部重鎮——成都,也與抖音有著不解之緣。在今年國慶期間,“跟著抖音耍成都”的抖音話題總播放量達到了12億次,讓成都的川劇”、寬窄巷子和川菜飲食成為極具感召力的文化名片;在資訊扶貧方面,車隊在行進到貴州省晴隆縣三寶鄉時,將向當地的字節跳動“益童樂園”裏的孩子們介紹當地的阿妹戚托舞蹈文化和非遺文化,讓“絲路文化”走進大山深處的祖國花朵們。

點擊進入下一頁

敦煌入駐抖音“DOU Travel”計劃

“今日頭條將會以更加多元而深入的方式,傳承絲路文化,讓活動的優質內容豐富展現額的同時推動傳統文化、扶貧內容的良性發展。”徐一龍表示,未來,今日頭條還將不斷加大流量傾斜和各類資源投入,積極探索與優秀傳統文化相關機構和公益組織共同探索合作新模式,持續踐行“資訊公益”模式。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