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公益援助>
前行在公益救援的道路上———記王東升和他的藍天救援隊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7-11-11  責任編輯:公益中國

image.png


王東升和他的隊友們在內蒙古多倫縣進行水下救援。

  張家口新聞網記者 郭霞 通訊員 朱廣濤 耿愛梅

  “工作4小時,吃飯加睡覺一共7小時,其餘時間都在忙藍天的事情。去年平均一天半一次活動,今年平均下來一天得兩次活動。”近日,張家口藍天救援隊隊部,隊長王東升用數字來描述他最近的工作狀態。

  從2009年4月正式成立至今,在這8年間,隨著這支民間公益救援組織人數越來越多,影響力越來越大,這位“掌舵人”也變得越來越忙。“忙”的背後

  王東升是國家電網下花園區供電公司的一名職工。採訪間隙,他和副隊長王志強不斷商討著10月31日在石家莊開展的地震防災演練相關事宜。按照他的預想,這次要嚴格按照國際搜索與救援標準演練,通過演練讓更多隊員熟知救災流程。在此方面,他救援經驗豐富,曾參與過汶川、雅安、雲南魯甸等大型地震救援,作為河北藍天救援隊唯一代表,還參與了尼泊爾地震救援。

  藍天救援隊除戶外山地和水域救援外,還進校園、社區開展五防教育(防性侵、防校園暴力、防拐賣、防災害、防意外)、防震減災、急救知識等安全宣傳,同時開展“用心關愛讓愛回家”黃手環公益助老活動。此外,還開展了諸如潛水、高空營救、繩索打結等培訓。2017年1月份,僅學校培訓一項,就開展了236次,受益98800多人。

  隨著張家口藍天救援隊一次次出現在救援現場,如今王東升的手機經常會接到求救電話,他的救援隊伍影響力越來越大、專業性越來越強。在一些大型救援特別是戶外、水域搜救領域,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目前,隊裏有6名隊員擁有了潛水資格證,成為張家口唯一能在冬天進行潛水救援的隊伍,他們也被譽為“民間的110”。

  近年來,除參與玉樹、雅安、魯甸等地震救援任務、長江沉船事故外,王東升及他的藍天救援隊員們還參與了北京懷柔慕田峪山脈、北京靈山、赤城大海陀山等野外遇險人員搜救任務,實施過赤城雲州水庫、多倫湖、涿鹿桑幹河道等遺體打撈、汽車打撈等重要救援任務,救援次數多達50余次,解救150余人。藍天救援隊先後榮獲“見義勇為模範群體”、“新時代雷鋒群體”、“全國119消防獎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救援前移

  近年來,張家口藍天救援隊還參與了野外遇險人員搜救任務,實施過遺體打撈、汽車打撈等重要救援任務。王東升和王志強基本參與了這些救援。除悲痛生命逝去外,開始思考如何提升人們安全意識,由此萌發出開展安全宣講的念頭。

  2016年2月6日,懷來官廳水庫,一位老人想捉住冰面上的一隻野鴨子,不幸掉入水中溺亡。談及此事,王東升有些遺憾:“這個老人會游泳,扶住了冰面,但因為水下沒有借力物,即使抓住冰面,也很難爬上去。如果我們在,就會用套馬栓之類的東西先套住他,甭管套到哪,老人就不會下沉,然後再想辦法靠近救援。”

  今年6月18日,懷來至北京門頭溝交界處突發降雨引發泥石流,造成5位驢友遇難。救援過程中,他們遇到了一位自救的驢友。“車恰好在稍高的地方,但被向下的洪水吹得搖晃,這位驢友並沒有慌張,而是打開後窗玻璃,讓洪水流進車裏,以增加車的重量,然後再逃出去。”在王志強自製的美篇中,專門配圖提及此事,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

  每次救援後,王東升都要總結救援得失和寶貴經驗,在宣傳的救援故事中穿插安全知識、現場自救演練等內容。“出門要記得帶身份證、手機、鑰匙、錢包,了解當地天氣、查看沿途路線,不要用登山杖拉人,拉人要扣住手腕。”

  “遇7級以上的地震,第一時間應雙手抓住桌子,先觀察情況,地震一般就是幾十秒,不要盲目鑽到桌子下,還有不要靠近外墻,那種用被單逃生的方法根本不可行,時間不允許。”

  “遇到踩踏事件,女同志肯定擠不過男同志,擠倒後,一定要雙手抱住頭部、身體拱起來,這樣能保護腦袋和心臟……”

  這些宣傳內容一經推出,廣受學校和社區的歡迎。他還常常在網上傳授戶外安全知識,通過講述案例過程中及時分享一些實踐“真知”。救援“零傷亡”

  成立至今,張家口藍天救援隊保持著“零傷亡”記錄。

  採訪中,王東升指著印有“安全員”字樣的服裝給記者看。“每次參加救援都會設有安全員,現場隨時觀察哪些地方存有危險。”

  在救援現場,王東升永遠是最兇的那個。如果隊員在救援中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他會高聲呵斥,嚴格要求。在多倫救援時,隊員出水過快,未按要求5米一減壓,出水後,流了鼻血。在趕緊送去棉衣的同時,王東升也不忘送去一頓“呵斥”。

  救援不能失誤,失誤就是事故,是王東升及他的救援隊秉持的理念。

  王東升也被這樣“呵斥”過。2015年,在尼泊爾參與地震救援時,王東升從扶梯上滑了下來,一個手指被嚴重劃傷。但這次“英勇受傷”沒有得到獎勵,卻被總隊長狠狠批評了一通,還被罰做了20個俯臥撐。自此以後,王東升更加以身作則,在細節方面加以完善。

  每次接到求救電話,需備齊哪些救援設備是王東升想的第一件事情;為每個出勤隊員上國外意外保險;為每個隊員配備急救包,並要求每人都會用;救援完後,都要進行安全總結,提煉經驗,指出不足。每次出遠門,都要求檢查車況。“得”與“失”

  自從籌建藍天救援隊後,王東升變得很“差錢”

  在為地震演練籌劃的同時,即使精打細算,人員住帳篷、支鍋吃大鍋飯,必要的費用也要2萬元。不得已,王東升自己墊付了1萬元,這還是他借來的。

  在公益救援的道路上,王東升也不得不面對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得”與“失”,也在思考如何在公益救援的道路上持續發展。“每次活動按50元算,一年活動次數得300次算起,你算算這得多少錢?”沒有更多的資金支援,王東升不得不算起經濟賬:“我坐飛機參加救援就17次,飛成都一趟就得2000多元,作為河北的聯絡官,一年我得去各地區一趟。”

  他同樣對家人充滿愧疚:“瞞著老人説自己也拿著工資,孩子上學都沒時間送,孩子第一份工作應聘都沒來得及陪同,你看我這爹當得。”

  “失去”的同時,也有很多收穫。經過持續的安全宣傳,兒童溺水事故也越來越少,這也讓他很欣慰。

  “目前張家口藍天救援隊接受社會各界捐贈及獎金17萬元,但光救援支出就68萬元。”王東升精算著每一筆賬。曾有遇難者家屬跪著給錢,他們沒有要;曾有企業提出要給50萬元,要求冠名,王東升沒有答應。他在堅守一個原則,公益的性質不能成為謀錢的工具。

  7月2日,在崇禮參與一起溺水救援時,圍觀的一名北京人聽聞他們事跡後,當場拿出5000元。“想好了,我們可不做廣告。”在接受捐贈前,王志強將規矩亮在前面。事後,他們用這些錢買了一套潛水設備。

  一邊是公益的堅守,一邊是救援的實際支出,王東升在努力尋找兩者的平衡點,也期待能找出更好的發展模式。

  在他看來,民間救援組織有它的優越性。相對於消防官兵的流動性來説,可以將專業人士留下來。“救援多了,想有一個固定的訓練場所,多培養一些熱愛公益的專業救援人士。”談起近期的願望。王東升如是説。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