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空巢老人誰來照顧?這個80後養老院院長,在雅安災區開闢了一塊試驗田 |
公益中國 gy.china.com.cn 時間: 2017-07-07 責任編輯:楚丹 |
視頻播放位置 |
2013年,四川雅安的一場大地震震痛了國人的心。位於震中的蘆山縣,在災難後迎來了四面八方的救助力量。這其中,有一位80後年輕人于濤。 【圖:于濤】 于濤是一家草根社會組織——“益多公益”的負責人。來到蘆山,他和夥伴們不是做短期的救災,而是將目光放在了留守老人這一特殊的群體身上。他們要在這裡紮下根來,為這些老人們做些事情,也想為解決中國千萬留守老人的照看難題闖出一條路。 讓老人照顧老人 于濤對農村養老問題的關注始於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的爺爺,幾年前在患了重病,從此生活不能自理,家中又無人照看。而固執的老人卻怎麼也不願進城養老:“我死也要死在家裏。” 迫於無奈,于濤和家人請了村裏的兩個鄰居,白天黑夜地輪流照顧老人。 這件事帶給他的觸動非常大,也讓于濤真切體會到了農村養老問題的嚴重性:中國城鎮化的進程,像吸血一樣抽幹了農村的精壯勞動力,而留下數以千萬計的空巢老人。這些老人在身體健康時尚可維持生活,一旦被疾病纏上,生活往往十分悲慘。 【圖:中國空巢老人】 根據國家老齡辦發佈了2016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農村空巢老人已超50%,而他們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數量持續增加。 不少人把老人看作是負擔,但事實上,他們自身也許就是寶貴的資源。于濤想,能不能把這些老人組織起來,讓他們自己幫自己養老呢? 于濤覺得,老年人協會是個不錯的切入口,但具體怎麼做,又有點迷茫。他發現,雖然各地的老年協會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但基本呈現三種狀態:第一種是只有一個挂名的會長,整個機構是個空殼。第二種是有會長有會員,但是沒有資金來源,什麼活動都沒有開展。第三種情況好一點,但也僅僅是開展過少量活動,老協的影響力和作用都沒有發揮出來。 沒有經驗可循,就只好自己去探索。2013年,在友成基金會等多方支援下,益多公益在蘆山縣大板村和橫溪村開始了一場“活化老協 互助養老”的試驗。 【圖:蘆山縣清仁鄉大板村震後重建】 第一步是讓老年協會“活”起來,而關鍵在於有活的資金。儘管村裏90%的老人已經加入老協並繳納了會費,但每人每年10塊錢顯然不夠。于濤認為,老協必須具備“生財”的能力,要自我造血功。 “選擇什麼項目應該由老協成員自己決定,畢竟他們更熟悉當地的情況。”于濤説。 經過成員代表大會投票,大板村老協成立了“大板村九大碗出租”。“九大碗”也叫壩壩宴、流水席,是四川地區傳統特色菜肴之一。凡是哪家結婚、生子、建房等等,都要辦這樣的宴席。大板村老協做的,就是出租這一整套鍋碗瓢盆。 【圖:大板村老協第三次議事會】 【圖:大板村採購九大碗物資】 【圖:大板九大碗出租在清仁組】 項目接地氣,“生意”自然好。2014年,前期購買鍋碗瓢盆的成本就收了回來,整個2015年,這個項目帶來了1萬多元的收益。而在橫溪村,“老年茶坊”項目也讓當地老協的賬本上多了8000多元。 有了生財的門路後,益多公益的第二個創新是設立失能老人關懷“基金”和“居家養老服務隊”。在大板村老協全年的所有收益中,將固定拿出30%來資助失能老人或為相關護理員提供補貼支援,作用相當於“基金”。同時,培養一支具備一定專業素質的居家養老服務隊,隊員視服務品質和人數,每月可以從“失能老人關懷基金”裏領取數額不等的補貼,作用相當於“社工”。 有了“基金”和“社工”,于濤心中矛盾最為突出的農村失能老人護理問題自然也就有了解決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益多公益招募的居家養老服務員正是當地相對年輕的老人,他們“熟悉當地情況,並且老人之間更容易彼此理解”,也解決了自身的經濟來源問題。 盧大姐當地居家養老服務員中的一位。她的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困難,上有80多歲多病的母親,兒子又有自閉症,但不管颳風下雨,她都堅持每週騎著摩托車去照顧失能的老人,並與老人們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她説,當初正是養老服務員來到家裏照顧她的母親,她才認識到這事兒的意義,也加入了服務隊。 【圖:居家養老服務隊隊員的培訓場所,有專業的病床和輪椅】 益多公益如今已經在蘆山縣的十二個村子裏服務了五千多位老年人,幫助三十多位失能老人,這一模式還被帶到了成都的天府新區。 讓農村老人實現互助,或許正是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的一種可行途徑。 養老院開在家門口 事實上,早在進入農村之前,于濤已經在大城市開展了他的“養老實驗”。由益多公益成立的專門為失能老人服務的企業品牌——花甲年華養老服務中心,在成都頗有名氣。 與傳統養老院最大的不同是,花甲年華的服務點就在社區裏。 “每個老人都有一個原生的生活環境,身邊有子女、老伴、親屬、朋友,生活過的街道和小區,這些都承載著他們生活的記憶。”于濤説,中國的老人,大多不願意離開自己的原生環境去養老。“我想把我們的養老中心開到城區去,開到老人的家門口去。” 花甲年華的第一位“顧客”是八十多歲的彭婆婆,患有老年癡呆。和許多失能老人一樣,家屬的照顧難度很大。儘管彭婆婆的子女想把她送進養老院,老伴常爺爺卻説什麼也不同意,“如果送出去了,我估計就再也看不到她了。” 當開在家門口的花甲年華出現時,兩難的事情終於有了解決辦法。常爺爺如今每天都會到養老中心看彭婆婆,上午下午各兩個小時,目的就是陪老伴説説話。沒有了照看的壓力,他也開始安排自己的生活方式,早上起來經常去打打太極。 令人讚嘆的是,花甲年華招募的護理員也來自社區,“護理人員每天三班倒,工資2000多一個月加社保。”既為社區提供了就業機會,也有利於人員穩定。 千萬空巢老人誰來照顧?這個80後養老院院長,在雅安災區開闢了一塊試驗田 【圖:花甲年華社工組織活動】 花甲年華如今已經具備了連鎖發展的能力,于濤和他的夥伴們,正在努力將養老院開到更多老人的家門口。 今年5月,由友成基金會與CC講壇共同舉辦的以“向社會創新致敬”為主題的演講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行。于濤面對鏡頭講述了他和老人的故事。 鏡頭前的于濤溫文爾雅,將自己做過的事情娓娓道來。但看似成功事業的背後,他也曾經歷探索的艱辛和失敗。 時間回到2007年,還在西華大學讀研究生的于濤受朋友邀請加盟一個民辦養老院。為了幹好工作,他走遍了當時成都大大小小的各類養老院,發現很多養老院不僅硬體設施比較落後,還普遍存在服務不專業的問題,老人們雖然有衣穿有飯吃,但精神方面的關愛幾乎沒有。 “老人們的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養老市場的滯後狀況讓于濤深受觸動。2008年,他成立了成都西部老年聯合會,與成都東光街道合作,從零做起,嘗試在社區建立一個6張床位的失能老人日間照料中心。 于濤不曾想到,從最初信心滿滿,到首位老人進駐,竟然花了他近4個月的時間進行社區動員。而最終,這家日間照料中心經過一年的運營,在花光了資助方幾萬元的資助後,因財務上難以持續只好停擺。 失敗的苦澀並沒有讓于濤放棄,從中獲得的個案經驗反而讓他堅定了對這個領域的信心。這才有了後來的益多和花甲年華,才有了蘆山縣的互助養老試驗。 如今,于濤在全國的養老圈子裏已經小有名氣。但他謙虛地説,“希望把我們的經驗和服務模式梳理出來,分享給那些願意去關愛老人的社會組織,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 |