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高層聲音>
民政部:慈善組織公開募捐平臺兩項標準于8月1日起實施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7-08-01  責任編輯:公益中國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劉�t辰)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雖然個人網路求助經常出現在你我的朋友圈,但是從去年《慈善法》修訂以來就已經明確,這種網路求助並不屬於慈善募捐,相關資訊真實性由提供方負責。


  昨天,民政部通過官網公佈了《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資訊平臺基本技術規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資訊平臺基本管理規範》兩項推薦性行業標準,將從8月1日起實施。首批遴選的13家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資訊平臺將按照這些規範進行運作。


  近年來,一些網路求助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幫助一些困難中的個人解決燃眉之急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對於求助者資訊真實性質疑的事件。誰來為求助事件的真實性負責?法律對於這樣的求助性質又怎樣界定?去年《慈善法》修訂時就曾重點討論,最終認定個人為解決自己或家庭困難發佈求助資訊不屬於慈善募捐,真實性由個人負責,不屬於慈善法調整範圍。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安寧表示:“對於個人求助《慈善法》也做了開放式的規定,他可以在媒體上發佈這種資訊,但是媒體應該履行相應的責任,要向社會公眾進行風險提示,告訴公眾這不屬於慈善募捐資訊 ,資訊的真實性由發佈個人承擔。”


  但是個人網路求助客觀存在,如何規範的進行呢?去年8月底《慈善法》實施前夕,民政部根據慈善法的相關授權規定,公開遴選了首批13家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資訊平臺,“騰訊公益”、“螞蟻金服公益平臺”、“輕鬆籌”等榜上有名,目前只有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才有資格發起網際網路募捐。根據此次發佈的兩項規範,個人為解決自己或者家庭困難,提出發佈求助資訊時,平臺應有序引導個人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對接,並加強審查甄別、設置救助上限、強化資訊公開和使用反饋,做好風險防範提示和責任追溯。不過,記者打開某知名募捐平臺,看到目前的項目依然是個人救助居多,通過慈善組織發佈的資訊較少。


  兩項行業標準明確,平臺為公募慈善組織發佈公開募捐資訊,應在頁面顯著位置上公佈慈善組織全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公開募捐資格證書、募捐方案、聯繫方式等募捐資訊查詢方法。公開募捐資訊不應與商業籌款、網路互助、個人求助等其他資訊混雜。平臺應明確告知用戶及社會公眾,個人求助、網路互助不屬於慈善募捐,真實性由資訊提供方負責。記者看到,目前平臺對於這些個人求助,平臺標示身份證明審核和關係證明已審核,並提示了項目資訊不屬於公開募捐,真實性由資訊發佈者個人證明。同時提示了解情況的個人可以為求助者實名證實,但沒有明確提及平臺責任。


  此外,《管理規範》還對平臺的評價、監督、退出也作出明確規定,1年內不達標或違規處理累計2次,或産生重大社會負面問題,或出現重大網路安全事故的,取消指定,2年之內不得重新申報,確保網際網路募捐資訊平臺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實現公益慈善的良性迴圈。

國家機關 | 駐外機構 | 社會團體 | 新聞網站 | 媒體網站 | 地方政府 | 城市網站 | 地方網盟 | 友情連結 | 黃金鏈 全部>>
中國網際網路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 | 12321垃圾資訊舉報中心 | 中國新聞網站聯盟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