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美麗中國>
安順掃墓新風:不用香燭用樹苗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8-04-10  責任編輯:公益中國

種下一棵樹,常伴你左右。

樹在,思念就在。

相信你,一定喜愛。

在清明節等特殊的節日,人們需要一種儀式,傳遞對逝者的思念和敬意。

燒香燭燃鞭炮就是一種傳統的祭祀方式。

基於安全和環保,我們需要移風易俗,但更要考慮人們的情感訴求。

安順市發起“綠色清明·上墳植樹”活動,小樹替代香燭,成為新的寄託。




柳垂阡陌雨沉沉,千里子孫趕上墳。

莫讓青山煙霧起,植樹祭拜悼先人。

今年清明節,安順人選擇種下一棵棵小樹。

讓樹苗承載著人們的思念長高。

我們的思念在,愛就不會消失,那些親人們,就從未離我們遠去。

4月3日,安順市普定縣馬關鎮天興村下壩組,回家過清明節的劉婉秋拿著一株藏柏樹苗,往太爺的墳上走去。

“其實,我的記憶裏面,都記不到太爺的,但我還是很想他。”

因為劉婉秋的父母,把記住的關於太爺的點滴,都告訴了她。

比如,太爺喜歡把她夾在胳肢窩,她就嘻嘻哈哈在他腰上撓癢癢。

比如,奶奶説家裏的母雞不下蛋,其實是太爺天天守著,一下蛋就馬上煮給她吃了……

太爺就這樣“活”在了劉婉秋的心裏。

在劉婉秋小的時候,她的父母總是會讓她和哥哥姐姐跪在太爺墳前磕頭,然後邊燒紙錢邊念叨:“重孫兒們又來看您了,學習成績挺好的,要保祐他們健健康康……”

4月3日,安順市發起了“綠色清明·上墳植樹”活動,劉婉秋毫不猶豫領了苗。

“種下一棵樹,讓它代替自己,陪伴在逝去的親人身邊,樹在,思念就在。”劉婉秋動情地説道。

挖坑、下苗、覆土,一棵藏柏靜靜立在太爺的墳前。

樹在,思念就在。

憂慮:掃墓陋習,引發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是危害性極大的自然災害,是21世紀最嚴重的災害之一。而由於人為造成的就佔了森林火災的75%——人禍重於天災……”

4月3日,在鎮寧自治縣白馬林場“綠色清明·上墳植樹”苗木發放點,宣傳展板上的這段話,引起了記者關注。

“在安順,這個‘人禍’就是掃墓陋習,燃燒香蠟紙燭、燃放爆竹,80%的森林火災,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鎮寧自治縣林業局局長高宏志告訴記者,還有15%是因為焚燒秸稈等農事用火,只有5%是因為雷擊等自然因素引發。

高宏志這些林業部門的人,把春節和清明節稱為“盒飯節”。

“要不分白天晚上滿山跑,只能吃盒飯,不就是‘盒飯節’嗎?”

“但有時候都堵不住啊,畢竟條條小路通上山,就算沒有路這些人也能走出來。”

“每年快到節日了,特別是清明節,我們就巴不得下雨,就可以稍微睡個安穩覺……”

安順市本就處於滇黔桂石漠化集中連片地區,經過多年的植樹造林,生態環境才得到修復和改善,老百姓點一張紙錢,幾個小時就可以燒光一片山,但要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恢復。

當中付出的生態代價、經濟代價,甚至生命代價不可估量。

儘管森林公安、林業部門和社會各界都在呼籲、宣傳文明祭祀,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發放宣傳手冊、輪班蹲守、定點設卡、檢查火種、用鮮花換香燭,甚至進行了嚴厲的行政、刑事處罰。

但這些都還是治標不治本。

“不光要堵,還要疏。要去了解老百姓為什麼明明知道是陋習也不肯改,從根源出發,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才能杜絕隱患。”高宏志説。

那麼,這個根源在哪呢?

對策:草木清香,取代煙熏火燎

安順市找到了這個根源。

“換位思考,如果我是一個普通老百姓,沒讀過多少書,我説不定也會去燒紙。因為這是傳統,是子孫孝道。”安順市林業局局長胡強説,“我們移風易俗,要考慮人們的情感訴求,要順應民意,這樣的引導才是有效的。”

於是,今年清明節,安順市發起了“綠色清明·上墳植樹”活動。

他們在全市人流量多的廣場,墳地多的山腳,學校、社區、村鎮集市設立苗木發放點,通過香燭換樹苗和贈送樹苗等方式,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文明健康的祭掃新風。

植樹上墳,安順順應了傳統——

在古代,父母過世,為官者必須辭官回到祖籍,守孝三年,吃、住、睡在父母墳前,這叫丁憂。

若因工作需要,不能離職,就是為國家奪去了孝親之情,“奪情”前,他要種下樹苗,讓樹替代自己守孝。

安順靈活運用傳統,讓中國傳統孝道文化得以重新發揚。

植樹上墳,安順順應了民俗——

安順很多地方都有在墳地旁邊種樹的習慣,松樹、柏樹、桃樹、李樹,寓意是青松翠柏、萬古流芳,桃李萬千、兒孫興旺。

不僅美化了生活環境,保護了生態環境,還可以産生額外的經濟收益。

植樹上墳,安順更注重實效——

為確保人們種樹的成活率,在每一個苗木發放點,都安排了種植技術講解員。

“每株苗下面的塑膠袋,是營養袋,千萬不能拆掉。”

“坑不用挖得太深,先用土把營養袋四週填滿,輕輕踩,再在上面覆一層土。”

“小苗更容易存活,大苗種在避風的地方,不然容易被吹斷……”

4月3日,記者走訪了鎮寧和西秀區好幾個苗木發放點,見到自發前來領取樹苗的群眾都排起了長隊。

鎮寧自治縣白馬湖街道水京村村民程發林組織了全村50多戶人一起來領樹苗,他説;“無論是活著的還是去世的人,所在的環境都必須要有山、水、林、木,這樣才會人傑地靈。”

而西秀區,僅僅一天就發放了苗木100萬株。

據悉,安順市今年將免費提供1000萬株樹苗給群眾種植,可為安順市提高1%的森林覆蓋率。

進步:星星之綠,助推生態建設

近年來,安順每年都開展“宜居安順綠色家園”“綠色清明文明祭祀”“萬盆蘭花送市民”和義務植樹等活動,人人植綠、愛綠、護綠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

鎮寧自治縣北關社區環翠街道辦主任溫天富見證了這樣的轉變——

“我們從13年前就開始引導大家移風易俗,街道辦工作人員和退休老人,每年春節和清明節都不出去玩,自發到山腳設立卡點,用鮮花去換香蠟紙燭。”

“安順人習慣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上墳,剛開始那幾年,我們收的、換的香燭和炮仗要用四五輛車子來拉。”

“現在就沒有那麼多了,好多人上山都還會自己帶鮮花。我們也輕鬆點,站崗的人都不需要那麼多了,我們這些老頭老太就換著帶孫孫出去玩了。”

溫天富告訴記者,以前環翠街道兩邊的山石漠化嚴重,都是石頭沒有幾棵樹,而現在卻是鬱鬱蔥蔥的,居民們也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環境的變化,更加珍惜和保護來之不易的綠色。

西秀區華西辦事處太平村的護林員羅開祥也見證了人們的轉變——

“以前大家反映特別強烈,根本勸不動,我就要一家一家地守著他們燒紙,等紙燒盡沒有一點火星了才敢走。”

“後來聽勸了,大家不燒紙不放鞭炮了,只點三支香,意思一下。”

“現在好得多了,都是帶些瓜果上去供。今年這個上墳植樹的活動發起後,我天天都在忙著幫他們運苗上山,還到旁邊打山泉幫他們澆水。”

羅開祥説,越來越多的人懂得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道理,對於護林員來説,他覺得做這份工作不再只有抱怨,還多了成就感。

“安順市正在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全國文明城市,我們的職責,就是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地宣傳和推行活動,引導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營造全市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愛綠護綠、美化家園的濃厚氛圍。”胡強説。

安順,正努力向綠行進。

【作者:方春英編輯:王敦毅審核:省林業廳宣傳處來源:貴州日報】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