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等四部門出臺意見加快發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7-11-17 責任編輯:公益中國 |
《慈善公益報》記者從民政部獲悉,2017年10月26日,民政部會同財政部、衛生計生委、中國殘聯起草的《關於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各地,明確提出到2025年,80%以上的縣(市、區)廣泛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在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的縣(市、區),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基本建立家庭為基礎、機構為支撐、“社會化、綜合性、開放式”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
《意見》指出,社區康復服務是精神障礙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最終擺脫疾病、回歸社會的重要途徑,是多學科、多專業融合發展的社會服務。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是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的重要舉措,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堅持預防、治療、康復相結合的原則,補齊精神衛生康復體系短板的必然要求,有利於預防精神障礙患者致殘致貧,有利於促進患者家庭減輕負擔、精準脫貧、加快全面小康進程,對於促進患者家庭幸福和社區和諧,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意見》明確,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體制機制,推進資源整合和政策協調,著力加強服務供給和品質提升,不斷滿足精神障礙患者多層次、多樣化社區康復服務需求。要以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需求為本、強化服務,統籌推進、分類指導為基本原則,發揮政府在規劃制定、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監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導作用,以促進精神障礙患者生活自理、回歸社會為最終目標,將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納入精神衛生服務體系,整合拓展醫學康復、教育康復、職業康復、社會康復等專業服務,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和科學佈局,分類指導,精準發力,有針對性解決不同地區的發展問題。
《意見》提出,要著力拓展服務供給,加大政府投入,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不斷優化服務存量,擴充服務增量,大力推進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形式多樣化,建立健全基層服務網路,大力培育服務機構,不斷豐富服務形式。要探索建立服務轉介機制,搭建資訊轉介平臺,充分應用資訊化手段,提高社區康復資源數據共用與交換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建立康復轉介機制和就業轉介機制,加強精神障礙治療與康復資源的整合協調,建立資訊共用、銜接順暢、運轉有序的服務轉介系統,逐步打通醫療、康復服務迴圈梗阻。要支援家庭更好地發揮主體作用,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構建社區支援網路,創新政策支援體系,採取有效措施,不斷鞏固和增強家庭照護功能,促進家庭成為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的重要力量和資源。要提高服務管理水準,健全服務管理機制,建立技術指導體系,強化品質安全管理,積極推進標準化和標準認證,依法構建科學的管理機制,推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專業化發展,切實維護精神障礙患者和服務機構的合法權益。
《意見》強調,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家庭、單位和個人盡力盡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綜合管理機制,各級政府要將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地方政府目標管理體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評體系,納入民政、衛生計生、殘聯相關年度考核範圍。各地民政部門要發揮好牽頭作用,財政、衛生計生、殘聯等部門要各司其責、加強協調,統籌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要加強督查指導,建立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評估體系,定期檢查評估各地工作情況,加大政策及工作推進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王 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